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份,全球通信業對共同形成一個低功耗、廣域覆蓋(LPWA)的物聯網標準達成共識, NB-IoT標準應運而生。而今年,隨著NB-IoT即將完成測試,正式進入商用階段,業界對于它的關注度和討論也是逐漸升溫。
NB-IOT特點
1、頻譜窄:200kHz;
2、終端發射窄帶信號提升了信號的功率譜密度,提升了信號的覆蓋增益,并且提升了頻譜利用效率;
3、相同的數據包重復傳輸也可獲得更好的覆蓋增益;
4、另外該技術降低了終端的激活比,降低了終端基帶的復雜度。
5、NB-IOT四大能力:廣覆蓋,海量連接,更低功耗,更低芯片成本。
6、NB-IOT基于現有蜂窩網絡的技術,可以通過升級現網來快速支持行業市場需求,成為GUL網絡上的第四種模式。
NB-IoT的優勢
1、強鏈接
在同一基站的情況下,NB-IoT可以比現有無線技術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數。一個扇區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支持低延時敏感度、超低的設備成本、低設備功耗和優化的網絡架構。舉例來說,受限于帶寬,運營商給家庭中每個路由器僅開放8-16個接入口,而一個家庭中往往有多部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未來要想實現全屋智能、上百種傳感設備需要聯網就成了一個棘手的難題。而NB-IoT足以輕松滿足未來智慧家庭中大量設備聯網需求。
2、高覆蓋
NB-IoT室內覆蓋能力強,比LTE提升20dB增益,相當于提升了100倍覆蓋區域能力。不僅可以滿足農村這樣的廣覆蓋需求,對于廠區、地下車庫、井蓋這類對深度覆蓋有要求的應用同樣適用。以井蓋監測為例,過去GPRS的方式需要伸出一根天線,車輛來往極易損壞,而NB-IoT只要部署得當,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
3、低功耗
低功耗特性是物聯網應用一項重要指標,特別對于一些不能經常更換電池的設備和場合,如安置于高山荒野偏遠地區中的各類傳感監測設備,它們不可能像智能手機一天一充電,長達幾年的電池使用壽命是最本質的需求。NB-IoT聚焦小數據量、小速率應用,因此NB-IoT設備功耗可以做到非常小,設備續航時間可以從過去的幾個月大幅提升到幾年。
4、低成本
與LoRa相比,NB-IoT無需重新建網,射頻和天線基本上都是復用的。以中國移動為例,900MHZ里面有一個比較寬的頻帶,只需要清出來一部分2G的頻段,就可以直接進行LTE和NB-IoT的同時部署。低速率、低功耗、低帶寬同樣給NB-IoT芯片以及模塊帶來低成本優勢。模塊預期價格不超過5美元。
NB-IOT網絡接口和協議棧
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是IETF專門為受限應用環境設計的協議,功能上與HTTP類似,但更輕量化和高效,適合于NB-IoT 終端。
UE直接和IoT平臺或者M2M APP Server通過CoAP協議進行通信,承載應用層數據,M2M APP server支持CoAP協議時,業務數據可不經過IoT平臺,DTLS協議可選,需要端到端安全時支持。
nb-iot網絡架構詳解
NB-IoT的端到端系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1)NB-IoT終端:通過空口連接到基站。
2)eNodeB:主要承擔空口接入處理,小區管理等相關功能,并通過S1-lite接口與IoT核心網進行連接,將非接入層數據轉發給高層網元處理。這里需要注意,NB-IoT可以獨立組網,也可以與EUTRAN融合組網(在講雙工方式的時候談到過,NB僅能支持FDD哦,所以這里必定跟FDD融合組網)
3)IoT核心網:承擔與終端非接入層交互的功能,并將IoT業務相關數據轉發到IoT平臺進行處理。同理,這里可以NB獨立組網,也可以與LTE共用核心網。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籠統的寫成IoT核心網那是偷懶且毫不負責任的寫法,下文將就此進行詳細介紹,這里涉及到較多的技術細節。
4)IoT平臺:匯聚從各種接入網得到的IoT數據,并根據不同類型轉發至相應的業務應用器進行處理。
5)應用服務器:是IoT數據的最終匯聚點,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數據處理等操作。
1、核心網
為了將物聯網數據發送給應用,蜂窩物聯網(CIoT)在EPS定義了兩種優化方案:
CIoT EPS用戶面功能優化(User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
CIoT EPS控制面功能優化(Control Plane CIoT EPS optimisation)
如上圖所示,紅線表示CIoT EPS控制面功能優化方案,藍線表示CIoT EPS用戶面功能優化方案。
對于CIoT EPS控制面功能優化,上行數據從eNB(CIoT RAN)傳送至MME,在這里傳輸路徑分為兩個分支:或者通過SGW傳送到PGW再傳送到應用服務器,或者通過SCEF(Service Capa- bility Exposure Function)連接到應用服務器(CIoT Services),后者僅支持非IP數據傳送。下行數據傳送路徑一樣,只是方向相反。
這一方案無需建立數據無線承載,數據包直接在信令無線承載上發送。因此,這一方案極適合非頻發的小數據包傳送。
SCEF是專門為NB-IoT設計而新引入的,它用于在控制面上傳送非IP數據包,并為鑒權等網絡服務提供了一個抽象的接口。
對于CIoT EPS用戶面功能優化,物聯網數據傳送方式和傳統數據流量一樣,在無線承載上發送數據,由SGW傳送到PGW再到應用服務器。因此,這種方案在建立連接時會產生額外開銷,不過,它的優勢是數據包序列傳送更快。
這一方案支持IP數據和非IP數據傳送。
2、接入網
NB-IoT的接入網構架與LTE一樣。
eNB通過S1接口連接到MME/S-GW,只是接口上傳送的是NB-IoT消息和數據。盡管NB-IoT沒有定義切換,但在兩個eNB之間依然有X2接口,X2接口使能UE在進入空閑狀態后,快速啟動resume流程,接入到其它eNB(resume流程將在本文后面詳述)。
3、頻段
NB-IoT沿用LTE定義的頻段號,Release 13為NB-IoT指定了14個頻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