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對于無需可見光的設備,您如何變得不可見呢?可以通過晝夜使用探測紅外輻射的熱成像相機來實現。
福布斯報道說,軍事與航空航天電子公司采取的方法是這樣的:
有效的熱偽裝需要一種工程化帽子戲法。您需要一種可以適應不同溫度的材料,并且可以非常快速地完成。迄今為止,開發熱偽裝時遇到的困難包括:溫度變化能力差、響應慢,需要剛性材料,這只是其中幾個例子。
現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比爾肯特大學和土耳其的伊茲密爾理工學院聯合開發了一種在數秒內就能與背景溫度混為一體的偽裝系統。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需要石墨烯、離子、尼龍和少量的金。該系統有兩個柔性電極:頂部的電極由石墨烯層構成,而底部的電極由涂有金的耐熱尼龍制成。它們之間是帶正電荷和帶負電離子的液體。在存在小電壓的情況下,離子會進入石墨烯,因而石墨烯能夠吸收佩戴者發出的紅外輻射。
-
輻射
+關注
關注
1文章
607瀏覽量
36991 -
電荷
+關注
關注
1文章
653瀏覽量
36752 -
離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3瀏覽量
17281
原文標題:【新材料】金貴的隱形:科學家用金子制造熱偽裝系統
文章出處:【微信號:eofrontiers,微信公眾號:新光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地物光譜儀如何幫助科學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5G動態IP地域偽裝技術:突破與實踐中的合規邊界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AI 推動未來科學 晶泰科技共襄未來科學大獎周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華為自動駕駛科學家陳亦倫投身具身智能創業
螞蟻集團收購邊塞科技,吳翼出任強化學習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將NVIDIA加速計算引入Polars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機器視覺和人工智能在數字化制造領域的深度應用分析
受人眼啟發!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