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電子時報》報道,由于美國對半導體的限制規定和日本、荷蘭對半導體制造設備的出口限制,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制造業發展將趨緩。中國的半導體設備進口從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呈現減少趨勢。
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進口情況:
據國際貿易中心(itc)稱,到2022年,中國國內半導體制造設備的貿易逆差將超過271億美元。同年,中國進口了311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其中日本、美國、韓國、荷蘭、臺灣、新加坡占全體進口量的90%。其中,日本是中國最大的設備進口國,約占進口總量的30%。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進口總額347.2億美元,同比下降15.3%。出口總額41.2億美元,同比增長13.1%,貿易逆差306億美元,同比下降18.1%。
從數據來看,2022年中國大陸設備進口額比2021年明顯下降。雖然出口額穩定上升,但增長幅度仍比2021年有所回落。總體上,設備進口額遠遠高于設備出口額,對設備進口的依賴度明顯。
電子時報數據顯示,自2022年10月美國全面實施出口限制后,中國大陸當年第四季度的半導體設備進口比前一季度下降了24.4%。這種減少在2023年第一季度更加嚴重,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8.1%。由于半導體制造的復雜性和核心設備的必需性,制造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半導體機器的進口,增加了中國半導體產業中斷的危險。
DIGITIMES Research的分析師Jim Chien表示,技術封鎖會導致中國大陸芯片生產減少,從而減少對硅晶片的需求。因此,供應外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企業的進口將萎縮。東京電子的半導體設備事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大陸市場,日本是向中國大陸供應硅片的主要收入來源。日本政府今后半導體和半導體設備出口政策的方向將對中日兩國的半導體制造企業產生巨大影響。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29瀏覽量
54624 -
硅片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81瀏覽量
35154 -
半導體設備
+關注
關注
4文章
395瀏覽量
159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