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全國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孫澤洲近日表示,中國擬于2030年前后實行火星樣本采集回收。然而,執行采樣返回工作存在兩大挑戰,其一是在火星表面獲取樣品后起飛上升,其二則是完成軌道內兩目標間的交匯及樣品轉移。孫澤洲表示,目前已具備相關技術基礎,但探測器的智能化要求嚴格。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國深空探測任務規劃,其中包括:嫦娥六號將于2025年左右執行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七號預計著陸于月球南極,實施飛躍探測,嫦娥八號則將與嫦娥七號共同構成月球科研站基礎設施;此外,未來10-15年內,我國還將嘗試火星和小行星采樣、以及木星、天王星等行星探測,最終探測器將探訪太陽系邊緣地帶。
具體來說,嫦娥六號(原計劃2025年發射,現計劃于今明兩年實施)需進行月球極地區域的著陸和采樣返回試驗,以檢驗月基導航高精度著陸技術;嫦娥七號(2026年發射)將于2026年啟動,對月球極區進行詳細勘測,研究其地質構造、物質成分和空間環境;嫦娥八號(2030年前發射)任務主要是在月球開展科研站核心指令技術實驗,并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基礎設施。
同時,天問二號(2025年前后發射)計劃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飛、附著、取樣返回和主帶彗星繞飛,為前沿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數據和樣本;天問三號(2030年前后發射)主要負責火星采樣回收和深入研究火星著陸區域的形態、物質構成和形成演化等問題;而天問四號(2030年前后發射)將計劃實現木星系環繞和天王星抵達,這將有助于加深我們對于木星系和行星際科學探索的認識。
-
探測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4瀏覽量
20568 -
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96瀏覽量
74101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087瀏覽量
568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全固態電池預計2027年開始裝車 2030年可以實現量產化應用
計劃的采樣頻率是2.56mhz,計劃采用dsp+外部ad的方案,請問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采樣芯片比較合理?
將ADS1294用于數據采集,偶爾出現實際采樣率與設定采樣率之間存在3%的固定偏差,為什么?
豐田汽車計劃2030年前在華年產至少250萬輛
TDA2030如何是將一個小電壓小電流信號放大的?
日本計劃2030年前自研不可破解的量子加密技術
SpaceX計劃2年內將向火星發射5艘無人飛船
2030年全球AR設備出貨量將達2550萬臺
將Gerber/ODB++制造數據返回PCB

2030年,自動駕駛傳感器市場將高達235億美元
2024-2030 全球及中國晶體和振蕩器行業研究及十五五規劃分析報告(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