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一鳴驚人,它不僅是尼康首款全副數碼相機,更是首款可用感光度達到ISO 12800數碼相機,無論對專業的新聞、體育攝影,或是對一般攝影愛好者來說它都足夠震撼。時隔近10年后尼康推出了第三代旗艦全畫幅數碼相機D5,在實現了兩千萬像素將感光度推高至ISO 3280000,是數碼相機當今之最,它能否重現D3的震撼?
外觀&操控
尼康多年的經驗積累加上龐大的專業用戶群決定了D5在造型、操作上不會帶來也不需要帶來什么革新,摳掉Logo后的D5甚至缺乏新特征讓人識別出它是D5,我們只能從一些細節變化上認識它是D5。
首先是尼康單反相機標志的“紅褲衩”,D4從D3很Man的紅褲衩變成一道紅色弧線,機身造型同樣呈圓潤化,而D5多少回歸到D3剛毅的造成風格,新的“紅褲衩”看著有點類似Nike的Logo,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鞋廠了。
不過對于新聞、體育攝影的專業用戶來說,樣子并不重要,手感好、操作好才是關鍵。尼康表示D5增大了主屏幕左邊按鍵,優化了AF-ON按鈕、副選擇器和豎拍用多重選擇器的位置和操作角度。而從實際體驗上看,D5握感與D4/D4s非常相似,容易握、握得牢、握感輕,尤其適合搭配重型的中長焦鏡頭使用。ISO按鍵從副屏下方遷移到快門按鍵與肩屏之間位置,替代了D4/D4s上的Mode按鍵,實現了的單手控制感光度,操作效率更佳,而使用率較低的Mode按鍵被放置在相機左肩之上。
ISO按鍵上移后的空間被放置了一個全新的連拍速度設定按鍵,它允許不進入菜單的情況下調節CL、CH模式下連拍速度。尼康新設該按鍵由于很可能是出于D5連拍速度提升考慮,在正常模式下D5的連拍速度最高可達12FPS,在抬起反光板下提高到14FPS。
有些人覺得D3、D4機身缺少自定義快捷按鍵,其實D4已經把所有常用快捷按鍵集成在機身表面,設置獨立Fn按鍵意義不大。但既然有人覺得按鍵少,那尼康索性在D5增加了Fn2、Fn3兩個自定義按鍵,Fn2在相機卡口與手柄間,Fn3位于主屏幕左下方。
尼康D5在操控上另一大改進是加入了觸摸屏,你可以用其在LV狀態下選擇對焦點,回看照片時切換照片、放大縮小照片,在輸入版權信息、設定文件名時敲打虛擬鍵盤,尼康單反操控從未如此暢快。不過觸摸屏操作僅限于上述幾點,你別寄希望于觸摸屏設定相機菜單,老實用方向按鍵吧。尼康如此設定實在讓人匪夷所思,LV選取對焦點、設定菜單一直是尼康單反操控的痛。
在尼康數碼單反相機上,圓形目鏡是一直是中高端產品的特性,它不僅代表更出色的視野率、放大率與視點,還帶有開關功能,在拍攝星空照片時,關閉目鏡上的開關,就能杜絕光線從取景光路中污染圖像傳感器。但如此設計帶來了一個問題,一旦目鏡損壞——即使是最表面的保護鏡片損壞,也必須使用工具才能維修。在尼康在D5設計了一個帶有鎖扣的可拆卸目鏡DK-27,目鏡之上安裝了帶氟鍍膜的取景器罩DK-17F,終于實現了無工具維護。(PS:尼康中低端單反一直采用免工具的可拆卸目鏡設計,但是這些目鏡是別說鍍膜,連保護鏡片也沒有,還容易丟失。)
對于時下流行的WiFi功能,尼康再一次說不,D5要實現WiFi功能必須外加WT-5或是WT-6無線傳輸器。至于為奧運會準備有線千兆網功能得到保留,也必須保留,現在大家看見的奧運會照片就是從千兆網中傳輸出來的。
在D4/D4s上尼康為了兼顧高速傳輸與兼容性,采用了XQD+CF的1+1搭配,但市場反響并不熱烈——XQD速度雖快,但價格昂貴,必須使用專用讀卡器,僅有索尼、尼康兩家支持。所以在Amira出現后,電影級攝影機紛紛支持CFast 2.0,即使是佳能的新旗艦EOS-1D X Mark II、4K新概念攝像機XC10也采用了CFast 2.0,XQD事實上淘汰,現在不過是重復當年記憶棒之路。即使如此,尼康依然選擇XQD作為D5高速存儲卡,但幸運的是,D5擁有雙CF、雙XQD兩個版本,并可在尼康售后更換卡槽,不怕入錯“門”。
