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無人機巡檢系統讓電站運維更簡單
光伏電站傳統巡檢的痛點
1、效率低,成本高
一個100MW的光伏電站,組件數量超過200萬塊。人工巡檢需要工人背著工具包,逐塊檢查組件,一天只能檢查2000-3000塊。如果遇到山地電站或屋頂電站,爬坡、登高的時間更長,效率更低。算下來,全面巡檢一次可能需要幾十人干半個月,人工成本高。
2、缺陷發現難,漏檢率高
人工檢查主要靠肉眼,但光伏組件的很多問題“藏得深”:比如組件內部的隱裂、熱斑,從表面根本看不出來;背板劃傷、邊框松動等問題,站在地面或爬上屋頂也容易忽略。行業數據顯示,人工巡檢的漏檢率高達40%-60%,很多問題要等到發電量明顯下降甚至組件報廢才發現。
3、高空作業風險大
屋頂電站、山地電站的組件往往安裝在2-10米甚至更高的位置,工人需要踩著梯子或腳手架檢查,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傷。據統計,光伏行業每年因巡檢導致的高空墜落事故占安全事故的30%以上,安全風險居高不下。
4、數據記錄亂,問題難追蹤
人工巡檢通常用紙筆記錄問題,或者拍幾張照片存檔。但組件位置靠“大概區域”描述,后續維修時很難精準定位;照片沒有統一命名和分類,時間長了就混在一起,想回頭查某個問題時無從下手。
無人機光伏巡檢是什么?
無人機光伏巡檢系統,就是用無人機代替人工爬屋頂,用AI算法代替人眼檢查,快速、精準地找出光伏組件的所有問題。
1、系統組成:無人機+多模態傳感器+AI大腦
無人機:工業級多旋翼無人機,自帶RTK厘米級定位,能在復雜地形穩定飛行,還能自動避開障礙物。
多模態傳感器:搭載高清可見光攝像頭和紅外熱成像儀,一次飛行可同時采集組件的外觀和溫度數據。
AI分析平臺:無人機拍回的照片和視頻,會自動上傳到云端AI平臺。平臺用深度學習算法,快速識別出隱裂、熱板、污漬、遮擋等多種常見問題,并標注出具體位置。
2、工作流程:一鍵起飛+自動巡航+AI分析+生成報告
一鍵起飛:在平臺上設置巡檢范圍,無人機自動規劃航線,工作人員只需點擊開始,無人機就會按設定路線飛行。
自動巡檢:無人機飛到組件上方,用可見光攝像頭拍高清照片,用紅外熱像儀拍溫度分布圖。
AI分析:飛完一圈,數據自動回傳云端。AI平臺快速完成分析,把所有問題分類,并在三維地圖上標出具體位置。
生成報告:平臺會自動生成一份專業巡檢報告,包括問題數量、位置、嚴重程度等。
無人機光伏巡檢系統的優勢:
1、省人:原來需要幾十人干半個月的活,現在1-2個人操作無人機,1-2天就能完成。
2、省時間:從爬屋頂檢查變成無人機飛一圈,單次巡檢時間從半個月縮短到1-2天。
3、更精準:AI算法能發現肉眼看不到的問題,減少電站發電量損失。
4、更安全:巡檢人員不用再爬高上低,避免了高空墜落風險。
本文由陜西廣合通軟件開發小編整理發布。
審核編輯 黃宇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1文章
10862瀏覽量
187129 -
光伏電站
+關注
關注
5文章
705瀏覽量
27863 -
巡檢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6瀏覽量
153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