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產業鏈由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組成。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向L3/L4級快速演進,算力需求激增與硬件小型化的矛盾日益凸顯。
智能駕駛系統的可靠性高度依賴硬件性能,尤其是激光雷達、傳感器融合模塊和高性能計算芯片的穩定運行。這些硬件在提供強大算力的同時,也帶來了顯著的熱管理挑戰。
熱界面材料助力智駕系統高效散熱
智能駕駛控制器集成了高性能處理器、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能夠實時處理來自激光雷達、攝像頭和雷達的大量數據。這種高集成度和高算力的特性使其在運行過程中產生顯著的熱負荷。
為了應對智能駕駛控制器系統散熱問題,鑫澈提供多種導熱產品組合,包括液態填隙材料、導熱墊片等。
導熱界面材料
導熱凝膠:
高性能型號可達10W/m·K
垂流性好、抗振動和沖擊能力強,適合車載振動環境
適應不同點膠設備,實現自動化應用
高導熱相變材料:
低接觸熱阻,長期穩定性高
支持預成型片材,適合自動化生產
導熱墊片:
安裝便捷性、抗振可靠性和多功能集成(超軟、低揮發、絕緣、低介電等)能力,是自動駕駛系統散熱設計的優選方案
電磁干擾(EMI)的挑戰與破局之道
吸波&屏蔽材料
智能駕駛技術的可靠性不僅依賴算法與算力,更需直面一個無形卻致命的挑戰——電磁干擾(EMI)。
隨著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5G/V2X模塊等高精度傳感器與通信設備的密集集成,車內電磁環境復雜度呈指數級上升。相鄰毫米波雷達的交叉干擾、通信模塊的高頻輻射、域控制器的信號串擾等問題也隨之愈發突出。
屏蔽材料通過有效吸收或反射電磁波,減少外部和內部電磁干擾,為自動駕駛系統構建了一個穩定的電磁環境。
吸波材料
具有高頻吸收能力能夠吸收并轉換電磁能量,減少反射造成的干擾。可以將吸波材料與電磁屏蔽材料相結合,全面解決電磁兼容問題。
導電彈性體襯墊
銀銅、銀玻、鎳碳等不同材質,可以實現縫隙的氣密性和電磁密封。
FIP導電膠
導電顆粒的種類有:銀/鎳、銀/銅、銀/鋁、鎳/石墨等,不同的導電粒子具有不同的屏蔽效能。適應自動化程序,可滿足高精度操作要求。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4文章
16955瀏覽量
182770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4文章
2772瀏覽量
49653 -
導熱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0瀏覽量
13258
原文標題:鑫澈導熱屏蔽一體化方案,保障智能駕駛系統高可靠運行
文章出處:【微信號:szxinche,微信公眾號:蘇州鑫澈電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