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政策背景與目標
安徽省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推動零碳(近零碳)園區建設的政策文件(如《安徽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細則等)。安科瑞-崔怡蒙152-1675-1208
這些政策的核心要求聚焦于:
1. 能源結構優化:大幅提高園區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等)應用比例。
2. 能效提升:深度挖掘節能潛力,降低單位產值能耗。
3. 碳排放精準管理: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監測、核算、報告與核查體系。
4. 數字化賦能:建設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實現能源流、碳流的可視化、智能化管控。
5. 綠色基礎設施:推廣分布式能源、儲能、智能微電網、充電樁等設施應用。
6. 產業低碳轉型:引導園區內企業采用低碳技術、工藝和設備。
目標:實現園區范圍內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高效化、碳排放管理精細化,最終達到近零或凈零碳排放。
二、 安科瑞EMS3.0系統介紹
安科瑞EMS3.0(企業微電網能效管理平臺)是一款集能效管理、碳管理、智能運維于一體的企業級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它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技術為支撐,具備強大的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展示和優化控制能力,是構建零碳園區數字化基座的核心平臺。
三、 基于安科瑞EMS3.0的零碳園區解決方案
本方案緊扣安徽省零碳園區政策核心要求,充分發揮EMS3.0平臺的綜合優勢,構建“監測-分析-優化-管理-認證”的閉環零碳管理體系。
(二) 核心功能模塊與政策契合點
1. 全景能源監測與計量:
功能:實時監測園區總進線、各變壓器、重要饋線、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充電樁、重點用能企業/建筑的電、水、氣、冷、熱等能源數據,實現分項、分區、分戶精準計量。
契合政策:滿足政策對能源數據“全面感知、精準計量”的要求,為能效分析和碳核算提供堅實數據基礎。
2. 深度能效分析與優化:
功能:
能耗對標分析(同比、環比、行業對標)。
負荷特性分析(峰谷平、需量)。
能效診斷(識別高耗能設備、不合理運行時段)。
節能潛力評估與建議。
需量管理與負荷預測。
契合政策:直接服務于政策“能效提升”核心目標,通過數據分析找出節能空間,指導節能改造和優化運行策略,降低園區整體能耗強度。
3. 分布式光伏智能監控與優化:
功能:
實時監測光伏電站發電量、功率、效率、輻照度、設備狀態。
發電量預測。
發電效率分析與故障告警。
與儲能、負荷協同優化(需結合微網功能)。
契合政策:強力支撐政策“能源結構優化”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要求。通過高效監控和預測,最大化綠電消納,提高自發自用率。
4. 綜合碳排管理平臺:
功能 (EMS3.0核心優勢):
碳盤查:基于實時/歷史能源數據,依據國際國內標準(如ISO14064, GHG Protocol)及地方要求,自動核算范圍1(直接排放)、范圍2(間接排放-電力)碳排放量。支持范圍3(可選)。
碳監測:實時/準實時展示園區及各主體的碳排放強度、總量、趨勢。
碳足跡:可追蹤產品/服務在園區內的碳足跡。
碳預測:基于能源消費預測進行碳排放預測。
碳報告:一鍵生成符合政府監管要求的碳排放報告。
碳配額管理 (前瞻性):為未來可能的碳交易預留接口。
契合政策:精準命中政策“碳排放精準管理”的核心訴求。提供從數據到核算到報告的全流程數字化解決方案,顯著提升管理效率和準確性。
5. 智能微電網協調控制 (可選高級功能):
功能:當園區具備光伏、儲能、可調負荷(如充電樁、空調)、柴油發電機等多元素時,EMS3.0可實現:
經濟運行優化:在電價、發電預測、負荷預測基礎上,優化儲能充放電、柴油機啟停、可調負荷啟停,最小化用能成本。
功率平衡控制:維持微電網內部功率實時平衡,保障供電穩定。
并離網平滑切換。
