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電港舉辦的智能汽車技術研討會于2018年8月30日在深圳如期舉行,該2018年第七期產業對接會以“開放·聯動,開啟數字化駕駛時代”為主題,邀請了來自NXP、IDT、Microchip、Gemalto、Molex、螢火工廠、SIMCom等行業專家向我們分享了智駕輔助系統、高清數字視頻連接、傳感器應用、車載存儲、分離和邏輯器件應用、連接器應用等最新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及行業動向。
恩智浦:新能源及車身控制解決方案
來自恩智浦的Alvin Liu,主要負責AMP的MCU和MPU產品線,本次其向與會者分享了NXP AMP四個產品線、Qorivva系列MCU在新能源汽車BMS/控制器(inverter)和車身控制方面的應用、NXP下一代S32計算平臺Common Chassis以及基于S32 Common Chassis衍生出的針對下一代車身控制和新能源汽車BMS/控制器和安全方面應用的S32S/S32P/S32D。
提問環節,Alvin表示,恩智浦對ADAS一直都有積累,與高通走的路線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處理能力的疊加,比如內核增加了,但算力并不會隨之相應增加。恩智浦對ADAS的方案有四個Crotex-A53內核,同時集成了專門針對圖像處理的APEX硬件加速單元,每個處理單元都可以獨立執行圖像識別功能的某個算法,對性能提升效果顯著。而S32V除了集成ARM Crotex-A53內核外,還有視頻預處理ISP以及性能彪悍的圖像后期處理GPU,能很好滿足ADAS的算力需求。
恩智浦Senior FAE Alvin Liu
IDT:傳感器信號調節器與位置傳感器在汽車領域的應用
IDT傳感器分有低壓和高壓兩種類型,主要應用于油氣吸入口壓力、空壓、廢氣循環的環境壓力、汽油壓力、空調中的冷凍壓力、汽油過濾污染中的相對壓力以及胎壓計等場景。其中,柴油共同管路壓力傳感器、汽油管路壓力傳感器以及動力轉換的注水槽壓力傳感器為高壓器件。
汽車需要電子加速器、電子方向盤以及節流閥控制器等器件,但凡需要測量旋轉角度和線性位移都會用到角度傳感器。其中,SSC傳感器信號調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截至2017年,IDT該類產品銷售量超過2.6億顆,這與IDT產品支持寬溫范圍、接口豐富且支持與ECU相連、性能優異等優點分不開,獲得了客戶的廣泛青睞。
車輛的液位測量、換檔、雙離合變化、手動或自動的換檔器、TPS、油門踏板、雨刮等也都離不開位置傳感器。目前市面上的位置傳感器主要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類。其中接觸式產品成本低,不過容易損壞,精度也會隨著使用時長而降低;非接觸式產品中,光柵精度高,但不能適應劇烈變化的溫度和濕度環境,成本也比較昂貴,即便采用磁式,雖然解決了寬溫問題,但精度難保證。
鑒于此,IDT產品采用電感式,不需要磁鐵,和旋轉變壓器一樣適應不同的環境和溫度。其產品適用于多種測量方式,如線性、角度和圓盤180度測量等。另外,IDT產品符合ISO11452-8要求,不會受新能源汽車中電池充電器、電機控制、剎車、懸空、無線充電等器件的電磁干擾。再者,IDT產品在精度方面也很具優勢,可適應小角度測量需求。
IDT 資深現場應用工程師Pearson Liang
Microchip:電容傳感和3D手勢方案
Touch觸摸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比較廣泛,如天窗、后視鏡、中控平臺的顯示、總控顯示、空調面板顯示等,甚至一些簡單控制類應用都可以采用Touch觸摸技術。
得益于高耐用性、耐久性、抗潮濕以及完整的車規級產品等特性,Microchip的產品獲得了廣泛的采用。目前,主流的國產、歐美品牌車載系統觸摸屏中,有2/3用的maXTouch觸摸屏控制器正是來自Microchip。
