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東華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環網柜作為城市配電網的關鍵節點,其運行可靠性直接影響供電質量。基于脈沖電流法的遠程監控局放傳感器,通過非接觸式檢測技術與物聯網融合,為環網柜狀態感知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一、脈沖電流法的技術優勢
脈沖電流法(PRPD)通過檢測局部放電產生的納秒級脈沖電流信號,實現放電源的定量分析。該方法采用羅氏線圈或高頻電流傳感器耦合放電信號,在頻段內精準捕捉放電特征,測量靈敏度高。相較于傳統檢測手段,脈沖電流法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頻響范圍寬的優勢,特別適用于環網柜復雜電磁環境下的在線監測。

二、遠程監控系統架構
傳感器采用分布式部署方案,在環網柜電纜接頭、開關觸頭等關鍵部位安裝本質安全型探測單元。數據傳輸依托4G/5G通信模塊與LoRaWAN低功耗廣域網,實現井下-地面-云端的三級架構。地面監控平臺運用邊緣計算技術,對TEV信號進行時頻分析,通過小波變換算法提取放電特征,結合設備運行工況構建健康評估模型。
三、智能診斷與預警機制
監測系統內置典型放電模式庫,涵蓋電暈放電、表面放電、內部氣隙放電等常見缺陷類型。通過卷積神經網絡(CNN)算法實現特征匹配,故障識別準確率高。當檢測到異常放電信號時,系統自動生成包含放電強度、發生頻次、定位信息的預警報告,并通過APP推送至運維人員手機端。
四、實驗測試數據
實驗測試數據顯示,部署遠程監控傳感器后,環網柜故障率下降47%,計劃檢修頻次減少62%。監測系統生成的設備健康指數(HI)為狀態檢修提供量化依據,使年度運維成本降低35%。更重要的是,該技術推動運維模式從"人工巡檢"向"遠程監控+精準維護"轉變,單次故障響應時間縮短至15分鐘以內。

五、技術演進與行業趨勢
隨著5G+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局放監測正朝著"多模態感知、自主決策"方向演進。集成激光點云掃描技術的三維建模系統,可實現環網柜結構與放電源的空間精準定位;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使運維人員能在虛擬環境中模擬放電發展過程。這些創新將進一步提升電網運維的智能化水平,為構建自愈型智能配電網奠定技術基礎。
結語:
在配電網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基于脈沖電流法的遠程監控局放傳感器猶如"智能觸角",通過持續的健康監測確保環網柜穩定運行。隨著傳感器精度提升與AI算法優化,這項技術將在保障供電可靠性、推動能源結構轉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城市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7文章
53080瀏覽量
768235 -
遠程監控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97瀏覽量
31220 -
配電網
+關注
關注
4文章
569瀏覽量
303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智能變壓器作為配電網中的中央控制點
智能配電網的功能特征 智能配電網的新形態
湖南銀河電氣ICSA脈沖電流傳感器概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