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手機等移動設備包含的sensor越來越多,傳統應用在sensor上的I2C/SPI接口的局限性也越來越明顯,典型的缺陷如下:
劃重點
01 雖然I2C是一種2線接口,但是往往此類device需要額外增加一條中斷INT信號線,其次也不支持多主多從的情況
02 sensor等設備的增加,對控制總線的速度和功耗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
03 I2C不支持熱插拔,如果設備在連接著突然斷了,再次接入協議會影響繼續通訊,熱拔插是需要主設備恢復從設備的狀態,這個情況就影響了低功耗,比如某些傳感器在這一時刻需要進入低功耗模式,進入沉睡,那么此時喚醒就會導致無法繼續正常工作
01 I+I2C=I3C:這個附加的“I”是什么?
I+I2C=I3C:這個附加的“I”是什么?
MIPI 聯盟2018年發布了 I3C(全稱是Improved Inter-Integrated Circuit bus)總線規范的第 1
版,是對長期存在的 I2C 和 SPI 協議的改進。與 I2C/SPI 相比,I3C
提供更高的數據速率、更低的功耗和附加功能,例如動態地址分配、主機加入、帶內中斷。I2C新增的“I”內容有哪些?
劃重點
1占用更少的硬件資源,引腳數更少,只需兩根數據線->SDA與SCL
2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à(V1.0 HDR-TSP37.5Mbps V1.1.1 HDR-BT 97Mbps)
3更低的功耗
4支持帶內中斷(IBI,In-Band Intterupt)
5支持熱連接(Hot-Join)
6支持動態分配地址(DDA,Dynamic Address Assignment)
7支持主機切換(Secondary Master Fuction)
8支持CCC指令(CCC,Common Command Code)
9多種可選工作模式(SDRHDR-DDRHDR-TSLHDR-TSP等等)
10......
02I3C支持設備的具體類型有
劃重點
01 I3C主設備 SDR-only master
02 I3C secondary MASTER
SDR-only secondary master(注意是slave of main master,級相較主設備而言是從設備
03 I3C 從設備 SDR only slave
04 I2C slave
03 I3C VERSUS I2C
VERSUS
1、上面左圖I2C系統也僅需兩個數據線但是Slave無法主動與Master通訊,需要Master不斷的對Slave進行輪詢訪問
2、右圖加上中斷信號后,解決了Slave無法主動與Master通訊問題,只是同時也多占用了Master N個引腳
3、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在傳統的I2C接口設備中包含了太多的I/0口了,將之(I2C/SPI)替換成I3C之后可以節省很大部分的信號線(省去了中斷信號的一根線EINT,若取代SPI,可以省的更多)的開銷,在布局布線時也更方便
-
接口
+關注
關注
33文章
8924瀏覽量
153161 -
SPI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771瀏覽量
94581 -
I2C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529瀏覽量
126928 -
i3c
+關注
關注
1文章
31瀏覽量
50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從I2C升級革新到I3C,I3C能否取代傳統接口?
Gowin I3C SDR IP的參考設計
Gowin I3C SDR IP參考設計
基于MIPI I3C規范從I2C無縫連接I3C的關鍵優點

I3C協議規范的詳細內容

I3C Introduction是什么意思

I2C和I3C的區別有哪些

什么是I3C接口 I3C和SPI接口有什么區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