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復雜設備控制系統的開發中,為不同角色的使用者(如操作員、管理員、維護人員)設計合適的交互界面至關重要,這便是人機界面(HMI)的核心任務。
HMI形式多樣,從緊湊的嵌入式LCD屏到大型工業觸摸屏,乃至支持遠程操作的Web或App界面,其設計質量直接影響設備的易用性、效率和安全性。
需求定義:成功的基石
敏捷開發模式在HMI設計中頗為流行,通過迭代沖刺推進需求、設計和實現??缏毮軋F隊在此過程中發掘需求、獲取反饋并調整功能。盡管靈活,此方法在受監管行業(如醫療、部分工業控制) 常被禁止,且易導致最終產品偏離初衷,甚至陷入無休止的修改循環。
在實踐中,尤其在涉及用戶安全與嚴格合規的領域(例如我們的智能凈飲機HMI方案),更傾向于結構化的線性開發流程。 核心需求在項目初期即明確界定。

雖然開發中允許對部分需求進行審慎調整(如發現某些性能參數設定過于嚴苛,適度放寬不影響核心目標且能降低實現難度),但需求變更的比例被嚴格控制。這種方法顯著提升了項目的可預測性,有效避免了進度延誤和預算超支的風險,為項目各方提供了確定性保障。
厘清關鍵問題
當HMI設計方向明確(通過內部評審或借助外部專家),且主要需求被確認為清晰、無歧義且可行后,開發啟動前還需解決一系列關鍵問題:
團隊構建與協作: 如何組建高效團隊并確保順暢溝通?
任務規劃與分配: 如何分解工作并合理分配?
需求追蹤與驗證: 如何確保每個需求都得到實現和測試?
系統集成: HMI如何與底層控制系統、云端平臺或其他子系統無縫集成?(例如,在浮思特的智能空調控制器HMI方案中,需確保其與多種空調主機協議、物聯網平臺及用戶App的穩定交互。)
最終驗證: 如何全面確認系統滿足所有預期?
工具選擇: 采用哪些版本控制、協作及測試工具?
不可忽視的核心要素
HMI開發中,以下方面必須貫穿始終:
長期可用性: 解決方案如何保障未來多年的維護與支持(如10年+)?
安全性: 涵蓋用戶認證、權限管理、防范外部攻擊(如注入、跨站腳本)等。
數據合規性: 敏感數據(如用戶偏好、設備狀態、操作日志)的加密存儲、傳輸與訪問控制,必須符合相關法規(如GDPR、行業特定規范)。這在浮思特智能凈飲機HMI方案中是重中之重,涉及飲水安全和用戶隱私。
維護與升級: 定義固件/軟件更新機制(誰執行、如何授權、如何追蹤版本)。
文檔與配置管理: 投入資源建立完善的文檔體系和產品配置管理(PCM)流程是確保長期可維護性的關鍵。
測試!測試!再測試!
用戶測試是開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敏捷開發中最值得借鑒的理念。它不僅是驗證需求符合性的手段,更是確認系統能否真正為用戶帶來預期價值的關鍵,從而完成整體設計的有效性驗證。
系統化的測試管理至關重要,需要預先規劃測試用例并定義評估HMI效能(如任務完成時間、錯誤率、用戶滿意度)的量化指標。
邁向生產部署
HMI的最終部署需要周密的計劃,包括:
用戶文檔與培訓: 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和維護手冊。
支持體系: 部署后建立有效的支持渠道(如幫助臺、在線知識庫)。
更新與維護流程: 明確熱修復、版本更新的發布和安裝機制。
問題響應機制: 制定產品發布后缺陷處理的預案。
在項目早期就規劃好這些環節,能最大程度降低部署風險和后續運維成本。
關注總體擁有成本(TCO)
HMI的長期維護與持續演進是TCO的重要組成部分,遠不止于初期研發投入。產品生命周期內的預算分配(研發 vs. 維護 vs. 升級)是一項關鍵的戰略決策,需綜合考慮產量規模、行業成熟度(對產品迭代的容忍度)以及組織的財務規劃。
浮思特在服務客戶時,無論是面向消費端的智能空調控制器HMI,還是商用領域的智能凈飲機HMI,都強調在項目啟動階段就與客戶充分溝通并達成對TCO預期的共識。 任何技術項目在啟動前,都應確保在戰略層面(包括TCO管理)達成清晰一致。

開發一個優秀的HMI是系統工程,需要嚴謹的方法論、對細節的關注以及對長期價值的考量。通過明確的需求管理、結構化的開發流程、對核心要素(尤其是安全與合規)的持續關注、充分的測試驗證以及周全的部署與維護規劃,才能打造出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穩定可靠且具有長期生命力的HMI解決方案。浮思特在智能家電及設備控制領域的HMI開發實踐中,始終秉持這些原則,致力于為客戶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149文章
19655瀏覽量
317299 -
人機界面
+關注
關注
5文章
544瀏覽量
44931 -
HMI
+關注
關注
9文章
636瀏覽量
499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什么是人機界面(HMI)?
hmi人機界面包括什么_hmi人機界面設計

人機界面HMI的8大知識點匯總

何為工業自動控制系統中的人機界面設備
人機界面(HMI)的典型應用

SCADA系統的人機界面介紹

什么是人機界面?
人機界面的應用
人機界面集成框架
人機界面應具備的特性是什么
互聯世界中的人機界面 (HMI) 和網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