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從感知智能邁向認知智能的進程中,空間智能正成為下一代AI的核心能力。無論是機器人對動態環境的自主交互,還是自動駕駛車輛對復雜路況的實時理解,其本質都需要機器像人類一樣感知、理解和決策物理世界。而實現這一能力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機器與世界互動的問題。
AI細分分為計算機視覺,語音處理,自然語言理解三個大方面。ChatGPT聚焦是在語言智能方面。ChatGPT解決的是1%的問題,還有99%的問題是要用計算機視覺的空間智能去解決的。而空間智能的實現依賴于三大核心計算需求:
1.高并發實時感知
需同時處理多路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的海量數據,并在毫秒級完成物體檢測、深度估計、語義分割等任務。
2.三維空間建模
通過VSLAM(視覺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點云處理等技術,實時重建動態環境的三維結構,要求算力兼具高精度與低功耗。
3.異構計算架構
傳統CPU/GPU難以兼顧能效比與實時性,需專為視覺算法優化的異構計算單元(如NPU、DSP、幾何加速引擎)。
這些需求對芯片提出了嚴苛要求:高算力密度、低延遲、超低功耗,以及針對計算機視覺的硬件級優化。而實現這一能力的關鍵,在于專用化的高性能算力支撐——這正是肇觀電子以視覺處理器芯片(Vision Processing Unit, VPU)為核心所打造的硬件基座。
作為空間智能的“神經中樞”,肇觀電子的VPU芯片和相機模組已成功賦能多個空間智能落地場景,包括服務于工業和商用的移動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等,實現厘米級定位與動態障礙物預測,賦予機器人精準避障與路徑規劃的能力;
隨著具身智能等技術的爆發,空間智能將成為人機交互的新范式。肇觀電子以VPU芯片為支點,不僅提供了高性能的硬件基座,更通過“芯片-算法-場景”的垂直整合,推動空間智能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商用。在這一浪潮中,肇觀電子正重新定義機器感知世界的邊界。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2文章
29421瀏覽量
21132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4001瀏覽量
27509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4文章
48599瀏覽量
245987 -
肇觀電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2772
原文標題:當機器睜開"三維之眼":空間智能芯片如何重塑AI的視覺大腦?
文章出處:【微信號:肇觀電子NextVPU,微信公眾號:肇觀電子NextVPU】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肇觀電子發布智能自主防護傳感器IOCAMERA-M1

支持實時物體識別的視覺人工智能微處理器RZ/V2MA數據手冊

AgiBot World Colosseo:構建通用機器人智能的規模化數據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