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東華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在城市配電網運行中,架空絕緣電纜因環境暴露、機械應力等因素易產生局部放電,而暫態地電壓(TEV)監測技術通過捕捉放電引發的電磁脈沖,實現故障早期預警,為城市電網安全運行提供技術保障。本文從技術原理、系統優勢、應用場景等維度,系統解析該技術的實踐價值。
一、暫態地電壓監測的技術原理
當電纜絕緣層發生局部放電時,產生的電磁波會在金屬屏蔽層或接地系統中激發暫態地電壓信號。TEV傳感器通過非接觸式耦合技術,捕捉3MHz-100MHz頻段的電磁脈沖,檢測靈敏度高。結合時域分析算法,可有效區分局放信號與外界干擾,在復雜電磁環境中實現精準測量。

二、系統核心功能解析
多參數融合監測
采用機器學習算法構建電纜健康狀態模型,實現放電強度、發生頻次、發展趨勢的動態分析。
智能預警機制
基于電纜類型、敷設環境等參數,系統自動生成個性化預警閾值。當監測數據持續偏離基準值時,啟動三級預警體系:藍色提示(潛在風險)、黃色預警(需關注)、紅色警報(立即處理),避免誤報干擾運維決策。
無線自組網設計
采用LoRa低功耗通信技術,傳感器節點自動構建mesh網絡,確保在復雜城市環境中數據傳輸的可靠性。邊緣計算模塊就地處理80%的原始數據,僅傳輸關鍵特征值至云端,降低網絡帶寬需求。
三、典型應用場景
在實驗中,系統可實時監測電纜接頭因老化引發的局放現象。數據顯示,故障預警時間提前,年度非計劃停電減少76%,用電滿意度提升至98.5%。
在新能源光伏并網線路中,系統通過TEV信號分析精準識別電纜絕緣層因熱脹冷縮產生的微小裂紋。用戶反饋顯示,設備維修間隔延長2.1倍,運維成本降低32%,新能源消納能力提升15%。

四、合規性與可靠性保障
產品通過CMA認證,關鍵部件采用雙冗余設計。數據傳輸采用AES-128加密算法,符合《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規定》要求。設備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超過80,000小時,滿足城市電網嚴苛的可靠性標準。
結語
暫態地電壓在線監測技術的應用,標志著城市配電網運維從"被動搶修"向"主動預防"的轉變。通過持續積累的設備健康數據,電網企業可構建預測性維護體系,在降低運維成本的同時,顯著提升供電系統的韌性與可靠性。隨著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電力監測領域將涌現更多創新解決方案,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
電纜
+關注
關注
18文章
2902瀏覽量
56327 -
電網安全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76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纜絕緣在線監測系統應用時是如何進行監測的?
不同電力設備中應用的局放在線監測裝置有什么不同?

電網高壓電纜局部放電在線監測系統:構建智能電網的“感知神經”

智能化環網柜局放監測方案:構建配電網的智慧之眼

構建增量配電網源網荷儲體系,打造能源智慧新生態

礦井電網選擇性絕緣在線監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