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芯微在福州舉辦了第九屆開發者大會。作為在硬件行業深耕20年的老工程師,這是我第二次參加他們的生態大會。與傳統x86相關的各種峰會相比,這里的氛圍顯得更加多元、開放、生機勃勃,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新生態正在加速崛起。
一,百花齊放的瑞芯微生態
走進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大會主展廳,碩大的展區分區展示著不同的產品和場景,一臺臺搭載瑞芯微芯片的設備正在展示著它們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機器視覺、服務機器人、工業控制系統、車載智能終端、教育平板、醫療輔助設備、AI邊緣計算模組……這些應用曾經是x86架構的主戰場,而如今,瑞芯微以其ARM架構的靈活性、低功耗和高度集成,正一一攻克這些領域。
過去,做一臺服務機器人控制主板,我們必須使用x86的CPU,加上南北橋、內存、電源管理芯片、外設驅動芯片等,設計復雜且功耗高。而如今,一顆瑞芯微的RK3588就能完成過去需要多顆芯片協作完成的任務,不但成本下降,開發周期也大大縮短。
在機器人展區,我看到了搭載瑞芯微芯片的工業機械臂控制器,支持視覺識別、語音交互和路徑規劃,整個系統運行流暢、響應迅速。工程師介紹說,這得益于RK182x系列的AI協處理器,它能在邊緣設備上運行小型Transformer模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AI推理。
二,從工具鏈到開發者生態的巨大躍遷
除了硬件的驚艷表現,更令我震撼的是瑞芯微背后的軟件生態和開發者社區。在的x86生態,開發者需要處理復雜的BIOS設置與Windows驅動適配,很多關鍵技術環節只能依賴原廠支持,限制了開發的靈活性與效率。
而在今天的瑞芯微生態中,我看到了一整套圍繞ARM芯片構建的開發平臺:從支持主流AI框架的SDK、到對TensorRT、ONNX Runtime的優化支持,從完整的Android定制方案、到支持Linux+ROS的機器人系統。
現在,年輕的工程師用RK系列芯片板卡,自主“擼模型、調系統、燒鏡像、跑算法”。他們不依賴高價授權,不求人定制BIOS,而是借助開源社區與活躍的生態系統,動手解決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用想象力和行動力構建出新的智能硬件解決方案。
瑞芯微與廣大開發者之間建立了良性互動的機制。大會期間,數十家生態合作伙伴展示了基于RK系列芯片開發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從大模型、機器人、AI攝像頭,到智能語音交互板卡、邊緣AI盒子。這種“生機勃勃、百花齊放”的生態局面,令人嘆為觀止。
我曾擔心ARM的世界會不會缺乏工業級的可靠性和支持能力,隨著了解逐漸打破了我的成見。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瑞芯微芯片應用于工控、醫療、車載等對穩定性要求極高的領域,說明ARM架構已經不再只是移動設備的代名詞,而是具備了承擔關鍵任務的能力核心。越來越多的工業領域也接受了瑞芯微,瑞芯微的芯片在行業應用得到了認可。
三,影音媒體領域的傳承與開拓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瑞芯微不就是那個做Mp3、Mp4芯片的公司嗎?的確從Mp3/4到平板電腦,影音是瑞芯微起家的產品,在這條產品線上瑞芯微和開發者一道不斷開拓,不斷涌現出新的應用。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瑞芯微在影音媒體領域的進展。在分會場,我看到了一個基于瑞芯微芯片的智能拍攝系統,可以自動追蹤足球、籃球等20多種運動,甚至實現實時轉播級別的畫面處理。這背后的技術支撐不僅僅是圖像識別和處理,更包括視頻編解碼能力、AI模型推理和算法優化。
作為一個工程師,我知道要在設備端實現這樣復雜的計算工作,是對SoC能力的極大挑戰。而瑞芯微通過深度定制的硬件IP、協處理器集成和軟硬件協同優化,實現了這一目標。這種集成能力與技術突破,需要兼顧價格、體積、功耗等諸多因素,這是在x86架構上難以想象的。
四,RK182x與RK3688:為AI而生
