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電子產品日益集成化、小型化的趨勢下,MDDESD(靜電二極管)防護設計變得至關重要。除了元器件選型,PCB的布線與布局也是影響ESD抗擾性能的關鍵因素。作為FAE,本文將結合實戰經驗,分享一些降低ESD風險的PCB布線與布局技巧。
一、ESD路徑最短優先原則
ESD是一種高頻、瞬態干擾,它往往會選擇阻抗最小的路徑泄放。因此,在布線時,必須確保ESD電流能快速、低阻地流入地網或TVS二極管。將TVS管盡量靠近I/O接口放置,并使其連接地端的路徑最短且粗,能夠大幅度降低因電感耦合引發的電壓尖峰。
二、輸入輸出分離與關鍵器件保護
在接口信號進入主芯片之前,務必預留一定的保護緩沖區。可在接口與芯片之間布設TVS管、共模電感、電阻隔離等器件,同時布線時避免高頻信號線與電源線、敏感模擬線并行走線,以防止感應耦合。此外,敏感器件如MCU、通信芯片,應遠離外部接口,避免直接暴露在ESD路徑中。
三、地層完整性與多點接地設計
良好的地層設計是有效疏導ESD電流的基礎。確保地平面連續,不應有狹窄頸部或中斷,避免形成回流路徑受限區域。對高速接口、射頻器件,建議采用多點接地或屏蔽接地,將ESD噪聲快速引入地層,降低其對主系統的影響。
四、I/O接口屏蔽與外殼接地
對于暴露在外的接口(如USB、HDMI、以太網等),建議搭配金屬屏蔽罩或金屬殼連接至機殼地(Chassis GND)。在PCB設計中預留接地過孔,使用“π”型濾波結構引入金屬外殼或導電泡棉等結構件,可以有效將ESD電流分流至機殼,從而保護內部電路。
五、布線對稱、避免閉環
不對稱或不均勻布線容易導致電流密度集中,形成局部熱點,降低抗擾性。布線應盡量對稱,避免形成閉環路徑,否則容易形成感應回路,引入額外EMI和靜電耦合。
MDDESD防護不僅是元件的選型問題,更是系統級抗干擾能力的體現。通過優化PCB布局布線,提升靜電泄放通道的效率,可有效降低電路因靜電擊穿導致的損壞風險,提升產品的EMC性能與長期可靠性。在設計之初就引入這些防護理念,遠比后期補救來得經濟高效。
-
ESD
+關注
關注
49文章
2264瀏覽量
175062 -
PCB布局
+關注
關注
9文章
189瀏覽量
28166 -
抗干擾設計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瀏覽量
116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PCB的抗干擾設計
PCB設計布線布局原則和抗干擾措施
PCB設計布局布線原則和抗干擾措施
怎么做才能降低電磁輻射的干擾?
射頻PCB電路板的抗干擾設計
PCB布局布線的抗ESD設計方案
如何才能降低噪聲與電磁干擾有什么小竅門

如何使用好的PCB布線指南提高汽車電源的性能降低電磁輻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