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邁向智能建筑的進程中,熱舒適自動控制、智能照明、安防增強、能耗精細化管理等系統不斷涌現,并日益高效。然而,這一高度智能化的背后,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復雜性:面對種類繁多、協議各異的設備,如何實現統一、高效的集中管理?
智能建筑時代,設施管理系統的核心價值凸顯
正因系統高度分散,設施管理(Facility Management,以下簡稱FM)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FM通過一個集成平臺集中管理建筑內的各類關鍵系統——如暖通空調(HVAC)、照明、安防、電梯、門禁等,實現多系統的統一監控、調度與分析。
面對快速演進的建筑技術,現代FM系統需具備更高的互操作性、可擴展性以及對未來應用場景的適應能力。
2025 年的設施管理系統應該是什么樣子?
不同于傳統以報警收集和曲線顯示為主的系統,2025年的FM將承擔更加戰略性的職能。它不再是單純的監控工具,而是一個融合多協議、跨設備數據,提供全局視圖的統一業務接口。
這種業務接口可以是動態的可視化界面、交互式建筑平面圖,甚至是三維數字孿生視圖,幫助用戶實現對建筑的直觀操作與高效導航。
這一轉變體現了智能 SCADA(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的發展趨勢——任何采集到的數據,都應能被分析、關聯并轉化為實際行動,如觸發預防性維護、調整設備參數、向運維團隊發送告警等。現代FM系統正成為建筑的“神經中樞”,實現多語言、多協議設備的實時聯動與高效協同。
互操作性的挑戰:一棟建筑,數十種“語言”
現實中的智能建筑并非一張白紙,而是由不同廠商、不同時期安裝的多類設備共同構成。這種“技術多樣性”雖帶來選擇的自由,卻也引發“系統割裂”的風險。
缺乏互操作性將導致FM系統演變成一堆孤立子系統:界面各異、規則不一、彼此無法通信,結果就是SCADA碎片化、關鍵信息丟失、運維學習成本高、操作效率低下。
應對之道,是構建一個能夠統一整合異構系統的FM平臺,實現數據標準化,并通過一個可操作、清晰、統一的界面進行管理。
全景掌控: SCADA 成為統一設施管理的核心引擎
宏集Panorama 正是應對這一挑戰的理想平臺。作為由宏集Codra 開發的工業級 SCADA 平臺,Panorama具備強大的協議兼容能力,能無縫集成多品牌、多代際、多標準的建筑設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數據整合與集中管理。
它可連接各類工業與樓宇自動化協議,與 HVAC、照明、安防、電梯、門禁、BMS 等系統協同工作。所有采集的數據都以自定義圖形界面、交互地圖或場景視圖形式呈現,使得用戶可以在建筑內部實現順暢直觀的操作。
在實際應用中,Panorama 可幫助用戶:
? 快速定位技術告警并識別受影響設備
? 分區域監測能耗,實時調整運行策略
? 實現多個建筑的遠程集中式管理
? 關聯多項技術事件,自動觸發預設響應方案
這一全面的管理方式不僅提升運維效率,降低應急干預頻率,更助力建筑實現節能減排。同時,Panorama 還支持與 BIM 運維平臺、GIS 地理信息系統及物聯網設備聯動,進一步拓展建筑智能化的邊界。
宏集Panorama 的“原生互操作性”和開放性架構,不僅保護了現有設備投資,也確保了系統在未來的可持續演進,避免因技術鎖定而陷入更新困境。
結語
真正的智能建筑,并不是多個系統簡單的堆砌,而是一個可協調、可聯動、可演進的整體。得益于像宏集 Panorama 這樣的平臺支持,現代設施管理不僅能實現設備集成、數據可視,還能助力運營者重新掌握系統主控權——將SCADA從“監控工具”躍升為“技術決策中樞”,服務于能源效率、用戶舒適性與運營連續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宏集 Panorama 平臺在智能樓宇中的具體應用,歡迎聯系我們獲取定制化解決方案與演示資料。
審核編輯 黃宇
-
SCADA
+關注
關注
6文章
282瀏覽量
377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PoE交換機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從智能家居到智慧建筑:NAYOTA LBMS 如何賦能 樹莓派5 實現設備互聯?

安科瑞祝安徽省土木建筑學會24年智能建筑學術年會圓滿成功

傳承 創新 智慧 綠色|2024中國蘇州智能建筑電氣論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