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芯正式宣布放棄7nm FinFET項目,影響波及IBM
Globalfoundries(簡稱GF)公司周二宣布無限期停止7nm工藝的投資研發,轉而專注現有14/12nm FinFET工藝及22/12nm FD-SOI工藝。考慮到GF這幾年來營收及盈利狀況,停止燒錢的尖端工藝投資對他們來說也是合情合理的選擇。
在GF退出7nm及更先進工藝研發之后,AMD宣布將CPU及GPU全面轉向TSMC公司,表示自家產品路線圖不受影響。AMD當然不是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IBM才是,GF之前收購了IBM的晶圓廠并為IBM代工Power系列處理器,這事之后IBM也要尋找新的代工廠了。
2.我國發布全球首款可見光通信芯片:有光即可上網
近日在重慶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發布了全球首款商品級超寬帶可見光通信專用芯片組。該芯片組由光電前端芯片和數字基帶芯片組成,可支持每秒G比特量級的高速傳輸,全面兼容主流中高速接口協議標準。
只要頭頂上有燈光照耀,理論上無論是傳輸數據信息、上網,還是進行語音、視頻通話,亦或是調節物聯網設備的開關,均可輕松實現。預計2 年內將有 3 萬戶以上的市民體驗到這項 " 黑科技 "。
3.中興回歸:穩坐通訊行業龍頭,加大芯片研發投入
中興被解除制裁過去40多天了,中興方面周二提到了現在的發展情況,中興的主營業務已經完全恢復,5G網絡測試已經追趕上國家測試要求,公司依然處于通訊行業第一陣營,未來將加大芯片研發投入。
中興在禁令解除后,迅速投入5G網絡的內場、外場測試以及國家測試。截至目前,中興通訊5G測試全部追趕到國家測試要求。當前中興通訊戰略調整主要是精準聚焦主航道和關鍵業務,此前中興通訊嘗試了很多商業方向,但在5G到來公司做了很大調整,外包業務調整就是公司在5G主航道之外的收縮。
市場風云
4.AMD在專利起訴中獲勝:部分Vizio電視被禁止向美進口
去年1月,AMD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侵權訴訟,指控LG、聯發科、Vizio、Sigma Disigns侵犯了自己的多項GPU技術專利。AMD稱,這些公司在美銷售的智能手機、電視等產品濫用了自己的圖形技術專利。
最終,LG與AMD達成庭外和解。與此同時,聯發科、Sigma Designes和Vizio仍然是美國ITC調查的一部分。本周,委員會發現某些基于Sigma公司SoC的Vizio品牌電視機侵犯了AMD 506專利的1-5和8,涉及并行流水線圖形系統,相關電視已被暫停進口到美國。
本周四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對華為公司和惠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三星中國公司的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進行了第一次公開審理。原告華為公司要求兩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涉案專利權的行為,并索賠1500萬元。
華為公司訴稱,其在2010年申請了名稱為“一種在界面中添加圖標的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的發明專利,于2014年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現仍處于有效期內。被告三星的五款手機設備落入了其上述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由于案情復雜,證據事實較多,法庭將另定時間再次開庭。
行業分析
6.中國5G發展屢遭排擠,傳日本、俄羅斯也在考慮禁用華為中興電信設備
據日媒《產經新聞》報道稱,由于華為和中興被美國和澳大利亞視為存在安全問題,日本政府決定在引進政府層面的情報系統時,在招標中排除中國華為或中興的電信5G設備。
除了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之外,近日俄羅斯政府也通過媒體對外放出消息稱,俄羅斯多家電子設備生產商和行業協會已經向政府提議,從嚴規定對華為和中興電信設備的進口。
7.格力手機和珠海銀隆連連失敗,董明珠誤判芯片棋局?
毫無市場和技術基礎的格力手機遭遇挫折。今年以來,珠海銀隆又丑聞層出不窮,IPO進程被迫終止。格力手機和珠海銀隆還未見起色,董明珠又蹭起了芯片的熱點,迅速組建了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公司。
事實上,即使只做芯片設計,格力也未必能應對自如。格力強調珠海零邊界主業為空調芯片設計,顯然是在避重就輕,只是滿足企業內部需求,距離真正的“走出去”,恐怕還需花大價錢、大工夫。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586瀏覽量
136327 -
IBM
+關注
關注
3文章
1821瀏覽量
75801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21瀏覽量
392251
原文標題:本周半導體集錦:日、俄、加都要加入禁用華為中興行列?格芯放棄7nm工藝...
文章出處:【微信號:IC-008,微信公眾號:半導體那些事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格芯GlobalFoundries宣布領導層換屆
新的一年 RISC-V前景如何呢?
格芯斥資5.75億美元建先進封裝和光子學中心!
創飛芯90nm BCD工藝OTP IP模塊規模量產
豐田、Aurora和大陸集團加入NVIDIA合作伙伴行列
所謂的7nm芯片上沒有一個圖形是7nm的

格芯任命行業資深專家洪啟財為亞洲區總裁
加入全球 RISC-V Advocate 行列,共筑 RISC-V 的未來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