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緯鋰能1月15日披露公告,公司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與Aksa簽署諒解備忘錄。
億緯動力與Aksa擬在土耳其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的建立旨在從事電池模組、戶外柜、集裝箱的生產、營銷和銷售,以及在土耳其(當地)作為工程總包方實施執行儲能系統項目。
億緯鋰能表示,諒解備忘錄的簽訂有利于雙方充分整合優勢資源、協同互補,促進公司海外業務順利推進,是公司完善全球化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
01 電池企業“搶灘”新市場
作為連接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近些年土耳其成為企業布局的新選擇。
2021年9月,孚能科技與土耳其電動汽車公司TOGG成立合資公司SIRO,該公司將為TOGG旗下全系產品研發動力電池。
2023年2月,LG新能源、福特汽車和土耳其Ko?控股公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將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并在土耳其安卡拉附近建設新電池工廠。
2023年6月,創維汽車和土耳其Uluba?lar集團同意在土耳其合資開設電池廠,生產具有800V+4C超級快速充電技術架構的電池。
事實上,電池企業強化在土耳其的布局不僅是為了滿足當地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了輻射歐洲市場。
據土耳其TRT通訊社報道,2023年1-11月土耳其電動汽車的銷量為6.01萬輛,占市場份額的7.1%,同比增長10倍。
雖然增長十分迅速,但現階段其電動汽車市場占比仍舊低于歐洲主流市場。
路透社報道的數據來看,與土耳其相比,同期歐洲電動汽車銷量占新乘用車總銷量的比例達到了49.1%,其中11月單月電動汽車銷量占比更是達到了50.5%。
短短幾年間,歐洲已成為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最高的市場之一。
動力市場方面:歐洲汽車強國在加速推進電動化,歐洲也成為了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成為我國電池產業鏈企業發展中新的增量。
儲能市場方面:歐洲能源結構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進程不斷推,2022年歐洲市場戶儲新增裝機量約5.7GWh,在全球市場占比高達36.4%,現成為全球第二大戶儲市場。 布局落子歐洲市場成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發力海外的必由之路。
02 行業迎來末位淘汰制
電池企業發力海外的背后,是國內電池行業愈發白熱化的競爭。
從近兩年整體趨勢來看,國內的電池廠商數量依舊處于逐年減少的狀態。
數據顯示,2020年-2023年我國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裝機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分別72家、58家、57家、52家,且企業名單較為固定,幾乎沒有純粹的新玩家進入,行業在逐步進入末位淘汰階段。
為此,不少鋰電企業急于在海外尋找出路。
而相較于國內市場,海外滲透率仍有極大的提升空間,這將有助于國內電池企業打開新的市場增量,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紅海競爭。
在全球化市場布局方面,我國電池企業或通過海外設廠,或通過合資、收購、戰略聯盟等方式向上下游縱深,加速國際化。
寧德時代:現已在全球設立13大基地,其中海外兩個基地分別位于德國埃爾福特和匈牙利德布勒森。此外,寧德時代還計劃于福特在美國合作建立工廠,目前這一項目正在推進中。
中創新航:持續加快產能、資本、知識產權、市場、供應鏈等多維度的海外布局,2022年與葡萄牙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標志著中創新航歐洲產業基地落戶葡萄牙。
億緯鋰能:已先后在美國、德國等地區設立了銷售公司及辦公室,并宣布在匈牙利及馬來西亞建設生產基地,具有“全球制造、全球交付、全球服務”的能力。
不過當前歐盟步步為營的碳足跡“綠色壁壘”直接提高了電池企業進入歐洲市場的要求,將倒逼鋰電行業提質增效,海外市場難以成為尾部企業手中的“稻草”,落后產能仍將面臨出清淘汰。
審核編輯:劉清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427瀏覽量
234602 -
電池充電
+關注
關注
9文章
468瀏覽量
74981 -
電池模組
+關注
關注
3文章
63瀏覽量
10081 -
億緯鋰能
+關注
關注
2文章
303瀏覽量
5516
原文標題:億緯鋰能官宣落子!鋰電開啟末位淘汰
文章出處:【微信號:dcgyw2018,微信公眾號:電池工業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億緯鋰能沈陽基地正式投產運營
億緯鋰能馬來西亞工廠設備進場儀式圓滿舉行
億緯鋰能榮獲小鵬汽車“與鵬同行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