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蓮霧科技有限公司傳來喜訊,其旗下的WAPI溫濕度傳感器、WAPI液位傳感器以及WAPI傳感器變送器成功通過了WAPI產業聯盟嚴格的無線局域網鑒別與保密基礎機構(WAPI)互通性、完整性及功能測試。
此次測試依據了最新發布的WAPI功能測試項(2024年3月版)進行,確保了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均符合行業標準和用戶需求。經過一系列精細的測試流程后,WAPI產業聯盟為這些產品出具了正式的測試報告,標志著廣州蓮霧科技在無線局域網安全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次測試的成功,不僅彰顯了廣州蓮霧科技在傳感器技術領域的專業實力,也為其進一步拓展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3008瀏覽量
767438 -
變送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1421瀏覽量
924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HC-Z系列激光位移傳感器產品手冊
這份資料是無錫泓川科技的 HC-Z 系列激光位移傳感器產品手冊,主要介紹該系列傳感器的型號、特點、參數等內容,以下是具體介紹:產品概述
發表于 06-28 17:06
?0次下載
泓川科技LTH系列萬分二線性度高精度高速激光位移傳感器產品手冊
這份資料是無錫泓川科技有限公司的 LTH 系列高精度激光位移傳感器產品手冊,主要介紹該系列傳感器的型號、特點、規格等內容,以下是具體介紹:產品
發表于 06-28 16:24
?0次下載
HCM系列國產激光位移傳感器產品手冊
這份資料是無錫泓川科技有限公司的 HCM 系列激光位移傳感器產品手冊,聚焦于該系列傳感器的介紹,涵蓋產品特性、型號規格、應用場景等多方面內容
發表于 06-28 15:50
?0次下載
復雜材質檢測:海伯森HPS-LC 系列線光譜共焦傳感器
、3C電子產品的微小精密組件,以及半導體元器件等復雜材料,HPS-LC系列傳感器均能實現亞微米級的高精度3D檢測。光譜共焦測量通過使用特殊透鏡,延長不同顏色光的焦點光

復雜材質檢測:海伯森HPS-LC 系列線光譜共焦傳感器
、3C電子產品的微小精密組件,以及半導體元器件等復雜材料,HPS-LC系列傳感器均能實現亞微米級的高精度3D檢測。光譜共焦測量通過使用特殊透鏡,延長不同顏色光的焦點光

復雜材質檢測:海伯森HPS-LC 系列線光譜共焦傳感器
、3C電子產品的微小精密組件,以及半導體元器件等復雜材料,HPS-LC系列傳感器均能實現亞微米級的高精度3D檢測。光譜共焦測量通過使用特殊透鏡,延長不同顏色光的焦點光

英國DDS推出小型封裝電化學氣體傳感器
封裝尺寸為14*14mm,厚度更是僅有8.2mm,體積小巧卻性能卓越。Dcel系列傳感器本體高度為10mm,直徑為20mm,相較于傳統的四系產品,Dcel系列更加小巧輕便,同時能夠兼容標準四系的客戶電路板,便于集成與應用。而Mc
兆芯開先KX-7000處理器賦能升騰D410 2桌面終端產品
基于開先KX-7000系列處理器,升騰可謂是“多路出擊”,在推出P410 2桌面終端、W410 2桌面一體機兩款新品的同時,針對云終端產品線也快速響應,帶來了全新升級的D410 2桌面
光纖傳感器的測試與校準方法
光纖傳感器因其獨特的優勢在多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為了確保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必須進行嚴格的測試與校準。 測試前的準備 設備檢查 :確保所有測試設備,包括光纖
芯森電子AN1V系列傳感器助力華南分布式光伏儲能項目,提升系統效率與安全性
在華南地區,隨著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儲能電池電流檢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作為國內領先的傳感器制造商,芯森電子憑借其AN1V系列傳感器,在多個分布式光伏儲能項目
YBOX系列|杰和科技全系列云終端產品介紹(一)
杰和科技致力于為各行各業打造高性能、穩定可靠的云終端產品,為此我們研發出多個云終端產品線。
云終端產品線提供多樣化的硬件配置選擇,涵蓋多種處理器架構、內存容量、存儲設備和接口類型

微型拉壓力傳感器—中航電測機器人用系列傳感器
提供有力支持。靈巧機械手L24C系列線性執行結構BM24F系列高可靠性-微型拉壓力傳感器設計堅固耐用,能夠在長時間、高強度的使用條件下保持性能穩定。產品采用的自補

巍泰技術成為「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SIA)」會員單位
2024年8月5日,經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SIA)(簡稱「聯盟」)秘書處審核、聯盟常務理事會同意,巍泰技術(武漢)有限公司通過會員單

如何保障后臺與終端產品之間數據安全交互
隨著互聯網、智能終端等相關行業的飛速發展,對終端產品遠程控制的需求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普遍。如何保障后臺與終端產品之間數據安全交互、不被篡改、不被盜取成為產品安全性的主要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