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新綸新材公告,預期今年度歸母凈虧損8至9億元人民幣,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2.3億大幅縮水;且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也將達到同樣水平,上年同期則是虧損12.5億。盡管營收預計增長,從9.8億元上升至6.5至7.5億元,但仍無法扭轉凈利嚴重下滑的局面。
對于業績下滑原因,新綸新材解釋道:
1.公司致力于推動新材料業務,而壓縮非材料類業務,導致營業收入疲軟。
2.全球市場價格震蕩以及市場競爭策略的調整均使毛利率承壓。
3.在審慎態度下,公司對年末資產進行了減值評估,導致資產貶值損失。
4.同時,依據會計準則,公司對遞延所得稅資產進行調整,對凈利潤產生影響。
此外,雖然新能源材料業務抓住了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機遇,通過多種措施成功進入國內領先新能源車企供應鏈,并且實現大批量供應。光電材料業務也穩步發展,持續研發、積累工藝技術,助力產品在國內主流廠商得到驗證,核心產品已成功切入國內外主流終端廠商和屏廠供應鏈。然而,新材料業務收入僅占三季度總營收的77.85%,這反映了公司新材料轉型策略還需要更多時間來鞏固成果。
-
新能源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641瀏覽量
24487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99瀏覽量
39676 -
光電材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31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價超170億元,霍尼韋爾收購英國百年巨頭核心業務
中興通訊25年一季報:AI創新驅動,營收同比增7.8% 第二曲線占比超35%

芯聯集成2024年業績快報:車載等四大業務協同發力,驅動公司大幅減虧
賽力斯預計營收達1442-1467億元
我國軟件業務收入穩健增長
AMD數據中心業務收入超越Intel
索理德完成A輪超億元融資,加速高性能鋰電新材料布局
小米上半年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64億元
芯聯集成202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營收約為28.80億元,EBITDA同比增長約178.45%
需求強勁,訂單大量轉化為收入,國產AI IP企業季度營收環比大增九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