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元主流機的福利來了!展訊攜手uSens發布AR手機解決方案;
集微網消息,回顧 2017 年,繼蘋果推出其 AR 開發平臺 ARKit 之后,谷歌也推出了 AR 開發工具 ARCore,在科技巨頭蘋果和谷歌之間,AR 儼然已成為新的主戰場。對于整個手機行業而言,AR 與智能手機的結合將帶給消費者一種更好的人機界面交互方式,使得手機創新有了更多想象空間,而在蘋果和谷歌的帶動下,更將加速 AR 在手機行業的崛起。
目前,ARCore 只能應用于高端機型谷歌 Pixel 和三星 S8 中,其他的手機需要升級到 Android 7.0 或最新的 Android 8.0 才能應用。谷歌負責 VR 業務的高級副總裁 Amit Singh 此前透露,中低端手機將在未來兩年內具備支持 AR 技術的能力,“在未來幾年里,AR 技術將成為大多數 Android 的核心功能?!?/p>
近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 2018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中,紫光旗下展訊通信宣布與三維人機交互技術商 uSens 凌感共同發布全球首款面向主流市場的增強現實(AR)手機技術解決方案。
據悉,該 AR 手機技術解決方案是雙方基于展訊 SC9853I 芯片平臺合力開發的成果,將預裝在所有搭載展訊 SC9853I 平臺的手機終端中,輕松實現穩定而流暢的 AR 拍照功能。
不同于蘋果 ARKit 和谷歌 ARCore 的是,展訊-uSens凌感 AR手機技術解決方案應用廣泛,適配機型限制條件少,CPU 占用極低(在測試情況下,僅為 ARcore 四分之一),基于該方案的 AR 手機甚至比谷歌 Pixel 擁有更好的 AR 效果。更為重要的是,該 AR 方案不僅可以在高端手機上流暢運行,面向主流市場的普及型手機同樣具有極強的適配性和穩定性。
據集微網了解,展訊 SC9853I 是一款 14 納米 8 核 64 位 LTE 手機芯片平臺,它采用英特爾 Airmont 處理器架構,主頻達 1.8GHz,具備高效的移動運算性能及超低功耗管理。
此外,方案中的 AR 核心技術由 uSens 凌感自主研發,基于單目 RGB 攝像頭實現 Inside-out 6DOF 位置追蹤,精度可實現 1mm。不同于 ARKit 及 ARCore,uSens 凌感的手機 AR 采用自研的結合 IMU 及計算機視覺的 SLAM 算法,特別針對中低端手機進行了優化,使得入門級安卓機也有機會玩上 AR。
可以預見,展訊-uSens 凌感 AR手機技術解決方案將對 AR 的快速普及產生極大的正面影響。uSens凌感的技術優勢以及展訊廣大的手機客戶群優勢,也將進一步為手機 AR 技術的場景化和商業化應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2、半導體產業布局高速傳輸成新趨勢,譜瑞享高毛利率突出;
一直以來,半導體產業已由過去專注追求單一產品性能,演進至當下的如何透過高速傳輸新介面及新技術來優化整體系統運作。凱基投顧認為,由于芯片制程微縮面臨難度及成本增加,使摩爾定律效力受到挑戰之際,而高速傳輸趨勢的崛起,包括譜瑞科技、聯亞均設計極高端高效產品,跳脫中國大陸供應鏈競爭格局,享高毛利率且ROE突出。
長久以來,電晶體微縮是推動半導體技術路線演進,實現平臺數字功能優化的原動力。但隨著布線層數增加與額外光罩數墊高微影制程成本,令電晶體微縮效益流失,表明制程升級周期延長已成事實。
此外,若受制于I/O數據吞吐量上限和周邊處理效能落后,不論在高階的CPU/GPU核心,性能都無法極大化發揮利用,因此更需要強調系統層次的性能表現,而非一昧追求晶片規格。由系統改善整體運轉性能,不失為促進技術提升的另一項動力。
數據傳輸屬于發展不受摩爾定律約束的規格之一,傳輸介面主掌裝置與裝置間的信號傳遞及芯片連線,缺乏進步的高速傳輸發展也是數據吞吐量與處理速度受限,拖累整體系統效能的原因。
為處理較過去激增的數據流量,數據傳輸介面有優化的必要性,因此,將傳輸介面全面升級或替換至更優越的介面平臺,對于提升系統處理效率至關重要。
凱基投顧首選標的均有能力設計極高端的高性能相關產品以布局高速傳輸發展趨勢,因而無懼于中國競爭,享有高毛利率,并同為指標股。
其中,聯亞為Intel硅光產品獨家磊晶圓供應商,硅光技術相對傳統銅電纜優勢包括傳輸速率倍增,以及數據中心間的長距離傳輸能力優越。譜瑞為Type-C介面、PCle信號調節器(Retimer)等高速介面解決方案大廠,產品能以更高速率傳輸且維持信號高度完整性,具備低延遲、低功耗特性。經濟日報
3、中科曙光稱針對英特爾芯片漏洞問題第一時間成立應急小組;
據證券時報·e公司報道,中科曙光(603019)稱,針對英特爾芯片漏洞問題,曙光云目前尚未收到任何關于利用該漏洞攻擊用戶的信息,曙光云已第一時間成立應急小組,持續監控平臺性能并積極響應客戶反饋。
