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負載儀是電源制作和電池性能測試必不可少的一種儀器。顧名思義電子負載儀是由電子器件組成模擬負載,用來檢測各類電源帶負荷特性和化學電源輸出性能的儀器。在恒電流測試時加以同步計時,就可精確測出電池容量值。
筆者因工作需要,曾接觸過多個廠家電子負載儀產品。雖然檔次高低迥異、體積相差很大,但是電子負載的重要部分,即電子開關部件大部分由管耗較小的VMOS功率管組成,其工作模式均為PWM方式。為了電池容量計量的方便,負載儀大多工作于恒流放電模式。電子開關驅動電路有單片機、運算放大器、分立元件組成控制電路。高級的還具有各種功能顯示和設置功能。所以配置較高的產品價位極高,約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其價位是很多電子愛好者和小廠家望洋興嘆!
可見,如果撇開很多華而不實的設置和顯示功能,以堅固耐用、容易操作、簡單可靠作為設計指標的大容量負載儀,肯定能受到很多用戶所歡迎!
基于上述主導方針,筆者設計了一款用LM324運放為主控器件的電子負載儀。整個儀器由電子開關、斜波發生、電流檢測放大、比較調節、PWM驅動單元組成。
該儀器可對12~48V電源和電池進行放電性能測試,最大電流為20A;操作非常方便;由K1控制放電投入或切出;W1調節電流幅度大小;W2調節欠壓值。
下面簡單介紹電路工作原理,其電路如圖1所示。圖中,IC1A、R1~R4、Q1、C3、C4、D1組成斜波發生電路。其中,R2、R3分壓為IC1A反相輸入端基準電壓;而同相輸入端接C3通過R1充電。初始時IC1A輸出低電平;當C3電壓上升大于反相基準時,IC1A輸出為高電平;經D1、R4使Q6導通,致C3瞬間放電為0V。此時IC1A輸出翻轉為低電平。又重復上述過程。
如此周而復始, C3接連產生類如鋸齒波脈沖,鋸齒最大幅度略低于反相端基準電壓,該脈沖送IC1B反相端作為PWM周期比對脈沖;而IC1B同相端輸入控制信號:此信號由經IC1D單元與電流反饋信號比較處理后輸出。可以看出:如果控制信號幅度小于脈沖信號幅度,則IC1B輸出低電平;而控制信號大于脈沖信號幅度,IC1B輸出高電平。所以控制信號幅度變化轉換為輸出脈沖寬度變化;且每個鋸齒波周期內信號幅度越大,IC1B輸出脈沖越寬。信號幅度越小,IC1B輸出脈寬越窄。
顯而易見,IC1D輸出的脈沖寬度變化,使場效應管每周期導通時間變化,即可達到控制負載電流的目的。這就是各類PWM控制的基本原理。PWM方式的應用,既使功率器件工作在能耗極小的高頻開關區域,又能使功率器件產生等同線性工作時的控制效果。
R12、R13、R14、IC1C組成電流取樣放大部分,作用是將電流變化轉換成一定幅度的反饋電壓。其增益為10倍,由調節R13與R12比例決定。IC1C輸出信號作為電流反饋信號輸運到IC1D單元作比較處理。
IC1C輸出送至IC1D反相端,與同相端電流給定信號作減法運算。電路中R15、R16、R17、R18阻值相等,構成一個標準減法器。圖中為給定電壓減去反饋電壓。這可以理解為一旦給定電壓確定后,如果由于某種原因電流上升,則ICID輸出電壓下降;由于電池電壓下降導致電流下降時,IC1D輸出電壓上升。由于IC1D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補償了放電電流波動時的幅值變化,使之接近恒流放電情況。