Microchip提供有一維、兩維、三維場景產品可選,一維方案主要用于滑條、滾輪,主要有MTCH、CAP、AT42QT等產品系列;二維主要用于觸摸屏或觸摸板,支持報坐標或是簡單的手勢應用;三維主要用于空間手勢感知,如捷豹最新的準SUV的天窗控制部分,就采用了Microchip的三維芯片,通過揮動手勢就可控制天窗遮陽簾的收放。
Microchip Sr Embedded System Engineer Jerry Wang
Gemalto金雅拓:智能駕駛中的安全連接
金雅拓是一家法國公司,2006年由全球最大的兩家智能卡廠商雅斯拓(Axalto)和金普斯(Gemplus)合并而成,目前是全球最大的SIM卡制造商,市場份額高達40%。
金雅拓提供有無線通信模塊、貼片式SIM卡和安全芯片,其中貼片式SIM卡是金雅拓與同行最大的不同之處,能保證更好的接觸性能,具有穩定、可靠的特點,不會出現變形、接觸不良等狀況。金雅拓產品主要用于工業物聯網和汽車市場,目前產品實現了從2G、3G到LTE的全覆蓋。
針對黑客入侵問題,金雅拓提供了全鏈條安全連接:云端安全、汽車硬件安全、客戶信息存儲安全、通信數據交流安全,以及密鑰、證書都可以做到安全的存儲。
此外,金雅拓還提供有虛擬車鑰匙解決方案,可以和車廠、第三方公司合作部署虛擬車鑰匙,金雅拓要做的就是搭建涵蓋云端SDK、手機端SDK、車端加密芯片等環節的安全架構,從軟件、硬件角度給客戶提供端到端整體安全解決方案,滿足租賃汽車、共享汽車交易時的數據和乘車人生命安全。
當然,目前金雅拓還提供有車主身份認證和人臉識別功能安全解決方案,滿足不斷出現的市場新需求。
Gemalto金雅拓業務拓展經理Jeniffer Zhang
Molex:汽車連接器解決方案
Molex于2013年被KOCH收購,旗下有分布于21個國家的73家工廠,年營收超50億美元,擁有10萬+的產品門類。其中,汽車市場是Molex的第二大市場,占據其24%的營收份額,主要提供0.5、0.64、1.2、1.5、2.8、6.3等規格產品。
Molex在汽車領域提供的主流產品有:
MX150:在眾多的產品中,MX150是Molex汽車連接器中市場占比最高的產品,僅2017年就創造了2億美元營收,該產品可以滿足-40~125℃寬溫、IP67防護等級應用,加后蓋后防護等級可達到IP69,滿足各類雨水潮濕環境的適用需求,并且在同類型產品中尺寸最小。
CMC和CMX:主要用于發動機控制、變速箱懸掛以及車燈。
Stac64:為0.635規格端子系統,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疊加使用,主要應用于門、內燈和導航系統。
Mini50:主要應用于Camera、傳感器、剎車、后視鏡,是市場上符合USecar標準的最小連接器。
Mizu-P25:防水等級達到IP67,主要用于后視鏡和燈。
DuraClik:分有鍍錫和鍍金兩種產品,在汽車上應用非常廣泛。
另外還有新品stAK50h和CMS方案等可選。
Molex經銷商業務專案業務經理 Jason Tong
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分級的關鍵點在于系統出現問題時到底由誰承擔責任,其中L2、L3以功能為核心,由人承擔責任;而L4以城市封閉路段、高速路段,無標線道路、農村道路等場景為核心,由系統承擔責任;L4級還要求,在支持的場景中必須可以實現全程的無人駕駛,如汽車行駛過程中出現故障時支持自動靠邊停車。
那么L4級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如何搭建?深圳市布谷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戴智翔認為,目前CPU、GPU、FPGA是智駕行業最為常見的選擇類型,但到底誰會是主流,行業仍存在爭議。比如英偉達的GPU,代表的是未來,但是GPU的邏輯處理能力偏弱;最近FPGA開始興起,只是它的成本又比較高昂;若是選用CPU方案,雖然獲得了較強的計算能力,可在浮點運算上又得不償失。三種方案各有優劣。