4、偉景智能推國內首個餐飲智能視覺自動結算系統;
集微網消息,專注于研究和發展機器視覺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偉景智能(英文簡稱Vizum)在美國CES 2018展會上,正式對外發布了基于“Vizum智能眼”的“新餐飲”自動結算解決方案,成為國內首家將機器視覺滲透到餐飲結算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
此次發布的智能視覺結算系統采用了偉景智能自主研發的立體智能視覺技術,主要應用于餐飲行業結算及就餐環節,可對餐盤形狀、顏色等進行快速識別,自動計算餐品價格,實現自主結算,具備無停留結算、零誤差計費、無人工值守、分鐘級訓練等優勢。
偉景智能的立體智能視覺具有“高精度、低延時、可認知、可量化、多目標”并可實現前端智能的特點,其產品采用獨創的“Natural Learning”機器智能體系:在感知層面堅持立體視覺,在認知層面創新“Natural Learning”,目前已成功應用于智能制造、智能物流及智能零售等領域。
高頻剛需,消費升級催生產業變局
作為第三產業的重中之重,餐飲品類日趨細分。上世紀80年代,食堂承包及快餐開始在我國興起并蓬勃發展至今,2016年調查數據顯示,快餐和食堂在市場份額中的占比分別為1/5和1/3。他們憑借快速用餐的優勢獲得眾多消費者的青睞,但是,隨著我國餐飲業進入萬億時代,大眾消費力增速迅猛,就餐壓力日漸凸顯,快餐及食堂領域百弊叢生。
1.人工結算效率低下
就餐高峰期,快餐廳及食堂往往應接不暇,客流量激增給收銀員帶來不小的壓力。顧客接踵而至,頻繁的數字加減很容易造成計算失誤,從而影響結算效率與顧客的就餐體驗。另外,無論現金、刷卡還是掃碼支付,均依賴于人工操作及當下網速,這就意味著結算周期可能進一步延長。
2.高峰時段擁堵耗時
對那些忙于工作學習的人而言,就餐高峰期排隊時間長是個棘手問題。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三餐中無意義的排隊等待上,若長龍隊伍出現在小門店里,場景更顯混亂。
傳統餐飲行業轉型升級之路道阻且長,如何建立更加高效便捷的消費模式無疑是提高運營效率、重塑餐飲業態的關鍵所在。
智能眼再掀餐飲波瀾
在移動互聯以及消費結構深度變化的背景下,通過技術滲透瞬息萬變的市場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針對傳統餐飲結算弊病,國內外公司過去的傳統方案是基于RFID的餐盤識別技術,該項技術通過對餐具底部RFID射頻芯片進行讀寫操作,借助于計算機及其通訊技術,實現對餐具底部RFID射頻芯片的通信和管理,從而實現快速結算的功能。
但由于餐具內部需要封裝RFID芯片,餐廳失去了自由選購權,其使用壽命及更換頻率均將依賴于指定制造商,耗材成本大幅度上升。此外,批量識別存在誤差、技術標準尚未統一、讀寫次數受限的尷尬特性意味著RFID技術注定無法成為解決傳統餐飲結算方式的最佳選擇。
另一方面,依托于龐大數據的深度學習技術由于環境各異的餐廳、復雜多樣的菜品、百貌叢生的餐具使得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任務異常繁重,受限于識別率,這一技術路線將消耗無法預估的時間與人力成本,無法廣泛地、快速地推廣到新餐飲的行業應用中。
面對市場機遇,偉景智能采用了獨創的“Natural Learning”,具有使用簡單、安裝方便、學習時間短、識別準確率高四大突出優勢。運營理念上,提出“新餐飲”的概念,不斷引進機器智能產品,打造集餐飲識別、餐飲結算、餐飲收費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無人智能視覺結算系統,推動餐飲行業取得里程碑式進展。
相較傳統RFID技術,偉景智能無人智能視覺結算系統使餐具完全擺脫內置芯片的束縛,在基本不增加硬件設備的情況下,通過一個“新餐飲機器人”即可完成技術升級,實現智能化的認知,大大降低改造成本。該產品具有以下特點:
1、采用雙目立體視覺技術;
2、具有高速率、高精度圖像采集及分析特性;
3、實時定位及檢測;
4、非接觸測量,大大提高食品安全性;
5、成本低、效率高、能夠長時間穩定工作;
5、操作簡單易用,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軟件算法可遠程更新。
采用Vizum“NaturalLearning”自然學習技術,餐具的學習不依賴于大數據的訓練,每一種餐具所需訓練時間低于一分鐘。通過對各類餐具進行快速學習、快速認知,無人智能視覺結算系統將完全擺脫深度學習等方法對數據的依賴和限制,實現極其快速的商用部署,切實推動餐廳服務的智能化、現代化、品質化。值得一提的是,無人智能視覺結算系統僅采用消費級的前端芯片就可以達到大于99.5%的商用級別的識別準確率。
