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處理器架構領域,ARM與RISC-V是兩個備受關注的體系。ZLG致遠電子在推出ARM核心版后,又推出了基于RISC-V的MR6450核心版,這引發了人們對這兩種架構差異的深入探討。
?ARM與RISC-V
ARM是一種精簡指令集(RISC),以該指令集為基礎的處理器通常被稱為ARM芯片,它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而RISC-V也是精簡指令集,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并行計算機實驗室設計開發的基于RISC原理的開放標準指令集,目前是第五版,故稱RISC-V。那兩者有什么不一樣呢?
1. 版權與授權
ARM:有版權,使用ARM指令集的SOC必須獲得ARM公司授權,并支付版稅。
RISC-V:開放、無版稅和使用限制,與Linux操作系統類似,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
2. 生態系統成熟度
ARM:經過多年發展,生態系統非常成熟,軟件生態完善,工具鏈和操作系統支持豐富。
RISC-V:目前處于早期快速發展階段,軟件生態特別是操作系統支持有待進一步提升,但發展迅速,吸引了眾多芯片設計廠商和軟件開發者加入。
近年來,RISC-V的發展呈現出異軍突起的態勢。其開放性和免費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生態系統不斷壯大,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不斷變化,RISC-V有望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并逐步完善其軟件生態,與ARM架構形成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
?MR6450核心板
MR6450系列核心板是ZLG致遠電子推出的首款RISC-V核心板,基于先楫半導體的HPM6450IVM1開發,主頻高,支持高速數據處理能力,具有豐富的通信接口,適合于工業控制、儀器儀表、電機控制等應用場合。核心特點:
- 單核32位 RISC-V 處理器,816MHz主頻,高于9000 CoreMark和4500以上的DMIPS性能,支持雙精度浮點運算、DSP擴展及硬件圖形加速,內置大容量片上SRAM 2MB;
- 板載8MB/32MB SDRAM,8MB QSPI Flash;
- 支持2.4GHz WiFi 及Bluetooth 4.2;
- 雙千兆以太網,iperf測試帶寬大于900Mbps,也可配置成百兆模式;
- 支持IEEE 1588 PTP規范,時間同步精度可達17ns;
- 四路CANFD接口,最高速率可達8Mbps;
- 多種通信接口:15路UART,4路SPI,4路I2C;
- 雙路高速USB2.0,內置PHY;
- 4個PWM定時器,調制精度可達2.5ns,3個12位ADC,1個16位ADC。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352瀏覽量
377543 -
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383瀏覽量
84178 -
RISC-V
+關注
關注
46文章
2572瀏覽量
4882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