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漆的防護性能與其成分直接相關,按基礎樹脂類型可分為四大類:丙烯酸、有機硅、聚氨酯和環氧。它們在固化方式、耐溫性、附著力等核心性能上差異顯著,選擇時需結合使用環境和工藝需求 ——就像不同材質的“防護服”,適配不同的“工作場景”。
一、丙烯酸類三防漆
1.固化快:通過溶劑揮發常溫固化,表干30分鐘,完全固化24小時,適合小批量手工噴涂。
2.易維修:可用酒精或香蕉水輕松去除,方便后期元器件更換。?
3.成本低:原材料價格僅為有機硅三防漆的1/3,適合消費電子等低成本需求場景。

二、有機硅三防漆
1.耐高低溫:-60℃~200℃長期穩定,能承受汽車發動機艙的冷熱沖擊。
2.防潮防霉菌強:硅氧鍵的疏水性讓水汽難以滲透,搭配防霉劑后,在熱帶高濕環境(90% RH)可抵御霉菌3年以上。
3.彈性好:固化后伸長率>200%,能跟隨PCB板熱脹冷縮,避免開裂。
三、聚氨酯類三防漆
1.耐化學性突出:能抵抗機油、柴油、工業清洗劑等腐蝕,適合機床控制柜、汽車底盤電子。
2.附著力強:分子中的羥基可與金屬、塑料基材形成氫鍵,在PCB板邊緣的附著力是丙烯酸類的2倍。
3.彈性與硬度平衡:固化后邵氏硬度60~80A,既抗振動又能保護精密引腳。
四、環氧類三防漆
1.絕緣性極強:體積電阻率>101?Ω?cm,擊穿強度>30kV/mm,適合高壓電源模塊。?
2.硬度高:固化后形成三維網狀結構,邵氏硬度>85D,能抵御輕微機械碰撞。?
3.耐濕熱性好:在40℃、95% RH的濕熱箱中放置500小時,絕緣電阻仍保持穩定。
理解這些類型的核心差異,就能避免 “用錯漆”——比如在發動機艙用丙烯酸漆,或在手機主板用環氧漆。正確的選擇,是讓三防漆真正發揮“防潮、防腐蝕、防霉菌”作用的前提。
-
三防漆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7瀏覽量
8722 -
電子防護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9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