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前7月12號,我對外正式宣布TDengine,一款專為物聯網定制打造的大數據平臺軟件,正式開源,將我和濤思數據團隊兩年多的時間寫下的10多萬行C語言代碼放在GitHuB上,分享給全球的開發者。
開源的代碼里,有我自己親手寫的3萬多行C代碼,包括我自己一直很得意的定時器,RPC, 內存管理等一系列工具類程序。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最核心的存儲引擎、計算引擎完全開源出來。存儲引擎是我親手寫的,是我仔細分析物聯網數據特點后寫出來的,因此具有超強的數據讀寫性能。計算引擎是團隊里的廖博士寫的,創新的解決了多表聚合的性能問題。宣布開源,而且是將核心代碼開源,對于我個人,對于濤思數據,都是跨出了最重大的一步。宣布前我還在忐忑不安,但宣布后,如釋重負,輕松了不少,因為終于做了一件想做,但又不敢做,一直猶豫是否要做的事情。
從1984年我高一時寫下第一個Basic語言程序,35年過去。這35年中,我進中國科大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后去美國留學,進芝加哥Motorola,3Com等公司工作,2008年回北京創業,開發了無數的產品。從編程發燒友,到專業的軟件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架構師再到CTO,CEO,一路走來,可以說是典型的IT男發展路線。2016年底,我休整一年后,看到物聯網大數據的技術挑戰和市場機會,雖然自己當時已經快50歲,但我實在不想游山玩水結束后半生,于是抱著“Leavea dent in the world”的想法,再次走向戰場,并且沖在了最前線。一個人呆在家里,每天12個小時,連續兩個月時間,寫了一萬八千行代碼,寫出了一個高效的時序數據存儲引擎,證明出我設計的數據模型能把數據插入、查詢速度提高十倍以上。隨后獲得明勢資本、蠻子基金的天使投資,組建團隊,2017年6月濤思數據正式成立。
在團隊的努力下,2018年8月濤思數據發布了TDengine的第一個商業版。憑著產品超強的性能,簡單、易用、易學的特點,在沒有任何銷售人員的情況下,我們獲得了將近十個付費客戶,涉及到智慧城市、數控機床、新能源、車聯網、IT運維等行業,而且最近又在電力行業實現突破。在所有場合,當我介紹TDengine的時候,我都是特別的自豪,因為這個超強的產品是我與團隊一行一行代碼碼出來的,是無數個日夜debug出來的,不僅遠超國內的產品,更是能把全球排名第一的同類產品拉下馬。但我不時陷入沉思,我50歲的年齡,每天還沒日沒夜寫代碼,debug程序,見客戶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一個程序員最大的回報?
一段程序好比一個作品,一個作品只有有人欣賞才有價值,一段程序只有更多的人使用才有價值。這35年里我開發過很多產品,但一直讓我念念不忘,總給人提及的是1991年我為中國科大LB膜實驗室開發的LB膜天平,還有1993年我為姐姐開發的財務軟件。因為這兩個軟件,在將近30年后,還有人在天天使用。中國科大LB膜實驗室的老師同學,還有我姐,打開電腦,看到的還是陶建輝的名字。這真是一件讓我興奮和自豪的事情,因為他們證明了我的價值。
怎么讓更多的人使用上TDengine?怎么讓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行業普遍采用的Hadoop一套大數據處理體系被盡快淘汰掉?作為一個基礎軟件,一個中間件產品,怎么能在全球范圍推廣,而不是僅在中國自吹自擂?我自然想到了開源。但開源什么,不開源什么,與很多朋友交流,舉棋不定。
后來終于想明白了,要開源,就一定要開源最核心,最有價值的部分。因為最核心的部分不分享給大家,大家采用你的產品就沒有任何意義,畢竟,市場上有太多的可替代的方案。只有將自己最美、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充分展示出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使用。因此我最后決定將最核心的存儲引擎、計算引擎、還有成套的工具完全開源。但怎么讓更多人的領會到我們的架構呢?決定花大力氣寫文檔、把我們技術實現細節寫出來,而且這相當程度上能夠回答眾多的關于性能的質疑。開源的目的,不僅是想給中國的開發者用,還希望全球的開發者來用,因此又花時間寫出整個英文文檔。TDengine只是一個中間件,不是最終應用,因此團隊又開始寫應用案列,結合車聯網、IT運維、數控機床等實際場景,將TDengine怎么使用用中文、英文寫出來。
