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動化產線到智能座艙,道路險情測試與監測場景激增,數據采集(DAQ) 市場正一路高歌:全球規模預計將從?2025?年的?28?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3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5.9?%。
在眾多平臺中,憑借?PCIe?高速背板與納秒級同步能力的 PXIe 模塊化儀器發展迅速——Grand?View?Research 指出 2025 2030?年模塊化儀器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9.7?%,其中?PXI(e)?平臺已占?44?%?份額;Verified?Market?Reports 則預測?PXI?市場?2026 2033?年年增?8.2?%。
然而,隨著傳感通道、分辨率與實時算法持續攀升,即便背板帶寬可達?8?GB/s,PXIe 機箱在同時承載高速視覺、毫米波雷達與多物理量測點時仍會逼近極限——高速前端接口已成新瓶頸,而千兆以太網憑借通用性、遠距離與可擴展帶寬,正成為打通數據“最后一公里”的首選。
PXIe?數據采集系統是以?PCI?e?高速串行總線為骨干、兼具?PXI?精密觸發與時鐘資源的模塊化儀器平臺:在同一機箱內,背板可為每個外設槽位提供最高?8?GB/s(PCIe?Gen3)點對點帶寬,同時保持?±100?ps 級星形觸發與 100?MHz 差分系統時鐘,實現高速傳輸與納秒級同步的兼得。相較于傳統?PXI(基于并行?PCI,帶寬 132?MB/s)或 cPCI/cPCIe,PXIe 既向下兼容舊板卡,又借助商業 PCIe 生態不斷迭代至?Gen4/Gen5,帶寬與通道密度每 3–4?年翻番。
其“機箱 + 控制器 + 多功能采集卡 + 高速存儲”的樂高式組合,讓研發工程師能在數小時內拼裝出專屬儀器;而背后的軟件定義架構,則支持 LabVIEW、Python、C/C++ 等一鍵調用,使算法驗證、產線測試、遠程監控共享同一套硬件。伴隨傳感器分辨率與采樣率倍增、原始數據驅動 AI 需求爆發,“高速 × 同步” 成為新剛需——這正是 PXIe 在近年 DAQ 市場連續領跑的根本原因。
圖 1 PXIe 數據采集系統正面圖
從總線角度看,CompactPCI(cPCI)仍沿用32bit?33MHz 并行?PCI,單槽峰值帶寬僅132MB/s,且背板沒有專用觸發或時鐘線,多板同步只能靠軟件時間戳。PXI在 cPCI機械結構上新增10?MHz系統時鐘、8?線觸發總線與星形觸發,槽間對齊精度優于±100?ps,大幅提升儀器同步能力,但帶寬仍受并行?PCI?限制。為突破帶寬瓶頸,cPCIe直接將背板總線換成串行?PCI?Express:Gen1×1Lane 即有250MB/s,全長?×16 可達4GB/s,但規格中依舊缺乏硬件觸發/時鐘網,難以滿足高精度同步測量。PXIe則把兩者優勢合而為一——保留 PXI 的觸發與 100?MHz 差分系統時鐘(槽間偏差 ≤?100?ps、抖動 3?ps),同時將背板升級至 PCIe?Gen3?×4,每槽點對點帶寬最高?6?GB/s,整箱聚合可超?24?GB/s。
由此可見,PXI/PXIe 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高帶寬?×?硬件級同步”:10MHz/100MHz 基準、星形觸發與皮秒級抖動確保多通道數據嚴絲合縫,而 PCIe 串行化又讓 PXIe 足以同時承載千兆網絡流、毫米波雷達與高分辨率傳感數據,成為當前高速數采系統的主流骨架。
一套典型?DAQ?系統由機箱與嵌入式控制器/外接主機提供運算能力和基準時鐘,再按需求插入各類采集卡(電壓、溫度、網絡?GigE?等)與高速存儲卡。所有插件板都依托背板總線共享10MHz/100MHz時鐘和多條觸發線,實現多物理量的硬件級同步采樣。在?DAQ?領域,“網卡”不僅是通訊接口,更是一類網絡型采集卡。原因很簡單:工業相機、分布式傳感器、甚至整套測控節點的數據如今都“打包”成以太網幀直接上鏈路,網卡捕獲的就是原生測量數據。例如,GigE?Vision 工業相機已將千兆以太網作為通用接口,可在?IP67?防護外殼下持續輸出高速圖像流,完全遵循 GenICam/GigE?Vision 標準,便于與第三方算法庫即插即用;分布式 I/O 與智能傳感器則大量采用 EtherCAT 或 OPC?UA 遠程模塊,將應變、電壓、溫度等量化數據實時封裝到 UDP/TCP 幀中回傳。
