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寒武紀發布的神經網絡處理器(NPU)讓我們見證了這家初創公司的技術實力,2018年5月3日,據上證報消息,寒武紀將于5月3日在上海發布其首款云端智能處理器芯片,這是公司繼2016年發布首款終端AI處理器芯片布局移動端后,又開啟的云端戰略。
AI獨角獸企業融資,最近又出現重大突破。5月3日上午9點,國內AI獨角獸企業、人形機器人研發企業優必選科技宣布完成由騰訊領投的8.2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刷新了4月9日國內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獲單輪融資6億美元的最高紀錄,本輪融資后,優必選的估值也將達50億美金,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創企。
優必選C輪融資8.2億 市場估值創新高
5月3日上午9點,國內AI獨角獸企業、人形機器人研發企業優必選科技宣布完成由騰訊領投的8.2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刷新了4月9日國內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獲單輪融資6億美元的最高紀錄,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工商銀行、海爾、民生證券、澳洲電信(Telstra)、居然之家、泰國正大集團、民生銀行、宜信集團、中廣核、鐵投集團、松禾資本等跟投,優必選B輪領投方鼎暉資本追加投資。本輪融資后,優必選的估值也將達50億美金,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創企。
騰訊作為優必選本輪融資的領投方,此前已與優必選在產品層面達成了密切合作。2017年12月,優必選聯合騰訊云小微發布了智能教育娛樂人形機器人Qrobot Alpha,這款產品也是騰訊云小微接入的首款人形機器人。今年2月,優必選聯手騰訊叮當助手推出個性化智能教育機器人Alpha Ebot,深度結合了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性能與騰訊叮當助手的高質、完整、開放的人工智能服務與交互能力。優必選創始人兼CEO周劍表示,未來優必選將與騰訊合作推出更多產品。雙方在AI層面也將展開深入合作,并圍繞著人形機器人這一智能終端共同打造服務與內容生態。
周劍表示:“優必選C輪融資不僅僅是財務融資,而是新一輪的戰略融資。公司基于戰略層面的考量引入投資方,并最終選擇了能夠對優必選未來的商業化布局,包括B2B和B2C生態的布局帶來價值的投資者。“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三個方面,包括研發、市場及品牌拓展和優秀人才的引進。研發方面,優必選未來將加大對大型人形機器人的投入,并深入人形機器人驅動伺服、步態運動控制算法、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研發;市場及品牌拓展方面,優必選將進一步加快全球化的市場布局,并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人才方面,優必選將繼續開展國際先進人才引進計劃。目前,公司已陸續引入了多位國際頂尖人才。
成立于2012年的優必選目前已推出消費級人形機器人Alpha系列、STEM教育智能編程機器人Jimu、智能云平臺商用服務機器人Cruzr、與迪士尼合作的星球大戰第一軍團沖鋒隊員機器人、雙足機器人Walker等多款產品,在人形機器人驅動伺服、步態運動控制算法、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情感識別、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等領域達到國際領先研發水平。
寒武紀將推出云端智能處理器芯片
5月2日上證報消息,寒武紀將于5月3日在上海發布其首款云端智能處理器芯片,這是公司繼2016年發布首款終端AI處理器芯片布局移動端后,又開啟的云端戰略。
面向云端的高性能智能處理器“寒武紀MLU100”和“寒武紀MLU200”。這兩款芯片主要服務于服務器端的智能處理需求,分別偏重于推理和訓練兩個用途。有別于“神經網絡處理器”(NPU)的常見稱呼,寒武紀科技的這系列產品線使用全新的命名“機器學習處理器”(MLU)。這顯示產品將全面支持多樣化的機器學習應用,而不僅僅是常見的深度學習。
從2009年僅有7人的初創課題小組,發展至初具規模的30人實驗室,再進而演變為50人、300人的產業化公司,歷經九年時間,寒武紀把AI芯片從學術想法轉化為普惠大眾的產品,自身也躋身為全球最大的AI芯片初創公司。寒武紀是全球第一個成功流片并擁有成熟產品的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紀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入選世界互聯網大會評選的十五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
融資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6瀏覽量
21972 -
寒武紀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99瀏覽量
74329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83瀏覽量
35904 -
優必選
+關注
關注
1文章
91瀏覽量
137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寒武紀3000億市值與GPU廠商密集IPO,AI芯片正是當打之年

寒武紀基于思元370芯片的MLU370-X8 智能加速卡產品手冊詳解

寒武紀一季度營收大漲4230% 凈利潤3.55億 扭虧為盈
寒武紀增資全資子公司上海寒武紀
寒武紀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
億鑄科技榮登2024創業邦100未來獨角獸榜單
億鑄科技榮登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單
主線科技榮登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單
連續3年!路凱智行榮登中國潛在獨角獸榜單

實力登榜!廣域銘島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