一百億記錄查詢的現場演示,吸引了很多程序員
從高中起,我寫程序的癖好就是用極少的代碼量去追求極致的運行效率和極致的用戶體驗。2008年我創辦和信,我自己寫的WindowsMobile的和信客戶端只有18K,就能通過移動互聯網免費收發短信、彩信和郵件。2013年創辦快樂媽咪,胎心算法程序不到600行源代碼。TDengine是我這一風格的延續,沒有采用任何第三方組件,1.5M的安裝包就將一個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搞定,從下載、安裝到運行,不會超過5秒鐘。要是有程序員仔細研究我們源碼,看我們是怎么做到的,我會特別的開心。要是有程序員能把我這套方法借鑒過去,把他現在臃腫的系統大幅裁剪,把性能大幅提升,那我更會心花怒放。昨天有人在微信群里告訴我,說RPC模塊寫的高效簡潔,準備采納,真讓我有點得意忘形。
寫財務軟件,LB膜天平程序時,是我一個人的戰斗。令人開心的是,這次TDengine是一個團隊在戰斗。為了開源,團隊備戰了一個月時間。90后洪澤、江燚總擔心我們的文檔寫的不清楚,不夠仔細,讓大家看不明白,因此不停的改,廖博士總想著代碼要如何規范,如何讓產品更穩定,性能對比測試文檔的文字都一絲不茍,勝亮、李暉想著怎么讓配置參數更加簡單、怎么讓安裝過程更加順利,連我們團隊里唯一的女生雖然不寫程序也激情高漲,為我們程序猿們搖旗吶喊。最開心的是,我剛剛高中畢業的兒子,主動承擔了整個新版網站的開發,從設計、前端、后臺、瀏覽器適配、數據分析到搜索引擎優化,都是他一人搞定,而且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無論是單詞、語法錯誤,還是排版的樣式,都細細研究。有這樣的團隊,我心滿意足。
宣布開源之前,我沒有去征詢投資方的意見。但我宣布之后,明勢資本的明明、Neil等都第一時間轉發消息,主動問我需要什么樣的支持,蠻子基金、永輝瑞金和溫青投資也都是第一時間支持轉發。謝謝你們的信任,謝謝你們對程序員情懷的支持。有你們做后盾,我們開源的道路只會更順。
寫了35年的程序,終于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曬了出來,共享出來。兩年多的時間,近二十萬行代碼,放在了GitHub上。好多朋友關切的問我,開源怎么贏利?拋開開源的商業模式不提,我想,只要我們開源的代碼真正創造了價值,有人用,那我和團隊就是最大的贏家。如果30年后,還有人在用TDengine,哪怕只是其中一個模塊,其中一個函數,那就是對我們兩年多日夜奮戰的最大肯定,就是給我這個程序員的最大回報。更希望30年后,我還能對TDengine繼續貢獻代碼,那將是我還未老去的最好證明。
如果大家想支持我這個50歲的程序員和濤思數據團隊,支持源自中國的IT底層核心技術,那就趕快到GitHub上搜索、下載TDengine源碼,用起來。如果你發現什么問題,我只會高興,不睡覺都想盡快去解決它。如果喜歡,更歡迎參與到我們這個項目中來。五年之內,世界上90%以上的數據都將是物聯網采集的數據,如果我們一起開發出一個極為高效的數據處理引擎來處理這些數據,而且為全球開發者所使用,你是貢獻者之一,那是一個多么自豪的事情。
錢再多,也難讓人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但一幅好的作品卻可以傳承,讓后人好好的品味。愿我領頭開發的TDengine成為傳世之作,Leave a dent in the world!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19瀏覽量
392192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60瀏覽量
140155
原文標題:比Hadoop快至少10倍的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我把它開源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shequ,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愛好者社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有哪些?
物聯網工程師為什么要學Linux?
時序數據庫TDengine 2024年保持高增長,實現收入翻倍

物聯網和大數據的關系
MQTT智能網關接入物聯網平臺:實現高效連接與數據交互
?介紹一款Java開發的開源MES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