在AI應用方面,瑞芯微的RK182x系列協處理器和即將量產的RK3688芯片是本次大會的亮點。RK182x將AI推理能力從“可用”提升到“可控”,大幅提升邊緣設備處理AI任務的效率,讓大模型不再局限于云端,而能在終端直接部署與運行。這對于像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安防等對延遲極為敏感的應用場景來說,是革命性的。
而RK3688芯片則標志著瑞芯微正式邁入高端計算領域,它采用先進的3D封裝技術,大幅提升性能密度,并且在AI計算單元方面做了增強設計,支持多任務并發、混合推理等應用,預示著在高端邊緣AI市場,瑞芯微已經具備了挑戰國際大廠的實力。
在大會現場,科大訊飛總裁吳曉如也帶來了他們在大模型與智能終端融合方面的成果。他介紹了科大訊飛自研的“星火大模型”,以及搭載瑞芯微芯片的訊飛AI學習機。該學習機通過集成星火大模型的能力,具備類教師級別的互動式輔導水平,能夠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個性化答疑、舉一反三、錯因分析等。瑞芯微芯片出色的AI推理能力、高帶寬低延時的數據處理性能,保障了大模型在終端設備中的高效運行,確保響應及時、體驗自然。這個案例不僅體現了RK芯片在邊緣大模型部署中的應用潛力,也說明具身智能不只是存在于機器人領域,在教育、家庭等場景中,同樣蘊藏著巨大的創新空間與產業價值。
五,從芯到身:具身智能的加速引擎
RK182x與RK3688等新一代的AI芯片具備高帶寬、低延時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強大的AI推理性能,支持大模型的本地部署和毫秒級token輸出,為具身智能的落地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服務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無人機、醫療輔助設備等場景中,這些芯片可以承擔“感知—理解—決策—執行”的完整閉環,顯著減少對云端計算的依賴,實現真正的邊緣智能。
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邊感知、邊理解、邊行動”,而這一切都依賴芯片在物理世界與數字智能之間的高效轉換能力。RK182x和RK3688正是這種能力的代表,它們讓機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命令執行器,而是具有情境判斷和交互能力的智能體。
從產業層面看,這將推動智能終端走向更高的自治級別,催生新一代智能設備的形態。教育、養老、物流、制造、醫療等多個行業將受益于更穩定、更實時、更可控的智能終端系統,真正實現“智能從云端走向每一個物體”。
這不只是芯片的升級,更是人類與機器關系的躍遷。
六,勵民董事長的未來展望
據說每年大會的尾聲,是一個特別的環節——瑞芯微董事長勵民的年度預測。在過去的預測中,勵民董事長不僅準確預測了行業的發展,也像一位武林的盟主發出號召,帶領生態一起攻城略地,為瑞芯微的應用打下一片片疆土,而這里不乏X86曾經丟失的領域。
這次他從宏觀的角度剖析了未來幾年科技發展的主軸:汽車智能化、教育數字化、機器人與無人機的普及、醫療設備的邊緣智能化、以及養老輔助技術的智能進化。這些領域有一個共同的趨勢:算力下沉、AI上端、數據本地處理。可以說,正是瑞芯微所擅長的領域。
勵民的發言讓在場所有人熱血沸騰。他不是在講一個公司的戰略,而是在描繪一個時代的走向。曾經的我認為只有Intel、NVIDIA這樣的公司才能引領技術潮流,而今天,我從一個本土芯片企業看到了同樣的未來感。
七,寫在最后:一個老工程師的感慨
離開大會現場時,我有些感慨。這一天的體驗,不僅僅是一次技術更新的震撼,更像是一次思想上的覺醒。20年前,我對x86架構信仰堅定,而如今在福州,我看到的是一個由ARM主導、瑞芯微領航、開發者共建的全新生態。
這不是一個“替代”的故事,而是一個“創造”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計算的中心不再是某一個架構,而是能否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誰的指令集更強大,而是誰能提供更敏捷、更開放、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科技從未停止演進,而我們,正站在下一波浪潮的起點。
如果你有更好的文章,歡迎投稿!
稿件接收郵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算力魔方?”!
審核編輯 黃宇
-
瑞芯微
+關注
關注
25文章
617瀏覽量
525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