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你聽說了嗎?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13個新職業信息。
此次發布的13個新職業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比如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也有長期就已經存在現在被官方正式認定的職業,比如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
為什么要設置新職業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的廣泛運用,與此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和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等4個專業技術類新職業應運而生。
而在許多傳統行業,技術的升級換代正引發傳統職業的變遷,如工業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系統運維員的需求劇增,使其成為現代工業生產一線的新興職業。
新職業信息的發布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改革,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和企業生產實際相適應,促進職業教育培訓質量提升,實現人才培養培訓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
已有一批院校開設相關專業
早在去年4月,教育部就印發了《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提出“加強人工智能領域專業建設。推進‘新工科’建設,形成‘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能+X’復合特色專業。
根據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共有96所高校新增備案“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101所高校新增備案“機器人工程”專業。
在職業教育領域,從今年年初公布的2019年高職專業設置備案結果看,今年備案開設高職“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的學校399所,“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207所,“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498所,“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568所,“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209所,“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76所,“城市軌道交通”相關專業343所。
雖沒有直接以人工智能為名稱的專業,但《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2018年增設了“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專業,2019年有71所高校首次開設這一專業。另有169所高校備案開設“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該專業自2013年設置以來呈逐年快速發展趨勢。
職業的更新帶來緊迫感
新職業的增加給我們帶來了一種緊迫感,未來將是人工智能的時代,將是數字化的時代,將是科技的時代,人類會被各種信息智能設備所包圍。
因此,在這種大勢所趨下,為了讓我們的孩子以后能有立足之地,應盡早的學習少兒編程,畢竟編程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而且,學習編程的目的并不是培養程序員,而是提升孩子認識事物、分析事物、解決事物的邏輯思維能力。
編程的過程就是一個將大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然后逐步分析解決的過程,在這中間就是在培養一種思維方式,而這種思考的能力是無論從事什么行業都不可或缺的。
最后,要注意的是:之前央視報道的人社部擬發布新職業有15個,正式發布后,少了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工、城市軌道交通列車檢修工這兩個新職業。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329瀏覽量
39376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8文章
49086瀏覽量
250268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457瀏覽量
94274
原文標題:人社部擬增13個新專業,高新技術領域將大有前景?|科技展望
文章出處:【微信號:walimaker,微信公眾號:瓦力工廠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I技術如何推動我們的商業和社會發展
Momenta助力中國AI科創產業發展
EtherCAT科普系列(14):EtherCAT技術在液壓支架智能控制領域的應用

國家數據局領導蒞臨西井科技調研
“AI+”推動,我國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利潤大增105.1%!
AI時代:不可替代的“人類+”職業技能
2025年第一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14.8萬臺
2025年1-2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27%
華為云 GaussDB 助力國家統計局, 開啟統計現代化改革新篇章
華為云GaussDB助力統計現代化改革
華為云Stack助力統計信息化智能升級
讓AI變得更聰明,他這樣訓練和改造AI

驅動工業制造革新4.0,利爾達在路上

維智科技助力企業打造行業專屬模型
集成電路產業強勁增長:上半年我國產量飆升28.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