對焦
從D3開始到D4s,尼康高端單反一直沿用一個名為Multi-CAM 3500FX的自動對焦模塊,它擁有51個對焦點、其中15個位十字型對焦點,直D750上才出現Multi-CAM 3500FX II。Multi-CAM 3500FX名字不變,但不代表其性能不變,在D3上它只能-1至19EV下工作,到D4時已經能在-2至19EV下工作了,在D5上終于出現了名字、性能大變的自動對焦模塊Multi-CAM 20K。Multi-CAM 20K擁有153個對焦點,其中99個為十字型對焦點,15個對焦點可在f/8最大光圈下工作,工作范圍為-4ev至20ev下,對焦點覆蓋面積較Multi-CAM 3500FX增加30%。
(Multi-CAM 20K與Multi-CAM 3500FX覆蓋面積對比,前者為紅黑色,后者為藍色,新增的對焦點覆蓋在“兩翼”)
Multi-CAM 20K對焦點多達153個,其中方框對焦點為可選對焦點(見下圖),點狀對焦點屬于輔助對焦點,二者可在組區域對焦、3D跟蹤、動態區域對焦、單點對焦不同模式下相互相成使用。不過與一般單反相機對焦性能從中心往四周降低不一樣,Multi-CAM 20K的十字型對焦點(紅色)分布在中心與兩側,靠近中心區域兩側對焦點反而是一字型傳感器,呈現如此形態很可能是因為Multi-CAM 20K是采用了MCM技術或多塊芯片拼接成的。不管如何說,D5是尼康單反中對焦點最多、對焦性能對焦、對焦覆蓋范圍最廣的相機,那再實際使用中能帶來多大的價值呢,先結合黃金分割法則看看。
(三分法則與Multi-CAM 20K結合,黃色圓圈為熱點)
(動態對稱與Multi-CAM 20K結合,黃色圓圈為熱點)
黃金分割法則是常用的構圖方式,無論是三分法則還是動態對稱下畫面都存在著4個熱點,也就是構圖時的對焦點。在D5/500以往尼康單反相機中對焦模塊是無法覆蓋4個熱點,要相機對焦點覆蓋在熱點之上,往往需要先對焦、鎖定、平移、最后拍攝多個步驟實現,非常麻煩。D5擴大兩翼對焦點覆蓋最大意義就是把4個熱點囊括進去,拍攝效率更高。如果說這個對焦模式有什么不足的話,那就是熱點均處于Multi-CAM 20K的弱對焦區域,D5始終是一臺以體育、新聞攝影優先的機器。
對焦點的多寡直接與對焦傳感器的像素密切相關,但尼康始終不提Multi-CAM像素的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Multi-CAM 20K的像素一定大幅度提高——除了對焦點增加外,D5加入了3D跟蹤臉部偵測,也就是人臉識別功能。在D4/D4s上尼康并沒有提及人臉識別功能,但在使用過程中依然能感覺出人臉識別的能力,一貫保守尼康敢于在D5釋放出3D跟蹤臉部偵測功能必然是對焦傳感器像素大幅度增加,能保證不同場合下可用、可靠。
對焦傳感器像素更多意味需要更強的運算能力,在發布Nikon 1之時尼康曾強調Expeed 3的性能相較Expeed 1大幅度飆升,可在D5發布之時尼康沒有突出Expeed 5(后來***媒體采訪中得知Expeed 5性能是Expeed 3的兩倍),而是表示D5加入了獨立的AF處理器,與Expeed 5協調工作。
不管尼康以什么方式滿足Multi-CAM 20K運算能力,D5在實景拍攝中提升依然是非常明顯的,主要體驗在對人物拍攝之中,在開啟3D跟蹤臉部偵測之后,對焦點無需精確放在人臉或眼睛之上,只需把對焦點放在其附近,最后照片的焦點往往能聚焦在人臉/眼睛之上,成功概率非常,組區域對焦/3D跟蹤對焦效率比以往更高。同時對焦模塊兩翼對焦點得到增強小,在夜拍、室內等暗光環境下對焦,中心點對焦不再是必要。
