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月,在華為被谷歌提出安卓Q項目組且被停止系統更新升級時,華為當時強勢回應:“最快今年秋季,最遲明年春季將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統”。并且隨后的動作馬上表明了這一次的華為是真的被激怒了,顯示公告了出來已經注冊了“鴻蒙”商標
距離華為宣布自主研發操作系統的第一個疑似有實質性進展的消息,因為自從上個月宣布了“鴻蒙”操作系統后,再也沒有什么消息了,仿佛已經銷聲匿跡了
近日,多家媒體曝光了華為王牌旗艦機——華為Mate30和華為Mate30 Pro。核心配置上,Mate30系列將會搭載最新的麒麟985處理器,并且有新的AI引擎功能和5G芯片加持,信號網絡更加穩定流暢。內置4200mAh容量電池,支持55W快充、30W無線充電和10W無線反向充電。
系統上,谷歌終止安卓系統授權,雖然對華為國內市場影響不大,但將嚴重沖擊華為海外市場。畢竟,華為手機的海外市場占據其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
據Canalys方面數據,在2019年第一季度,華為在中國大陸以外市場的出貨量占全球市場出貨量的49.4%;另據數據分析機構IDC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3.108億部,較上年同期的3.327億部下滑6.6%。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5910萬部,僅次于三星,同比增長50.3%,蘋果在同季度智能機出貨量為3640萬部,同比下降30.2%。
因此,Mate30系列極有可能成為搭載鴻蒙OS系統的首款機型。
得益于任正非的前瞻性,“鴻蒙系統”早在2012年就開始研發。當時,任正非在內部會議中談到自主操作系統的重要性時提出,“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于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2019年3月曾表示,為了應對美國科技巨頭可能不再向華為授權現有系統的情況,華為已經開發了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統。
“我們準備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如果無法繼續使用這些系統(Android),我們就準備開始B計劃。”余承東說。
華為鴻蒙系統的目標是打造全系智能設備的終端產品,包括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智能穿戴設備等等。
與此同時,鑒于封殺面有可能的擴大,不排除國內手機廠商倒戈,與華為建立深度的合作。屆時,谷歌損失的就不僅僅是華為這一家公司這么簡單,將會引發連鎖反應。
其實,谷歌公司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一方面谷歌高管開始游說美國商務部,要求延長谷歌與華為之間的緩沖期;谷歌甚至表示,若由華為自己開發自己版本的安卓操作系統,美國將會更加容易遭受黑客攻擊,甚至是侵害美國國家安全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谷歌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不愿與華為中斷合作。
對于華為來說,現在是挑戰與機遇并存。一方面,華為鴻蒙系統能兼容安卓的APP,功能、體驗、界面也將做得與華為現有的Emui系統差不多,這樣對于華為的用戶來講,換個系統也就沒有任何障礙。另一方面,操作系統能否成功,在于能否搭建起一個能夠連接軟件開發者、芯片企業、終端企業、運營商等產業鏈上多個主體的完整生態圈,這一點華為已經具備了。
目前華為鴻蒙系統已進入測試階段,甚至有報道稱國產主流手機廠商,也已參與實測華為鴻蒙系統;且有數據稱,目前鴻蒙系統測試機數量已達100萬臺。一旦成功測試完成投入使用,不光是華為,其他國產主流手機都有可能使用鴻蒙。華為不但有國家層面的大力扶持,還得到了國內騰訊、阿里、百度、360、網易等多家巨頭企業的支持,早在2016年11月14日Mate 9/Mate 9 Pro發布會上,華為就已宣布聯合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網易四家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共同成立了“安卓綠色聯盟”,如果需要,他們加入鴻蒙生態圈也是水到渠成。
更重要的是,國內有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基礎和很多主流的第三方開發商,如果大家齊心協力都支持華為的鴻蒙系統,相信有朝一日鴻蒙系統與安卓分庭抗禮完全有可能!
當然,一個全新的系統,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作為“自家的孩子”,即將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科技巨頭的壟斷,不再隨時面臨被斷糧、卡脖子的威脅,我們沒有理由不包容她、支持她!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12瀏覽量
255919 -
操作系統
+關注
關注
37文章
7152瀏覽量
125592 -
鴻蒙系統
+關注
關注
183文章
2642瀏覽量
681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推出首款搭載HarmonyOS 5的鴻蒙電腦
首款鴻蒙筆記本電腦發布,生活辦公有小藝開啟智慧新體驗
鴻蒙操作系統首登電腦端,華為開啟鴻蒙辦公新時代

【機器視覺】歡創播報|華為新品出廠默認搭載原生鴻蒙
華為新品出廠默認搭載原生鴻蒙系統
掰掉衛星電話的外置天線,華為“天才少年”助力 Mate 捅破天
華為所有新手機將搭載鴻蒙 余承東:從2025年起華為新品將全部搭載原生鴻蒙系統
HUAWEI Mate系列旗艦新品發布:小藝再進階解鎖更多創新AI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