契合政策:支持政策“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儲能、微網),并顯著提升園區能源自平衡能力、經濟性和韌性,間接促進綠電消納和減排。
6. 充電樁智能管理:
功能:監控充電樁狀態、充電量、費用;支持有序充電(避免對電網造成沖擊)、V2G(車網互動)接口(未來);與光伏、儲能協同優化充電時段(鼓勵綠電充電)。
契合政策:支持園區交通電氣化和綠色基礎設施建設。
7. 智能運維與告警:
功能:設備狀態監測、故障預警與快速定位、工單管理、運行報告生成。
契合政策:保障能源設施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是零碳園區的基礎支撐。
8. 可視化與決策支持:
功能:通過Web/APP/大型監控大屏,直觀展示園區能源流向、碳流圖、關鍵指標(綠電占比、綜合能效、碳強度)、減排成果、對標情況等。提供多維度報表和駕駛艙。
契合政策:滿足政策對“數字化、智慧化”管控的要求,為管理者提供直觀、高效的決策依據。
(三) 實施路徑建議
1. 頂層規劃與診斷:結合園區現狀與零碳目標,制定分階段實施路線圖。利用EMS3.0初步數據進行能源審計和碳盤查摸底。
2. 數字化基座建設:部署傳感器、智能表計、數據網關,搭建通信網絡,完成EMS3.0平臺基礎部署,實現能源流全面數字化。
3. 可再生能源與儲能建設:規劃并建設屋頂/地面光伏、儲能電站等設施,接入EMS3.0平臺監控與優化。
4. 碳管理模塊深化應用:配置碳核算因子,建立園區碳賬戶體系,實現常態化、自動化的碳排放監測、核算與報告。
5. 能效提升項目實施:基于平臺分析結果,實施照明改造、空調節能、電機變頻、余熱利用等節能項目,并在平臺驗證效果。
6. 微電網優化運行 (如適用):在具備條件時,啟用微網協調控制功能,實現源網荷儲動態優化。
7. 持續優化與認證:利用平臺數據進行持續跟蹤、對標、優化。準備相關材料,申請安徽省零碳/近零碳園區認證。
(四) 方案價值
合規達標:高效滿足安徽省零碳園區政策在能源數據監測、能效提升、碳排放精準核算與報告等方面的強制性或引導性要求。
降本增效: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能源成本和運維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綠電最大化:優化光伏運行和儲能調度,提高清潔能源滲透率和自發自用率。
碳排透明可控:實現碳排放的實時可視、精準核算、有效管理,為碳資產管理和交易奠定基礎。
提升韌性:增強園區能源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抗風險能力。
樹立標桿:打造可視化、可驗證的零碳示范園區,提升園區綠色品牌形象和招商吸引力。
決策支持:為園區管理者提供數據驅動的科學決策依據。
四、 結論
安科瑞EMS3.0企業微電網能效管理平臺,以其強大的能源綜合監控、深度能效分析、尤其是內置的領先的碳排管理功能,為安徽省零碳園區建設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數字化底座和核心管理工具。該解決方案能夠有效整合園區分布式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實現碳排放的精準計量與透明化管理,并支持智能微電網優化運行,完全契合安徽省相關政策的核心導向和技術要求。通過部署安科瑞EMS3.0,園區可以系統化、智能化、高效化地推進零碳轉型,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成功打造符合安徽省標準的零碳示范園區。
審核編輯 黃宇
-
EMS
+關注
關注
2文章
413瀏覽量
39469 -
安科瑞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93瀏覽量
33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安科瑞 EMS3.0 賦能零碳園區:能耗管控 + 綠電消納,解鎖碳中和 “最優解”

能耗雙控政策下,安科瑞EMS3.0微電網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如何助力企業高效用能

安科瑞EMS系統接入DeepSeek:AI賦能能源管理,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安科瑞EMS3.0協同光伏、儲能、充電樁等以數據驅動的智慧能源方案,讓園區用電成本直降3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