目前英特爾采用以太交換的處理器浮點運算能力不錯,獲得了百度無人車、谷歌Waymo的采納,但成本高昂,一套方案需要近20萬美元。同為以太交換芯片的英偉達PX2也是市場主力方案之一,其以圖像處理為核心,不過該方案只用ASIL D的MCU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在戴智翔看來,其實現的效果還比較有限,同時PX2還有發熱量大的問題,至今還在尋求有效解決辦法。博世的智能駕駛方案也比較具有代表性,其偏向于單個系統,每個功能為一個系統。另外,蔚來、寶馬、小鵬走的是偏向于浮點運算架構的Mobileye路線,其中EyeQ3用得比較多,而EyeQ4也在陸續得到導入,不過Mobileye對車規級的考慮比較少。
相較以上方案,布谷鳥科技采用的NXP IDH L4方案則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根據預測,未來5年,MPC5746R轉向系統、制動系統都不會出現大的變動,該方案可以通過增、減傳感器來匹配客戶的需要,實現更靈活的傳感器配置,甚至是增加GPU算力模組;再通過預留的加速口,實際上構成了以以太交換為核心的靈活方案,無論算力和傳感器如何增減,該方案都能從容應對。
深圳市布谷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戴智翔
百瑞互聯:藍牙5.0加速布局智能駕駛
藍牙在汽車電子里的主要應用場景是車機互動,如免提電話和立體聲音樂。當藍牙走到5.0規格時,藍牙實現從點對點通信、語音+數據通信,擴展到組網以及定位應用,通訊距離也擴展到了200米。長距離、低功耗、可定位正是藍牙5.0的三個特性。基于藍牙5.0技術,可以實現汽車開門、迎賓模式、遙控門禁PKE等操作,還可實現PEPS(無鑰匙啟動)應用,當然也可滿足副駕駛顯示、胎壓監測等需求。
據北京百瑞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勇介紹,2018年,將有86%的轎車、卡車、SUV搭載藍牙傳輸技術;預計到2022年,藍牙將成為汽車電子標配。
百瑞互聯主要從核心的協議棧和算法兩個方面為汽車電子提供完整的產品矩陣,推助汽車電子藍牙應用的發展。朱勇認為,車機場景中,因藍牙和聲音、語音是天然關聯關系,算法處理不好容易造成噪音和回聲現象,這就需要強悍的算法處理能力,確保音質高保真。在藍牙5.0技術支持下,還可支持最多3臺手機同步接入。重要的是,通過寬泛的軟件和算法,支持接入安卓、Linux、QNX、FreeRTOS等各種操作系統,便于搭建更為穩定和高性價比的無線智駕方案。
北京百瑞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勇
螢火工場:無線傳輸模塊開啟新能源汽車數據融合趨勢
目前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都有多網融合的趨勢,新能源汽車中作為核心部件的三電(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整車電控)更是需要實時的動態數據,以了解汽車的運行情況,并確保車輛始終處于安全狀態,如提醒出租車司機車輛電池包有風險等。
這就衍生出了對車的遠程控制需求:車輛定位和遠程獲取車輛數據。據胥正偉介紹,目前中電港螢火工場劃分有工業級和車規級兩種無線通信方案,其中車規級采用金雅拓芯片;工業級采用SIMCom的SIM868方案;如升級到4G,工規級的4G+GPS采用SIM7600CE+SIM98VB方案。該車規級方案首先是具有高集成度的特點,支持整車對接以獲取車輛數據,是基于GSM、GPS的二合一模式,支持分控制和串口直控兩種控制方式,兼容GPS、北斗、GLONASS等定位技術;由于內部協議結構已經定制好,用戶可直接做二次開發。其次擴展性靈活,工業級和車規級方案可自由選配,支持貼片或卡座的SIM卡安裝方式,并能與現有的電池管理系統BMS方案互補。第三是高可靠性,螢火工場采用了行業頂級器件,使得GPS支持冷熱啟動、秒級定位功能。
基于多融合的無線傳輸模塊方案,當車輛出現問題或是出現劫持等異常事件時,通過后臺收集數據,管理者就可知道車輛情況,可大大提高事件的處理時效,也能很好地降低維護成本。
中電港螢火工場BMS項目部經理 胥正偉
澳頌泰科技:慣導與駕駛行為分析,保證人、車信息無缺失
