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成電路發展歷程中,有很多人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我們享受集成電路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翻天覆地的變化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那些在集成電路發展進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做出突出貢獻的人。
肖克利、巴丁、布拉頓(晶體管的發明人)
晶體管是集成電路的基本,沒有晶體管的發明,就不可能發明集成電路。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杰克·基爾比(集成電路之父)
1958年9月12日,基爾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成功地實現了把電子器件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的構想。2000年基爾比因為發明集成電路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伯特·諾伊斯(科學巨人)
羅伯特·諾伊斯是一位科學界和商業界的奇才。他在基爾比的基礎上發明了可商業生產的集成電路,使半導體產業由“發明時代”進入了“商用時代”。共同創辦了兩家硅谷最偉大的公司:仙童和英特爾。1959年7月,諾伊斯研究出一種二氧化硅的擴散技術和PN結的隔離技術,并創造性地在氧化膜上制作出鋁條連線,使元件和導線合成一體,從而為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平面制作工藝、為工業大批量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瓊·赫爾尼(硅作為電子產業中關鍵材料)
1959年,瓊·赫爾尼發明了平面工藝使用一種叫做光學蝕刻的處理方法,這種方法有些類似于利用底片沖洗照片的過程。堪稱為“20世紀意義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并稱其奠定了硅作為電子產業中關鍵材料的地位。
戈登·摩爾(行業的定律)
一條定律把一個企業帶到成功的巔峰,這個定律就是“摩爾定律”,世界CPU市場霸主Intel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遵循著摩爾定律目前最先進的集成電路已含有超過17億個晶體管。因為摩爾定律讓我們生活中的電子產品性能越來越強大,體積越來越輕薄小巧,價格越來越低廉。
安迪·格羅夫(微處理器之王)
1986年格羅夫提出的新的口號“英特爾,微處理器公司”,毅然舍棄儲存業務把英特爾的主營業務轉到微處理器上去。正是這個決策讓英特爾順利地穿越了存儲器劫難的死亡之谷,使英特爾從一個二流的DRAM廠商轉變為一個壟斷性的CPU廠商。
胡正明(新結構器件的發明人)
胡正明教授是微電子微型化物理及可靠性物理研究的一位重要開拓者,對半導體器件的開發及未來的微型化做出了重大貢獻。發明了在國際上極受注目的FinFET等多種新結構器件;因為他的重要發明,摩爾定律在今天得以再續傳奇。
張忠謀(集成電路代工產業的締造者)
1987創建了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的臺積電。一個人定義了一個產業,一個人開創了一個新的代工時代。由于代工省去了費用高昂的晶圓制造環節,集成電路行業整體門檻降低,誕生了一大批新生的具有活力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為整個集成電路行業帶來了新活力與創意。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423文章
12038瀏覽量
3682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機控制專用集成電路PDF版
中國集成電路大全 接口集成電路
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應有五個著力點
集成電路為什么要封膠?

集成電路封裝的發展歷程

集成電路與物聯網發展關系
“中國芯”產業的十年歷程和國內集成電路區域發展研究(下篇)

“中國芯”產業的十年歷程和國內集成電路區域發展研究(上篇)

未來學家展望 2025 年十大人工智能趨勢

語音集成電路是指什么意思
音響集成電路是數字集成電路嗎
集成電路產業狂飆,企業如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