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創新技術,對金融業產業深遠影響,正在推動傳統金融變革,繼而向金融科技(Fintech)轉變,惠普金融將在AI技術驅動下得以實現,讓人們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務,一個全新的智慧金融時代到來,提升金融服務品質。
金融與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黑科技深度融合,利用新技術提升競爭力,并提供卓越的高效服務。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銀行柜臺人員正在逐步下降,加大技術投入,提升科技人才占比,部署智能終端來代替傳統柜臺服務模式,并在AI、人臉識別、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新技術支撐下,產品、渠道和服務場景以更高效的自動化流程服務客戶。
比如招商銀行每年投入到IT上資金超過50億元,對新技術敢于嘗鮮,并提出金融科技銀行定位,通過引入IoT、AI、云計算等新技術應用,在金融與科技的快速融合是招商銀行成長因素之一,也有望向金融科技銀行蛻變。
與此同時,科技引領金融服務新模式,在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看來,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在智能風控領域,實現秒貸服務,眾多機構都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創新服務。人工智能利用海量金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提供決策參考。
可以說,在大數據保駕護航之下,不僅可以在線申請貸款,且還能實現“秒”貸,使得消費信貸利用金融科技實現了升級。
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智能投顧在全球爆發,機器人替用戶理財成為一大熱點,通過數字化平臺,提升理財金融服務效率。
通過AI算法來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機器人依據用戶風險偏好、財務狀況等給出相應投資組合。智能投顧的創新服務模式起源于美國,并逐漸成熟,來自Statista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投顧管理資產高達2264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70%,預計到2022年,這一規模將高達1.2萬億美元。
不僅涌現出眾多金融科技企業,同時,傳統金融機構也在紛紛跟進,意識到為用戶提供智能投顧服務的重要性,傳統機構憑借客戶資源優勢,是智能投顧的核心力量,主導這一全新的財富管理模式。
美國智能投顧市場,先鋒基金高達1000億美元的規模領跑,而90%的資金來自現有客戶,其次是嘉信智能投資組合規模250億美元。盡管利用全數字化平臺為用戶提供服務,不過依然會通過面對面、電話和郵件等人工服務。
在國內,盡管發展較晚,但也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Statista估算國內智能投顧在2017年管理資產達到289億美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增長率高達261%,預計到2020年,智能投顧在國內將管理的資產將超過6600億美元。
來自招商銀行給出的數據顯示,作為國內第一家推出智能投顧產品的銀行,截至2018年4月底,摩羯智投累計購買規模超過一百億,成為中國智能投顧市場領先者。招商銀行CIO陳昆德表示,金融科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下一步,招行將加大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最佳客戶體驗銀行,力爭在金融服務體驗上比肩互聯網公司。
最后
Fintech作為金融業下一波發展趨勢,給金融業帶來了新機遇,新技術應用是未來發展核心,另外,因受益于Fintech,螞蟻金服成為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估值高達1500億美元(約1萬億人民幣),把AI等創新技術引入金融服務,成為全球金融科技標桿企業。
利用物聯網、云服務、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來構建一個新服務體系成為共識,以數據驅動,并感知客戶需求,為客戶能提供更加豐富、便利、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使“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戰略得以實現,并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976瀏覽量
139980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10瀏覽量
39207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96瀏覽量
249201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賦能金融科技,智能投顧規模高達萬億美元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anwang,微信公眾號:傳感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