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知名物聯網分析機構IoT 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非物聯網連接數的3倍。低功耗廣域網(LPWAN)作為物聯網連接的核心基礎設施,其業務特點是發送數據極小,并且為了維持電池供電設備的長時間工作,發送周期被設定得很長。從技術特點上來說,低功耗廣域網具備三個優勢:低功耗、遠距離、大連接。
目前主流的物聯網技術,按頻譜使用分類,可分為授權頻譜技術和非授權頻譜技術。授權頻譜主要是由電信運營商主導,例如NB-IoT、LTE-M;而非授權頻譜技術則由于其部署成本低、運營難度低、實施靈活等特點,應用非常廣泛。
而當前主流的非授權頻譜技術有LoRa、Sigfox、Weightless、NB-Fi等。這些技術中有的采用傳統調制、解調技術,例如BPSK,FSK,以及根據業務場景研發的MAC層技術;有的則是從物理層的調制、解調技術上實現突破,提升接收靈敏度,增大鏈路預算,例如LoRa。從物理層入手的優勢在于從源頭就能提升信號覆蓋,降低部署成本。
如何提高接收靈敏度?現階段主要的處理方式,下文將簡要分析。
一是采用擴頻技術,利用擴頻增益改善設備接收靈敏度。例如采用Chirp擴頻的LoRa、DSSS擴頻的RPMA等技術。二是降低接收信號帶寬,減小帶內噪聲功率,改善設備靈敏度,例如Sigfox。
還有一種技術,我們稱之為擴時或者重傳技術。目前,NB-IoT采用的就是這種方案,NB-IoT通過同一數據塊的重復傳輸,降低單位時間內的實際傳輸速率,從而改善接收靈敏度。
上文提到的3種方式中,部分技術通過一味降低傳輸速率改善靈敏度,但真的有意義嗎?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實際業務場景中極少有幾個bit的傳輸需求。而在僅有的極窄帶和擴頻技術中,擴頻具有如下優勢:
- 相對于極窄帶體制,擴頻體制能夠檢測到小于噪聲功率的信號;
- 相對于極窄帶體制,擴頻體制對干擾,噪聲,阻塞有更好的抑制能力;
- 相對于極窄帶體制,擴頻體制具有更好抗多徑能力;
- 相對于極窄帶體制,擴頻體制容許不同的擴頻因子存在于同一信道,提升信道容量。
當前,Semtech的LoRa技術申請了近30多篇發明專利,幾乎形成了完整的技術保護墻,在保證性能的情況下,突破其專利壁壘已十分艱難。而升哲科技的SWIC(SENSORO Wide Coverage)技術現已申請國內發明專利23篇、國際PCT 5篇,已授權專利6篇。目前,中國僅有升哲科技一家公司開發的低功耗物聯網技術性能可替代LoRa,實現國產、自主、可控,真正突破了Semtech的專利封鎖,實現了優異性能的同時,還降低了芯片實現過程中乘法器的需求,從而降低成本。
解調門限對比如下:
C/SF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LoRa | -2.5dB | -5dB | -7.5dB | -10dB | -12.5dB | -15dB | -17.5dB | -20dB |
SWIC | -2.5dB | -5dB | -7.5dB | -10dB | -12.5dB | -15dB | -17.5dB | -21dB |
注:C – SWIC碼域因子,SF – LoRa擴頻因子
與LoRa相比,SWIC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1)比特傳輸速率和頻譜利用率上更好,對比如下表:
BW (kHz) | C/SF | LoRa | SWIC | ||
Rb(kbps) | ?b(bps/Hz) | Rb(kbps) | ?b(kbps) | ||
125 | 5 | 15.625 | 0.125 | 25 | 0.2 |
125 | 12 | 0.293 | 0.0023 | 0.3662 | 0.0029 |
500 | 5 | 62.5 | 0.125 | 100 | 0.2 |
500 | 12 | 1.1719 | 0.0023 | 1.4648 | 0.0029 |
2)支持分集合并
支持雙天線分集合并,可得到2.6dB的增益,進一步提升覆蓋距離。
3)頻率偏移和定時偏差容忍度要求低
頻率偏移范圍是[-0.25B,0.25B],定時偏差容忍度是30ppm,有利于終端低成本設計。
4)網絡系統容量和網絡間隔離度更高
多樣性的索引資源,可有效增加網絡的系統容量和網絡間的隔離度。
那么低功耗廣域網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一直在全國各地進行,不斷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正可以解決城市中水、電、氣、消防、管廊、橋隧、洪澇、地災等各要素數據采集、傳輸、匯總的難題,采集匯總的數據可以進一步供系統平臺分析,從而輔助后端決策。
例如,近期在遼寧連續發生燃氣爆炸事件,如果能盡早安裝相關傳感器,即可及早發現隱患,聯動處置,避免事故發生。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政府鼓勵居家養老政策實施等多重因素之下,通過物聯網手段實時監測老人生理狀態、空間活動、生活用水、用電情況等,有助于基層網格員、社區工作者隨時隨地掌握老人情況,老人的居家養老生活也多了一份科技的保障。
此外,對于危害較大的城市內澇現象,如果能及早部署感知設備,聯動市政、應急等救援力量,精準處置,可大幅減少次生災害的發生,從而降低居民人身財產損失。
從綜合業務場景需求出發,明確數據結構定義,充分利用授權頻譜技術和非授權頻譜技術,形成優勢互補,助力城市治理,將會對智慧城市的建設產生積極影響。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474瀏覽量
440496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11瀏覽量
392132 -
LPWAN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8瀏覽量
32407 -
低功耗廣域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21瀏覽量
77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愛普生FC-135R晶振在廣域網LoRa設備中的應用

華為AI WAN智算IP廣域網助力算力互聯網建設
低功耗藍牙網關在智慧工地上的使用
華為推出面向AI WAN的智算IP廣域網解決方案
PoE交換機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華為星河AI廣域網助力行業數智化
華為全面升級星河AI廣域網解決方案
智慧路燈照亮城市之光
國產LORA 低功耗廣域網內置MCU ASR6601開發資料
深圳梯云LoRa網關:驅動低功耗廣域網通訊的新篇章
淺談蜂窩物聯網的應用場景
國產化低功耗窄帶物聯網無線通訊方案_ZETA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