慣導算法是深圳市澳頌泰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技術,依托6軸陀螺儀可計算出車輛的行駛姿態和司機駕駛狀態。其中有三個核心算法,一是慣性算法,在安裝于車內的6軸陀螺儀硬件設備支持下,即便車輛進入了沒有GPS導航信號的區域,系統也能利用6軸陀螺儀測算出方向、行進的距離,進而可以在地圖上繼續定位。二是車輛行駛姿態算法,能對上坡、下坡、角度變化、左轉、右轉,甚至是傾覆、翻車等車輛姿態精準檢測和記錄。三是危險駕駛行為算法,當車輛出現急加速、急減速、急轉彎、危險變道、顛簸道路等情況時,設備能將檢測到危險行為并記錄。澳頌泰科技的算法,可以把發生事故那一瞬間的車輛位置、姿態、司機的危險駕駛行為、車輛速度以及車輛故障信息等上傳到云端數據庫,便于事后的及時報警、救援和事故甄別。除此之外,還可以獲得里程油耗、視頻、行車記錄儀和360環視等信息。
目前,澳頌泰科技的算法主要以芯片或模塊兩種形式存在。因實戰性比較強,與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等企業都有過合作;對公交、貨運行業來說,最典型的應用就是相較按心跳上傳數據的方案來說,解決了事故發生瞬間有可能導致的數據丟失問題;而對共享汽車、租車、網約車等行業來說,還可以對使用者進行監控。
深圳市澳頌泰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孫雷
天雙科技:打造智能的高性價比360°環視方案
雷達和視覺是ADAS最主要的傳感器。雷達又分超聲波雷達和激光雷達,其優勢是定位準、測距準;而視覺傳感器主要是用于人、物的智能辨識。其中視覺又分兩種:一是用單目和雙目攝像頭做的前視ADAS,用于行人識別、道路標識識別、紅綠燈識別,車內攝像頭還可實現駕駛員疲勞駕駛識別等;二是360°環視,通過4顆魚眼攝像頭實現車周覆蓋。
成立于2014年的深圳市天雙科技有限公司正是360°環視的創新型企業。2015年天雙科技完成整套環視產品開發,2016年簽了第一個前裝客戶,2017年實現量產,2018年上半年天雙科技成為NXP的合作伙伴。
天雙科技的產品不限于泊車場景,在低速時可做環視,用于移動物體監測和自動泊車,通過盲區報警能有效避免碰撞;中高速時用于車道偏離警示,在駕駛員困乏并出現車道偏移時,360°環視系統將會提醒駕駛員提高注意力,避免意外情況發生。天雙科技的產品優勢在于,無論車輛行駛里程是多少,都可以確保視頻流暢、穩定,同時,視頻智能無縫拼接及良好的白平衡技術也讓360°環視應用能更好地滿足客戶使用需求。
目前大眾的360°環視方案采用娛樂、導航分開方式,其缺點是360°環視系統跟主機屏幕之間切換不方便。而天雙科技則是在成立之初就考慮中控集成,其娛樂、導航一體化方案能讓成本下降50%。
深圳市天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彥平
-
恩智浦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980瀏覽量
116541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4文章
2809瀏覽量
49947
原文標題:智能汽車巔峰路演,你不知道的智駕新動向都在這里
文章出處:【微信號:Anxin-360ic,微信公眾號:芯師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光庭信息在2025上海車展展示先進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智己汽車與Momenta宣布IM AD智能輔助駕駛正式出海
智能倉儲管理解決方案NRF5832
基于智能穿戴的智慧校園運動健康解決方案NRF52832
廣和通基于阿里云通義大模型推出隨身智能解決方案,賦能消費電子終端行業

廣和通攜手阿里云推出隨身智能解決方案
智能駕駛HIL仿真測試解決方案



NVIDIA DRIVE Thor開啟智能駕駛新篇章
石油采集行業數字化應用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