R7~R10、Q1、Q2、Q3、Q4組成PWM驅動電路。1C1B輸出高電平時,Q1、Q2、Q3導通,Q3導通使Q5(場效應功率管)得到接近15V的柵壓而導通,此時Q4反偏截止。IC1B輸出翻轉為低電時,Q1、Q2、Q3、截止,Q5柵壓消失,此時,Q4正偏置導通,使Q5柵極快速放電而可靠關斷!Q3、Q4對管的作用是:以足夠的驅動功率克服場管的柵、源的電容效應使Q5可靠開關。
這是一個用于場效應管的經典電路,非常可靠,驅動能力也很強,筆者曾用來驅動數百安培的大功率器件,效果很好。
用于電池欠壓保護的電路由R20、R19組成電壓取樣至IC2反相輸入端。6.3V由R21、W2、R22組成欠壓設定電路,設定電平信號至IC2同相輸入端。在電源電壓取樣信號大于設定信號時;IC2輸出為低電平,此時,T1不動作。一旦電源電壓取樣信號小于設定信號時,IC2輸出端翻轉為高電平,T1導通并自鎖。T1導通,使Q1失去偏壓而截止,中斷了PWM驅動信號的傳輸,使電子開關隨機關斷,達到電池欠電壓保護的目的。T1的自鎖是為了防止關閉放電后,電池端電壓回升使IC2輸出翻轉,系統重新進入工作區而頻繁開關激發機振的必要措施。
Q5選用IXFK120N20 ,參數為120A/200V/10mΩ,配用150X100散熱器;另外配置12V/0.35A儀表風機強制風冷。對于保護場效應管的安全也是非常必要的。
圖中RX1為大功率電阻,阻值為0.75Ω,功率為300W。此電阻加入雖然大大降低了功率VMOS管承受的功耗,但是亦帶來一個問題:在不加RX1的情況下,可測試很低電壓的電池,如3.6V的動力鋰電池的10A放電檢測;加上RX1以后,等同Q5增加了0.75Ω的導通電阻,實際只能達到最大4.8A放電值。所以在單體電池大電流檢測上,應該短接RX1,以達到預期效果。
對于超過20V的電源,此電阻效果很顯著,如24V電池以20A放電為例,此時電子開關須承受總計480W功率,可以計算出RX1分擔了其中300W。實際上采購符合功率、阻值要求的功率電阻頗不容易,而且價值非常昂貴。下面介紹一種適合業余條件下制作該電阻的方法:材料系用2~5kW的電熱絲,截取多段并聯達到需要阻值和功率。注意盡量使每段阻值一致,保證流過電流相同。至于其聯接方法,為盡量減少系統電阻,不宜用接插方式,應盡量使用焊接方式。但電熱絲不易上錫怎么解決?先把電熱絲頭用銅軟線緊密排繞一定寬度;然后以常規方式上錫;上錫前把電熱絲頭彎折,防止銅線滑出。這樣就可以把很難上錫的電熱絲實施焊接連接了。
土制的RX1在大電流值工作時,發熱很厲害。散熱的方法可以用強制風冷,但是并不理想,最好的方式還是水冷,即把電熱絲放在一定容積的水槽中即可。但焊接點必須用樹脂涂復或熱縮管保護,而且由于電化作用,電熱絲壽命也不可能很長。如果能找到一些變壓器油(或汽車水箱防凍液)代替水作為冷卻介質的話,那就比較理想了。
顯示儀表選用數字表頭,最好采用220V供電的那種。注意:電流表與電壓表不能共用5V電源,否則引發讀數不準,甚至損壞表頭。
儀器使用:接好220V電源,放電開關置關位置,W1反旋到底,接上放電電源(電池和各類電源)。然后把放電開關置放電位,調節W1至合適放電電流值即可。
欠壓值沒定:接上一個可調節電源,放電電流調節至0.5~1A,調整可調電源至欠壓值,如21V;再細心調節W2旋鈕至電流表讀數消失,證明W2已調節到21V欠壓值;然后關閉儀器電源(使T1復位)再重啟電源,接上被測電池,調節合適的電流值即可。當然每次欠壓保護后,必須使T1復位。
-
電子負載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106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