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位機通信技術全景解析
在工業控制與自動化系統中,上位機(監控/管理端)與下位機(PLC/儀表/執行器)的可靠通信是系統核心。通信方式可分為有線與無線兩大類,各有適用場景與技術特點。
一、有線通信方案
1. 串行通信
原理:單端不平衡傳輸,邏輯電平與電壓直接映射("1":-3~-15V;"0":+3~+15V)。
特點:
點對點拓撲(1:1連接)
短距離(≤15米)
低速(典型波特率9.6~115.2kbps)
抗干擾能力弱
應用:工控機連接HMI面板、單片機調試等短距場景。
原理:差分平衡傳輸,邏輯由A/B線電壓差判定(A>B:"1";A
特點:
多點拓撲(1:N連接,支持32節點)
長距離(1200米@100kbps)
高速(最高10Mbps)
強抗共模干擾
應用:工業現場總線(連接多臺PLC、智能儀表),如DCS系統、能源計量網絡。
2. 以太網通信
原理:基于TCP/IP協議棧,數據封裝為IP包(含源/目的地址、端口號)。
特點:
高速帶寬(100Mbps~10Gbps)
支持復雜拓撲(星型/環網)
協議豐富(Modbus TCP、OPC UA、Profinet)
易擴展至互聯網
應用:
實時控制:運動控制器與IO模塊通信
廣域監控:SCADA系統遠程站接入
數據集成:MES/ERP系統對接設備層
二、無線通信方案
1. WiFi(IEEE 802.11)
原理:基于AP組網,CSMA/CA沖突避免機制,2.4G/5G頻段傳輸。
特點:
中高速率(150Mbps~1Gbps)
中距離(室內50m,室外100m+)
支持漫游與高密度接入
應用:
移動設備:AGV調度系統、手持終端
布線困難區:老舊廠房改造、大型罐區監測
2. 藍牙(Bluetooth)
原理:2.4GHz FHSS跳頻,主從架構(Piconet)。
特點:
低功耗(BLE模式)
短距離(Class 1:100m;Class 2:10m)
即插即用配對
應用:
傳感器數據采集(溫濕度、振動)
便攜設備交互:工控手持機與PLC參數配置
3. ZigBee(IEEE 802.15.4)
原理:Mesh自組網,協調器+路由器+終端三級架構。
特點:
超低功耗(電池壽命數年)
大容量網絡(65k+節點)
高可靠性(AES-128加密+ACK重傳)
應用:
工業傳感網絡:工廠環境監測(溫濕度/氣體)
設備狀態監控:分布式電機群溫度采集
審核編輯 黃宇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40文章
7170瀏覽量
116470 -
下位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96瀏覽量
19167 -
上位機
+關注
關注
1文章
5瀏覽量
26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工程師崩潰瞬間:上位機與PLC通信失敗?3分鐘快速診斷攻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