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農民往往憑借經驗判斷作物生長需求,灌溉、施肥缺乏精準性,導致水資源浪費、土壤板結、作物產量與品質難以提升等問題。加之氣候變化無常,極端天氣頻發,給農業生產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傳統農業亟需技術革新。而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為農業發展繪制出一幅精準、高效、智能的全新圖景,藍蜂則是這幅圖景的重要繪制者。?
藍蜂在智慧農業領域不斷探索創新,打造出一系列貼合實際需求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在大田種植場景中,藍蜂云邊協同方案發揮著關鍵作用。藍蜂邊緣計算網關實時監測傳感器數據包括土壤濕度、溫度、酸堿度及氮、磷、鉀等養分含量,農戶通過藍蜂云聯物通 APP,可隨時隨地查看土壤墑情數據。幫助管理人員能結合作物生長階段、氣象數據,智能推薦精準灌溉與施肥方案。在某萬畝小麥種植基地,應用藍蜂方案后,通過滴灌系統與精準施肥技術,灌溉用水減少了 30%,化肥使用量降低 25%,而小麥產量卻提升了 15%,且小麥蛋白質含量等品質指標也顯著提高。?
在溫室大棚環境控制方面,藍蜂構建了一套高度智能化的系統。該系統集成了溫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溫濕度等多種環境傳感器,配合藍蜂邊緣計算網關實現智能控制,可根據作物生長需求自動調節通風、遮陽、補光、灌溉等設備。例如,當檢測到棚內溫度過高、光照過強時,系統會自動開啟遮陽網、啟動風機進行降溫通風;當二氧化碳濃度不足時,自動釋放二氧化碳氣體。即使農戶身處異地,也能通過手機遠程查看大棚環境數據,并手動控制設備。在一次突發暴雨天氣中,農戶通過手機及時關閉大棚通風口,避免了雨水倒灌,保障了作物安全。?
在智能養殖領域,藍蜂同樣成果顯著。以生豬養殖為例,在養殖舍安裝溫濕度、氨氣濃度、硫化氫濃度等環境傳感器,藍蜂邊緣計算網關實時監測養殖環境質量。同時,為每頭生豬佩戴智能耳標,耳標內置 RFID 芯片與傳感器,可實時采集生豬的體溫、運動量等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系統能夠判斷生豬的健康狀況與生長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向養殖戶發出預警。此外,系統還能根據生豬生長階段與體重,自動調整飼料投喂量,實現精準飼喂。某大型生豬養殖場引入藍蜂智能養殖系統后,生豬出欄率提高了 10%,料肉比降低了 12%,養殖成本大幅下降。?
藍蜂始終秉持“科技興農,助力鄉村振興” 的理念,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為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的智能管理服務,推動農業從 “靠天吃飯” 向 “智慧管控” 轉變,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讓智慧農業的新圖景更加絢麗多彩。
審核編輯 黃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64瀏覽量
392935 -
智慧農業
+關注
關注
4文章
820瀏覽量
205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