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東華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在跨越山川與城市的高空電力走廊中,架空絕緣電纜作為電能傳輸的“空中動脈”,其運行安全直接關系到電網穩定性。局部放電作為電纜絕緣劣化的早期信號,其在線監測技術已成為預防故障、保障供電可靠性的關鍵手段。本文聚焦脈沖電流法在架空電纜局放監測中的技術原理與應用創新,解析這一數字預警方案如何守護空中電力走廊的安全。
技術本質:解碼絕緣劣化的“微弱脈沖”
當架空絕緣電纜因絕緣老化、機械損傷或環境侵蝕產生局部放電時,放電點會形成納秒級的高頻脈沖電流。脈沖電流法通過高頻電流傳感器(HFCT)和超高頻(UHF)傳感器,精準捕捉這一微弱信號:

HFCT傳感器:采用羅格夫斯基線圈結構,鉗裝于電纜接地線,非侵入式感應局放電流,,可檢測電纜本體及附件的放電信號。
UHF傳感器:精準定位電纜接頭或終端的放電源,尤其適用于戶外復雜電磁環境下的信號提取。
脈沖電流的幅值、頻次及相位分布特征,直接反映電纜內部絕緣劣化程度。通過標定試驗,系統可量化視在放電量,為絕緣狀態評估提供數據支撐。
系統構成:從感知到決策的閉環設計
一套完整的局放監測系統包含三層架構,以脈沖電流法為核心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1. 前端感知層:非侵入式部署
HFCT與UHF傳感器陣列:通過磁吸或專用卡具安裝于電纜本體、接頭及終端,無需停電作業即可完成部署。
高頻阻波器:抑制牽引電流、無線通信等外部干擾,確保局放信號純凈傳輸。
2. 數據傳輸層:邊緣計算與通信
4G/5G無線傳輸:將加密后的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云平臺,支持斷點續傳與數據壓縮,降低網絡負載。
邊緣計算模塊:在本地對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包括數字濾波、小波變換去噪及特征提取,減少云端計算壓力。
3. 分析決策層:智能診斷與預警
脈沖信號分析:基于IEC60270標準,通過統計脈沖幅值、頻次及相位分布,構建設備健康指數模型。
分級預警機制:當監測值超過閾值時,自動觸發三級預警(注意、異常、故障),并推送包含放電源位置、放電類型及嚴重程度的診斷報告。
技術優勢:從被動巡檢到主動預防的跨越
傳統人工巡檢依賴定期檢測,存在時效性差、漏檢風險高等局限。脈沖電流法監測系統實現三大突破:

全天候監測:7×24小時持續采集數據,捕捉人工巡檢難以發現的間歇性放電,靈敏度可達5pC。
數據驅動決策:積累的設備運行數據可形成健康檔案,為電纜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數據支撐,預測絕緣剩余壽命。
技術演進:適應戶外場景的差異化升級
針對架空電纜高暴露、長距離、強電磁干擾等特點,監測系統需具備三大核心能力:
抗干擾能力:采用頻域開窗與小波變換技術,抑制牽引電流、無線通信等復雜電磁干擾,提升信噪比至20dB以上。
多參數融合:集成溫度、濕度、振動等傳感器,構建設備狀態全景畫像,通過多物理量關聯分析區分外部干擾與真實放電信號。
邊緣協同計算:在本地部署輕量化AI模型,實現數據就地預處理,減少傳輸帶寬需求,同時支持與云平臺的協同分析。
結語:構建空中電力走廊的“數字預警網”
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架空絕緣電纜局放監測系統正從“單一監測工具”升級為“智能運維樞紐”。通過脈沖電流法的技術迭代與場景深耕,其將為高空電力走廊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堅實保障,助力中國電網這張“國家名片”持續領跑全球。
-
電纜
+關注
關注
18文章
2897瀏覽量
56251 -
監測系統
+關注
關注
8文章
2884瀏覽量
82520 -
電流法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78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局放測量儀的選型指南
常規電力變壓器局放檢測的現狀與新技術
局放帶電檢測
脈沖電流技術
脈沖電流對電路有什么影響
電纜局部放電類型及局放在線監測裝置的應用
高壓電纜局放在線監測裝置:電纜缺陷檢測神器!線路運維好幫手
脈沖電流局部放電監測傳感器:電力設備絕緣的“偵察尖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