圖 2 PXIe 存儲卡側面圖
與傳統模擬/數字?I/O卡的區別在于,這些網絡采集卡無需本地 ADC---數據本身就是網絡幀,關鍵能力轉向“線速捕獲 + 精確時間戳”。1?GbE?理論帶寬1Gb/s(≈125?MB/s),足以并行承載約?80?路?24 bit/96?kHz 音頻或 4?路無壓縮?1080p60 視覺流;在 PXIe背板?PCIe?Gen3 ×4?6?GB/s 的加持下,網卡與其他高速采集模塊同箱運行也不易堵塞。正因其“遠距離、可擴展、通用協議”的特性,千兆網卡已從 IT 外設升級為 PXIe 數采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高速前端。
度緯 ASMC PXIe 7024 千兆網卡定位于 PXIe 數采系統的“網絡前端”:單卡 3U?PXIe?尺寸(100?mm?×?160?mm,4?HP),在前面板集成 4?個?1?GbE RJ 45 端口,支持 1000/100/10BASE T 自適應,可直接將實驗室或產線測點接入 PXIe 機箱。板載 FPGA 配有 TCP/UDP/IP 校驗和分載與 TCP 分段硬件引擎,線速捕獲仍保持 5?μs 轉發延遲,并通過 PCIe DMA 將幀數據零拷貝推送至背板——與度緯 P2P 存儲卡組合,可連續錄制千兆流而無丟包風險。除基礎流量控制、PXE遠程啟動外,網卡還可選 SM2/SM3/SM4 國密算法加速,滿足國產化或涉密測試要求;全卡自研設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支持 Windows 7/10、Windows?Server、Linux 及銀河麒麟/中標麒麟操作系統,在 0?°C?–?55?°C 環境下長期穩定運行。憑借 “四口千兆+硬件加速+零拷貝直鏈+國產加密” 的差異化能力,ASMC PXIe 7024 為PXIe平臺注入了遠距離、通用而安全的高速采集通道,將網絡型傳感器、GigE?Vision 相機與 EtherCAT 節點無縫納入度緯 DAQ 生態。
度緯科技以?PXIe?機箱為核心,圍繞**“采集?+?分析?+?存儲”**構建出一條完整的?DAQ?生態鏈:電壓、電流、溫度、應變橋、CAN/LIN/FlexRay、A2B?音頻、高速1?GbE/10?GbE 網絡等數十款采集卡,可與ASMC PXIe 8016?P2P直鏈存儲卡(16?TB、>?6?GB/s 連續寫)及統一?DAQ?GUI 無縫拼搭;槽位自識別、能量監控與100?MHz差分時鐘保證多物理量納秒級同步,臺架、整車與產線三大場景一箱打盡。
隨著傳感器數字化、帶寬與距離同步拔高,GigE×PXIe成為打通測控“最后一公里”的理想組合;而度緯千兆網卡與全系?DAQ?模塊的協同,既提供線速捕獲、硬件時間戳,也讓工程師按樂高方式擴展模擬、數字乃至音頻鏈路,實現從采集到存儲、從研發到產線的數據閉環。選擇度緯,即選擇更快、更準、更易擴展的 PXIe 測試未來。
PXIe 采集卡組合圖
度緯科技始終致力于在數據采集領域中實現創新、獨特和可靠的產品方案。我們深知,這些要素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足的基石。正因為如此,我們將創新的靈感來源于客戶的真實應用需求,而非僅僅為了展示華而不實的產品特性。通過不斷優化和提升數據采集方案,度緯科技助力合作伙伴邁向高效精準的未來。歡迎選擇度緯科技(010-64327909),共同開啟數據采集的新篇章。
審核編輯 黃宇
-
以太網
+關注
關注
41文章
5684瀏覽量
176261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40文章
7213瀏覽量
11660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PCIe-8634四口千兆PoE以太網卡的性能與應用分析

AD9574以太網 千兆以太網時鐘發生器技術手冊

串口轉以太網芯片選型指南:2025十大以太網模塊品牌盤點與應用方案解析
MES系統為什么需要數據采集網關
DCS數據采集網關的功能有哪些?DCS數據采集網關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

千兆網卡的概述與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