扶搖直上,智能真正走進生活
競爭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現階段餐品和服務并非餐飲行業的瓶頸,新餐飲時代背景下更需要的是前沿技術注入的多元活力。作為首家將機器視覺滲透到餐飲結算領域的人工智能企業,偉景智能打造的智能化餐廳將低效從產業鏈條中剔除,規避人工操作風險,降低運營成本,大幅度提升結算效率,從而升級客戶體驗,實現翻牌率直線攀升的效果,重新定義餐飲產業。
以1個2000人就餐的高校食堂為例。在傳統模式下,根據《中國高校標準化學生食堂評估指標體系》,窗口機臺數與進餐人數比例應為1:(100-120),即一個2000人左右用餐的食堂,至少應有17臺窗口機。而在智能化餐廳模式下,2000人餐廳只需配置4個智能視覺結算通道。結算效果對比如下:
偉景智能CEO董霄劍博士將無人智能視覺結算系統比擬為餐飲行業的ETC。在董博士看來,無人智能視覺結算系統的誕生標志著偉景智能助推餐飲行業ETC之路的進發,他將這條即將開啟的征途命名為“新餐飲”。
不同于餐飲行業內部的定義,他從技術轉型的角度為這一概念進行注解:偉景智能打造的“新餐飲”不僅包括智能結算系統,陸續迭代的具有智能視覺的機器人將作為餐廳的服務業者,完全取代人類的工作。未來的餐廳將不需要任何服務人員,端盤子機器人、洗碗機器人、收銀機器人各司其職、隨時準備為消費者提供周到的服務。
“偉景的立體智能眼和其打造的收費機器人僅僅是偉景智能創新性產品的一個行業應用之一?!倍┦空f。由于已經擁有了立體智能視覺的核心技術產品,偉景智能的智能眼將不斷尋求技術存在的意義并構建各種智能生命載體。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機器視覺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預計在2018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超過50億美元??梢灶A見,“Natural Learning”自然學習技術加持的“Vizum智能眼”將推進餐飲產業智能化,引導效率革命,奠定偉景智能在新餐飲領域的技術推進者的地位。
從新餐飲開始,人工智能將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缺少一雙慧眼,意味著機器永遠無法實現基于視覺的思考。偉景智能面向未來進行前瞻性布局,通過在新零售、新制造、新物流等各領域推出具有智能眼的機器人引發顛覆產業形態的創造性改革。
5、武漢將建設精密激光智造基地打破國外核心技術壟斷;
新華社武漢1月9日電(記者陳俊)有望打破國外核心技術壟斷的精密激光智造基地8日落戶武漢,將有力帶動武漢新型顯示面板、手機終端等新興產業發展,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新增就業2000人,產業鏈間接經濟效益近千億元。
據介紹,基地由華工科技公司建造。從汽車OLED尾燈到高端智能手機普遍采用OLED屏幕,OLED行業飛速發展,這也帶動OLED相關設備產業的發展,未來兩年,OLED設備市場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長期以來,OLED核心加工設備供應主要掌握在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廠商手中,隨著國內消費電子產業鏈的日益成熟,國內設備廠商經過多年技術的沉淀,憑借設備成本的優勢與售后服務的地理優勢,國產設備有望持續搶占市場份額并逐漸實現進口替代。
此外,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同樣處于發展風口的動力電池行業也需要精密激光加工,過去核心技術優勢為日韓壟斷,現今國產設備顯現出成本、區域優勢,未來動力電池上游精密加工市場將迎來爆發增長,相關行業報告預計,未來兩三年將是鋰電池產能擴張高峰期。
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表示,基地除加強激光精密微納加工前沿技術的研究,還將充分釋放產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外市場需求,其在人才和其他創新資源方面的集聚效應、技術和知識的溢出效應、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示范效應,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關聯效應等將逐步凸顯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