(搭配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 鏡頭,D5拍攝圖中以S路徑迎面跑來的人物,在開啟3D跟蹤臉部偵測、AF-C連續3D追蹤下,連拍38張照片下清晰合焦的概率約為90%,10%照片出現失焦問題也應是鏡頭對焦距離優化關系)
(D5搭配Sigma A 50mm F1.4 DG HSM(N)鏡頭,以組區域AF-C對焦在暗夜中拍攝花貓,合焦概率為1/3;ISO 18000,1/200s,f/1.4)
(D5搭配AF-S Nikkor 85mm f/1.8G;ISO 2200,1/200s,f/1.8,此照度下兩側對焦點合焦非常輕松)
感光度
在D3開始尼康旗艦數碼單反相機就以高感高速著稱,D3將將用感光度推到ISO 12800,是數碼相機的一大飛躍,D3s、D4、D4s高感穩步提高,D5像素達到了20MP(總像素2133,有效像素2082萬)下感光度范圍達到了ISO 102400,擴展感光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ISO 3280000。先不要為D5高感鼓掌,因為該數值相當日本廠商,先看組圖。
(D5 @ ISO 51200)
(D5 @ ISOISO 102400)
(D5 @ ISO Hi1)
(D5 @ ISO Hi2)
(D5 @ ISO Hi3)
(D5 @ ISO Hi4)
(D5 @ ISO Hi5)
上圖是D5的ISO 51200、ISO 102400、Hi1(ISO 204800)、Hi2(ISO 409600)、Hi3(ISO 819200)、Hi4(ISO 819200))、Hi5(ISO 328000)各個感光度表現,在ISO 102400下D5雖無法保證畫面細節表現,但是色彩、動態范圍依然保持在可用范圍,在ISO提高到Hi1后D5的畫面細節、色彩、動態范圍全面崩毀。D5實際可用范圍為ISO 102400,也是D5官方樣張中的最高感光度,相較D4s提高約1檔,屬于穩步提升。
(上下兩圖分別是D5采用ISO 102400、Hi0.3拍攝的夜景,一旦超越ISO 102400,D5畫質呈跳水式下降,即使用RAW拍攝加以后期也無法挽回)
另一方面,D5拍攝時曝光必須非常精準,D5的CMOS傳感器極限動態范圍不會比D4s、D750等機器表現差,但可用動態范圍不如這些機器,允許的容差非常小,D5要發揮出優勢必須在高感光度下。下面是D5與D750在不同感光度、不同曝光下的表現,測試中搭載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鏡頭,采用機內最高質量RAW拍攝,Lightroom 2016處理,為了模擬事實使用環境,不同感光度采用了不同后期的設置,具體見圖片說明。
(在ISO 100、準確曝光下,D5、D750兩款機器表現非常相似,誰也不能在暗部、高光位置帶來更多細節,但D5 ISO 100實際值比D750的要高,畫面略微明亮一點。)
(在ISO 100、欠曝2ev下,D750的暗部細節明顯優于D5,D5暗部出現了彩色噪點,降噪是必須的。)
(在ISO 100、過曝2ev下,D5表現與D750一致)
(在ISO 6400欠曝2ev下,D5挽回了在低感光度、欠曝的劣勢,即使后期拉回2ev曝光,暗部表現略微優于D750,不得不說D750的高光表現的確優秀)
(在感光度提高ISO25600后,分別進行準確曝光、欠曝1ev、欠曝2ev測試,D5拉開優勢,在后期拉回1ev下依然保持著可用畫質,同條件下D750動態范圍尚未崩毀但畫面已經“變色”了)
色彩&白平衡
如果細心觀看ISO對比的話,相信大家會發現一個新現象,D5、D750在同一場景下同是使用日光白平衡或是鎢絲燈白平衡,但呈現完全不一樣色彩傾向,相較D750在日光白平衡下D5畫面更偏向青色,在鎢絲燈白平衡下D5畫面更傾向洋紅色。
