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特征
一、跨界融合
“+”本身是跨界,就是變革,就是開放,就是一種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創新的基礎才更堅實;融合協同了,群體智能才會實現,從研發到產業化的路徑才會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客戶消費轉化為投資,伙伴參與創新等等。
二、創新驅動
我們所處的時代,有人稱之為信息經濟、數據經濟,甚至有人說創客經濟、連接經濟來了。這一方面說明時代處于動態變化中,另一方面說明這些因素在這個特定階段越發表現出其重要性和主導性。中國粗放的資源驅動型增長方式早就難以為繼,必須轉變到創新驅動發展這條正確的道路上來。這正是互聯網的特質,用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來求變、自我革命,也更能發揮創新的力量。
三、重塑結構
重塑結構從互聯網時代就已經開始了。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聯網業已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地緣結構、文化結構。權力、議事規則、話語權不斷在發生變化。互聯網+社會治理、虛擬社會治理會是很大的不同。
四、尊重人性
人性的光輝是推動進步的首要力量,人性的光輝是推動科技進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最根本的力量。互聯網的力量之強大最根本的也來源于對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對人體驗的敬畏、對人的創造性發揮的重視。例如UGC,例如卷入式營銷,分享經濟。
五、開放生態
依靠創新、創意、創新驅動,同時要跨界融合、做協同,就一定要優化生態。對企業應優化內部生態,并和外部生態做好對接,形成生態的融合性。更重要的是我們創新的生態,如技術和金融結合的生態,產業和研發進行連接的生態等等。關于互聯網+,生態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態的本身就是開放的。我們推進互聯網+,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過去制約創新的環節化解掉,把孤島式創新連接起來,讓研發由人性決定的市場驅動,讓創業并努力者有機會實現價值。
六、連接一切
馬化騰在“互聯網+”建議上最終落腳于建設一個連接一切的生態,這個定義非常人性化,當然也更體現了互聯網未來將如何對這個社會、世界施加影響。理解“互聯網+”,一定要把握它和“連接”之間的關系。連接是有層次的,可連接性是有差異的,連接的價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連接一切是互聯網+的目標。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5文章
11251瀏覽量
106433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7瀏覽量
328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鯤云科技入選AII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
研華科技亮相2025工業互聯網大會
官網下載的stm32cubemx無法連接互聯網,WiFi有一條斜杠,怎么解決?
云互聯網是什么意思
Coremail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





燒結銀在衛星互聯網中的四大應用
恒訊科技介紹:互聯網專線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優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