愛立信東北亞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動駕駛、遠程控制、智能制造將成為5G時代率先受益的三個領域。這些場景到2021年就基本都能大范圍地實現了。”
通過愛立信自己開發的增強現實(AR)App軟件,在5G場景下,虛擬圖像能夠根據交通路況、礦山、建筑等現實的物體實時模擬正在或即將發生的場景。這些應用在自動駕駛、遠程控制等領域已經出現了實際應用案例。
“5G使人工智能、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具備了廣泛應用的基礎。”張至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5G低時延、高速率等特點的使能下,這些過去談論了好幾年的技術,如今都可以部署在云端,通過5G與本地應用很好地結合,降低本地部署的應用成本,從而使得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在各行業普及使用起來。”
隨著國家層面對產業升級、創新、經濟新動能的進一步強調,工業互聯網作為智能制造的基礎平臺,將會在整個制造業發展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關鍵的作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測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6000億元,達到6080億元。根據國家規劃目標以及目前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態勢,未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會進一步增大,行業市場規模增速逐漸提高,不斷涌現先進工業互聯網平臺。預計到2023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將會突破萬億元,并預測在2024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將會增長至12500億元的水平,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前景十分樂觀。
2019-2024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5G大規模建網預計會從明年開始,明年的終端應用也會更多。”張至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愛立信與ABB已經簽署了一份基于5G技術面工廠自動化的諒解備忘錄,專注推動5G網絡切片在汽車、電子等垂直行業的合作標準制定和應用服務,旨在使用5G和工業互聯網聯網來提高工廠自動化程度。
積極擁抱工業互聯網的遠不止愛立信一家。根據天風證券的研報,在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參與企業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頭部制造企業,比如航天科工、中船工業、三一重工、海爾、美的、富士康等制造行業龍頭企業,在踐行企業平臺化轉型的過程中,孵化出專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建設運營平臺,提升第三方平臺服務能力。
第二類是傳統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包含傳統機械和自動化企業),比如華為、徐工信息、寶信軟件、石化盈科、浙江中控、華龍訊達、浪潮等基于長期服務行業的經驗,正從傳統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向平臺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
第三類是傳統軟件企業,比如東方國信、用友、金蝶、索為等軟件企業,基于平臺架構加速軟件云化發展,強化工業機理模型的開發部署。
第四類是互聯網企業,比如阿里、騰訊、百度等在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中,紛紛向各工業領域拓展,或與傳統制造企業合作共建工業互聯網平臺。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3瀏覽量
573727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62瀏覽量
95084
原文標題:送一顆龍芯?這可能是最硬核的錄取通知書 ?
文章出處:【微信號:eda365wx,微信公眾號:EDA365電子論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