對白平衡相機處理器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尼康Expeed處理器發展至今已5代產品,Expeed1繼承了CCD傳感器的色彩風格,率先在D7000使用的Expeed2是一款過度產品,是尼康從外置ADC時代轉向CIS內置ADC時代新色彩風格嘗試,Expeed3是Expeed2的成熟產物,D750、D810上的Expeed4色彩風格與Expeed3并沒有多大的差異。
尼康沒有公布D5 CIS的基準白平衡值,但日光、鎢絲燈白平衡色彩傾向改變,代表了Expeed5在不同場景下自動白平衡處理傾向改變——日光環境下偏青、燈光環境下偏洋紅,即使是自動白平衡也不會改變其傾向。
(在D5自動白平衡中,尼康在標準[中]與保留暖色[右]兩個選項基礎上新增了一個減少暖色[左]的選項)
提到白平衡自然不能不提尼康D5采用了180000像素RGB測光傳感器,那該傳感器與業界先進水平iPhone6s相比如何,答案請見下圖中的簡單測試。該組圖是在日落時分拍攝,天空中太陽余暉尚存,夜景燈光尚未點亮,iPhone6s能很好反應出上海中心表面殘余的金黃色日光,同時保持天空藍色影調,而D5則整個畫面偏黃,前者更能反映真實場景。
(iPhone6s拍攝)
(D5拍攝)
不管是青色也好,洋紅也好,在此無意探討該傾向好壞——攝影愛好者對此討論從未停頓過,也未能得出答案,我們更關心的是新Expeed5處理器下D5色彩溢出。下面是D5、D750在日光拍攝的Datacolor SpyderCheckr24色卡,相機均設置為Aodobe RGB色域、最高質量RAW,采用Lightroom2016的色域警告(AdobeR RGB)功能檢測兩款相機溢出狀況。
(D750色域溢出測試,鮮紅色斑點為色彩溢出區域)
相比D750盡在明黃色、深藍色兩個區域出現中等規模的色彩溢出,D5在橙色、明黃色、深藍色、土黃色四個區域出現了嚴重的色彩溢出不得不說是一種退步。看來尼康為了保證高感下的色彩表現,RAW內嵌飽和度值設置得非常高。
(D5色域溢出測試,鮮紅色方塊為色彩溢出區域)
視頻
在尼康歷代相機中,視頻均不是其強悍,尼康D頭在視頻領域受到歡迎只因其可手動調節的光圈環。D5作為尼康首臺能真正記錄4K視頻的相機,無疑是尼康里程碑。那D5視頻表現如何,在此無意作深入對比(假若對比,同價位對手將是佳能的C300 MarkII、BlackMagic URSA),只與松下GH4作一個簡單對比。D5搭配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鏡頭,松下GH4搭載H-FS14140KKA鏡頭,均采用F11光圈拍攝,因此尼康系統在鏡頭分辨率上會占有優勢,下圖為視頻畫面中心100%裁切。
(得益于鏡頭優勢,在4K視頻下D5分辨率明顯優于松下系統,但即使拋開鏡頭差距,D5的4K視頻實際分辨率不會差于松下)
(在1080P視頻,D5表現不如4K,在空調上出現了嚴重的偽色、摩爾紋,DX畫幅下分辨率下降嚴重,看來FX下1080P采用了超采樣技術)
對D5的視頻表現,只能說尼康終于彌補了相機在視頻指標上的短板,是要殺入水更深的視頻領域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結語
相比發布之時驚人的ISO 3280000,在體驗過D5之后會其真正的亮點是在Multi-CAM 20K自動對焦模塊之上,它賦予了單反相機從未擁有的高精度、高靈活性,可以說目前相機中自動對焦之最,憑借這一點已經足以讓專業的新聞、體育用戶更換新機。
對于一般攝影愛好者、普通商業用戶等價格敏感的使用者來說,D5無法帶來D3之時的震撼,畢竟D750級別相機已經將可用感光度推到ISO 25600之上,能滿足一般夜拍、星空攝影只用,高出兩檔的D5亦不會開拓一個全新的攝影領域,D5對他們性價比不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