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領先的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蜂巢能源(SVOLT),計劃于2025年1月關閉其歐洲業務,此舉標志著在貿易爭端加劇及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的背景下,中國公司正逐步縮減其海外業務版圖。
據內部消息透露,蜂巢能源將終止其歐洲子公司及德國分公司的運營活動,具體裁員人數尚未公開。這一決定發生在該公司原本意圖在德國推進電池生產計劃的關鍵時刻,其中一家工廠的建設計劃已被取消,而另外兩家則面臨延期或法律障礙。
多個因素共同促使了蜂巢能源關閉歐洲業務的決定,包括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低迷表現以及公司面臨的持續財務壓力。因此,該公司將解除與歐洲所有員工的雇傭關系,部分德國員工已收到轉崗至中國總部的邀請,但具體受影響員工數量尚未明確。
早在2020年,蜂巢能源曾宣布計劃在德國薩爾州投資高達20億歐元(約合20.1億美元),建設兩家電池工廠,預計創造2000個就業崗位。同時,該公司已與Stellantis達成協議,計劃從2025年起供應電池單元。然而,由于主要客戶的流失、關稅威脅以及當地抗議活動等因素,這些計劃已遭遇重重困難。
具體而言,蜂巢能源已放棄在德國東部勃蘭登堡州建設電池工廠的計劃,而薩爾州的工廠建設也面臨延期和法律挑戰。目前,該公司在薩爾州的另一家工廠雖已投產,但據稱已全面停止在德國的生產活動。
蜂巢能源的遭遇并非個例。今年以來,已有包括長城汽車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因業績不佳而縮減在歐洲的業務。例如,長城汽車于今年8月關閉了位于慕尼黑的歐洲總部,并解雇了所有100名員工;寧德時代也放棄了在德國擴建電池工廠的計劃。
隨著歐洲加征關稅,中國制造商在歐洲市場面臨更大的挑戰。同時,歐洲新車銷量尤其是電動汽車銷量的下滑,也給中國制造商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據數據顯示,今年8月,歐盟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8%,其中德國下降28%;電動汽車市場份額更是同比下降44%。
作為長城汽車旗下的子公司,蜂巢能源自2018年成立以來,一直難以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中實現盈利。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累計虧損44億元人民幣(約合6.18億美元)。盡管曾嘗試在上交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但最終未能成功。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360瀏覽量
233985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953瀏覽量
1337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