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SpaceX 的星鏈衛星開始像智能手機一樣通過軟件更新實現衛星功能的在軌重構,當 7600 顆星鏈衛星通過云端編排實現自主組網,一個顛覆航天工業的技術邏輯正在向所有高端裝備領域蔓延——軟件正在重新定義物理世界的運行規則。這場由“軟件定義”引發的變革,正在讓中國高端裝備的發展邁向全新的臺階。
“軟件定義”已是必然趨勢
傳統裝備開發困境:現有的工業裝備絕大多數都是 “硬件綁定功能” 的,升級功能就必須更換設備,定制周期通常大于 6 個月。
行業需求迅速增長:工業裝備面臨的新場景需求年增 200%,相對應的硬件迭代周期可能超過 3 年。
“軟件定義”技術體系的核心
“軟件定義”的核心是以動態開放架構、云原生和軟件工廠為核心驅動力,打破傳統設備硬件與功能緊密耦合的模式,實現功能靈活定制、動態擴展與智能優化。在軟件定義技術體系中,軟件如同“大腦”,掌控著設備的感知、決策與執行流程,硬件則成為軟件指令的忠實執行者,二者通過標準化接口協同工作,構建起高度靈活的系統架構。
三大要素
01 動態開放架構
動態開放架構是信息世界的智能交通樞紐,讓復雜軟件系統內部,實現高速高可靠的互聯互通,解耦傳統業務架構對硬件的依賴,實現系統動態互聯接入、按需重構擴展。????
動態開放架構是實現軟件定義的前置條件,是實現軟件模塊化、靈活定制、快速迭代升級等功能的基礎,包含容器、微服務和軟總線等核心技術。
02 云原生
假設復雜軟件系統是一艘集裝箱船,容器化的軟件相當于船上的標準集裝箱,云原生就是碼頭上的自動化吊機,可將集裝箱按照設計要求隨意組合、擺放。
云原生是軟件定義的自動化管理方法論,為大型裝備中的容器提供調度編排和自動化部署能力,包含容器化部署、容器化安裝、編排管理、抗毀容災、彈性化等核心技術。??
03 軟件工廠
軟件工廠相當于軟件開發的現代化智能流水線,能將代碼、工具、流程等開發要素轉化為標準化、可復用的“零部件”,通過自動化流水線實現軟件的高效組裝與批量生產。
軟件工廠是軟件定義的工業化生產管理平臺,通過提供資源池化、工具鏈集成、流程標準化等能力,確保開發活動可追溯、可協作、可優化。包含規模自動化、產品完整生命周期的持續開發、自動化軟件測試等核心技術。
翼輝“軟件定義”技術體系
翼輝軟件技術體系是國內最早的原創”軟件定義“技術體系。翼輝信息在深入理解大型裝備研制需求與發展趨勢的基礎上,于 2019 年底開始研制,歷時三年于 2022 年推出滿足未來軟件定義裝備需求的技術體系及系列產品,包括:VSOA 分布式軟總線、ECS 實時容器、ECSM 邊緣容器編排技術、ECMP 容器云管理平臺 和 翼輝軟件工廠。該技術體系完全覆蓋軟件定義的三大要素:動態開放架構、云原生和軟件工廠,相關技術體系并非開源軟件拼湊,完全由翼輝自主研發,沒有卡脖子風險,支持全部國產處理器,且整套架構完全支持私有化部署,全面滿足強實時、跨平臺、快速迭代開發等需求。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117瀏覽量
88903 -
星鏈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924 -
翼輝信息
+關注
關注
1文章
21瀏覽量
324
原文標題:縮短 70% 迭代周期|從星鏈到國產高端裝備,我們如何用「軟件定義」打破邊界?
文章出處:【微信號:翼輝信息,微信公眾號:翼輝信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芯翼信息科技將出席ISSCC 2025會議
中汽中心赴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走訪交流
翼輝信息邀您相約2024第四屆工控大會
北斗星通旗下真點科技亮相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展覽會
翼輝信息與南航產教融合開啟新篇章
軒轅智駕紅外感知智駕系統助力吉利翼真L380上市
翼輝信息獲評證券時報2024年度高成長企業
RISC-V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有哪些場景?
高鴻信安與翼輝信息完成產品兼容互認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