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Yole Group
半導體對于原始設備制造商(OEM)而言變得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是現代汽車中各種電子功能的核心支持。
為了確保在電氣化和自動駕駛轉型中的競爭力,主機廠(OEM)正深入上游供應鏈,持續向關鍵的汽車半導體器件進行投資。Yole Group 的分析師楊宇及 Pierrick Boulay 從宏觀角度出發,為您揭示 OEM 在汽車半導體領域的戰略全景。
根據最新發布的《Semiconductor Trends in Automotive 2024》報告,Yole Group 預計,該市場將在未來數年持續強勁增長,從 2023 年的 520 億美元增至 2029 年的 970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 11%。OEM 正在積極布局,抓住這一發展機遇。
OEM 深入汽車半導體上游是近年來涌現出的新趨勢。過去,他們很少涉足該領域。但新冠疫情誘發了這一轉變,供應鏈中斷迫使部分汽車制造商削減產量,甚至生產缺少某些芯片的車輛。因此,OEM 現在更加注重供應鏈的韌性,并開始自研甚至自產芯片,以替代第三方供應商的產品。
Yole Group 也深入分析了這一重要趨勢,其推出的 CCC 模型(Car、Chip、Confine)旨在幫助 OEM 制定精準的汽車半導體戰略,助力主機廠獲得必要的競爭力。
圖片來源:Semiconductor Trends in Automotive 2024 - Yole Intelligence
中國汽車制造商全面投資汽車半導體
大多數日本和歐洲的OEM在轉型過程中采取較為傳統的方式,依賴現有的供應鏈合作模式。一些企業雖然在積累相關知識,但在投資方面相對保守。其中唯一的例外是豐田,通過子公司,實現了近乎完整的垂直整合戰略。
美國的汽車制造商在半導體領域則較為多元化。福特采取傳統策略,特斯拉的投資布局顯示出高度的選擇性,而通用汽車則主要依賴于旗下 Cruise 公司在全自動駕駛的投入,觸及多種半導體技術。
在快速電氣化的推動下,中國汽車制造商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無論在廣度(Car 維度)還是在深度(Chip 維度)上,都顯得獨樹一幟。這些投資使其可以明顯加快開發速度。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相比,中國OEM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參與程度更深,覆蓋的技術范圍也更廣。
圖片來源:Semiconductor Trends in Automotive 2024 - Yole Intelligence
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轉發僅為更大范圍傳播。 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聯系郵箱:viviz@actintl.com.hk, 電話:0755-25988573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94瀏覽量
440657 -
OEM
+關注
關注
4文章
408瀏覽量
51626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13瀏覽量
39986 -
汽車
+關注
關注
15文章
3856瀏覽量
395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車時代電氣與奇瑞汽車供應鏈技術共創交流日活動圓滿收官
保隆科技再次榮登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榜
祝賀! | 同星智能TSMaster軟件項目斬獲“2025中國汽車供應鏈創新成果”獎

媒體專訪 | 思瑞浦全國產供應鏈汽車芯片,助力汽車智駕平權

北斗智聯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天馬微電子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DEKRA德凱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保隆科技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ESG生態伙伴獎
利用Minitab應對供應鏈中斷問題
東風汽車亮相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Allegro亮相奇瑞-埃戈羅供應鏈技術共創交流日
天馬榮獲2024金輯獎“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
經緯恒潤榮獲2024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創新成果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