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印象中,高光譜相機是一種大型、復雜、通常需要配合無人機或載車平臺使用的專業設備。但隨著光學技術與微型電子系統的發展,越來越多小型高光譜相機出現在科研和行業應用中,甚至有人在背包里就能裝下一整套系統。
問題來了——小型化之后,這類設備還能用來干嘛?它的便攜性帶來了哪些優勢?又是否會犧牲測量精度和光譜分辨率?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一、小型高光譜相機能做什么?
高光譜成像的最大優勢在于:能“看見”人眼看不見的光譜信息。每個像素都有一組光譜曲線,這使得它在材料識別、病害檢測、成分分析等領域具備天然優勢。那么小型版本是否只是“玩具”級別的存在?并不是。
1. 野外調查和環境監測
小型高光譜設備尤其適合野外場景,例如森林健康監測、水體污染檢測、礦物識別等。傳統設備動輒十幾公斤、需要電源供給,而小型設備可背負、手持甚至掛載在小型無人機上,實現“走到哪兒測到哪兒”。
2. 農業精準種植
在農業領域,小型設備可用于對葉片進行近距離光譜分析,監測植物氮素、水分含量或病蟲害等。尤其適合科研試驗田、溫室種植等場景,省去了大型平臺的搭建和調試過程。
3. 文物保護與藝術品分析
文博單位常常需要對畫作、壁畫進行非接觸式分析,小型高光譜設備的輕便性正好滿足這種“既不能碰也不能久待”的精細需求。通過表面光譜反射信息判斷材料老化、顏料成分等,避免了破壞性取樣。
4. 實驗室與教學
高校或研究機構在教學和初步實驗階段,也會傾向于使用體積小、成本低、操作方便的設備。雖然參數上比不上實驗室級大型設備,但足夠應對基礎訓練和演示目的。
二、便攜與精度:如何權衡?
說實話,小型高光譜相機最大的賣點確實是“便攜”,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在精度和參數上毫無作為。只是,這中間存在一些“妥協”和“選擇”。
1. 光譜范圍和分辨率的取舍
高精度往往意味著更多通道、更高分辨率和更寬的光譜范圍。但這也意味著更大的探測器、更高的功耗、更復雜的熱控系統。小型設備通常在400–1000nm的可見–近紅外范圍內進行優化,分辨率維持在10–15nm的水平。對于很多實際應用來說,這已經“夠用了”。
2. 成像方式的限制
小型高光譜設備多采用推掃式、點掃式或線掃式成像。推掃與點掃方式在移動過程中容易受抖動影響,精度略有下降;線掃需要穩定平臺配合,室外使用門檻稍高。但設計得當的設備,配合三腳架或穩定器,仍然能獲得非常清晰的光譜立方數據。
3. 信噪比與光學系統的優化
在光學設計上,小型設備通常犧牲了一部分光通量來保證體積,但通過優化濾光片、采用高靈敏度探測器等手段,依然可以獲得可接受的信噪比。只要不是要求極端精度的科學研究,一般場景都能滿足。
三、什么時候選小型設備,什么時候別湊合?
如果你的應用場景是戶外野外頻繁移動、對極高分辨率沒有硬性要求,或者實驗教學入門,小型高光譜相機是不錯的選擇。它可以幫你快速完成現場采樣、判斷物質特征,或者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光譜分析思維。
但如果你的目標是高精度化學定量分析、需要覆蓋短波紅外甚至中紅外波段,或者涉及遙感數據與大數據對比分析,那么小型設備可能不太夠用,建議還是選擇大型、高性能的系統。
歡迎關注萊森光學,了解更多光譜知識。 萊森光學(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光機電一體化集成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我們專注于光譜傳感和光電應用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審核編輯 黃宇
-
相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475瀏覽量
54728 -
高光譜
+關注
關注
0文章
426瀏覽量
103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高光譜相機是如何在生產線上發現“肉眼看不見”的問題?
高光譜相機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LED屏檢、PCB板缺陷檢測
高光譜相機在農業監測中的應用
高光譜相機在防火材料研究與應用

高光譜相機在礦石分選中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