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ay檢測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應用于工業領域以來,憑借其在微米范圍內對材料缺陷分析的高精度優勢,逐漸成為無損檢測領域的重要技術手段。隨著電子產品的微小化以及對元部件可靠性要求的不斷提高,X-Ray檢測技術在材料無損檢測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并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其應用范圍也在持續拓展。
X-Ray檢測的基本原理
微焦點X-Ray檢測的核心原理是利用X射線穿透待檢樣品,并在圖像探測器上形成放大的X光圖像。
圖像的質量主要由分辨率和對比度兩個關鍵因素決定。
成像系統的分辨率,即圖像的清晰度,主要取決于X射線源的焦斑大小、X光路的幾何放大率以及探測器像素的大小。
微焦點X光管的焦斑可以小至幾個微米,X光路的幾何放大率可達到10~2500倍,而探測器像素的尺寸可小到幾十微米。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微焦點X-Ray檢測能夠在高放大率下實現微米范圍內的清晰成像。
成像系統的對比度則取決于圖像探測器的探測效率、電子學系統的信噪比以及合適的X射線能量。
目前,一般的X射線成像技術能夠獲得優于1%的對比度,這使得微焦點X-Ray檢測能夠有效區分材料內部的微小差異,從而實現對材料缺陷的精準檢測。金鑒實驗室在進行試驗時,嚴格遵循相關標準操作,確保每一個測試環節都精準無誤地符合標準要求。
微焦點X射線管的結構與原理
- 傳統X射線管:毫米級焦斑,成像模糊。
微焦點管:電子經磁透鏡聚焦為微米級焦斑,實現高倍放大下的清晰成像。
X射線探測器的發展與應用
1. 膠片探測器
缺點:一次性、高成本、耗時、化學污染。
2. 數字成像技術
優勢:快速、低成本、可存儲、無化學廢物,支持放大與自動分析。
3. 技術演進
熒光屏(1895年):早期模擬成像,靈敏度低。
影像增強器(1950年代):模擬信號放大,用于非關鍵工業場景。
數字射線成像(DR):
①線性二極管陣列:靈活尺寸,但高速掃描精度受限。
②CR(計算機射線成像):可重復使用的光感屏,需中間讀取步驟。
③平板探測器(非晶硅/非晶硒):大尺寸、高分辨率,前者速度快,后者精度高。
④CMOS線性陣列:高分辨率,速度介于非晶硅與非晶硒之間。
數字X射線成像技術的發展歷程
- 1895年:倫琴發現X射線,早期用于醫學與工業檢測(如鍋爐)。
- 1950年代前:膠片為主,操作繁瑣。
- 1950年代:影像增強器實現實時模擬成像。
- 1980年代:CR技術實現數字化,但非實時。
- 1990年代后:數字平板技術(非晶硅/硒、CMOS)取代膠片,高效、高精度。
目前,非晶硒和非晶硅是主流數字平板技術,前者空間分辨率高,后者成像速度快。此外,CMOS X射線平板技術也具高能量耐受性和高分辨率等優勢。
X射線技術的案例
案例:MiniLED倒裝芯片焊接缺陷檢測
委托單位送測MiniLED燈珠進行X-RAY檢測,排查倒裝芯片是否存在焊接缺陷,結果顯示芯片焊接存在空洞異常,其中負極焊盤的空洞比正極更為顯著。

結論
微焦點X-Ray檢測技術憑借其高分辨率和高對比度的優勢,在材料無損檢測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革新,微焦點X-Ray檢測技術將在更多工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提供有力支持。
-
檢測
+關注
關注
5文章
4647瀏覽量
92937 -
工業
+關注
關注
3文章
2091瀏覽量
48013 -
x-ray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3瀏覽量
138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X-ray檢測非破壞性分析
請問X-ray能做什么事?
X-Ray檢測設備在SMT封裝檢測中的應用
X-Ray檢測設備在芯片檢測中的應用
X-Ray無損檢測設備有哪些特點?
什么是X-Ray射線檢測設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