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系列的初衷
醞釀一個關于Buck的系列。這個專題并不會夸夸其談電力電子圣殿Virginia Tech的CPES,數十年來靠研究Buck培養了多少博士生,而是將從個人淺薄的認知出發,解讀Buck不為人知的那些事。
無論是否電力電子專業科班出身,大家的電源學習一定起源自Buck,就像初戀。雖然經常有人說Buck很簡單,但筆者個人始終對它保持敬畏---搞清楚Buck,就搞清楚了功率變換的半壁江山。
PWM調制概覽
一般情況下,不同的DC-DC拓撲有如下PWM調制策略:
增益受占空比(或等效占空比,如隔離DC-DC的PWM移相)控制,如經典的基本PWM變換器Buck,Boost,Buck-Boost及其衍生的各種隔離PWM拓撲,往往采用固定頻率而改變占空比的控制,即PWM調制;
增益受頻率控制,如經典的串聯/并聯/LLC諧振變換器,往往采用固定占空比而改變頻率的控制,即PFM調制;
更高級的,增益同時受占空比和頻率控制,如移相型LLC,諧振型DAB雙有源橋等,可稱為PWM/PFM混合調制。同時改變占空比和頻率的控制方式十分多樣,基于波形比較產生觸發信號,從而無差別對待各類拓撲的滯環Bang-Bang控制,僅從調制效果上看也屬這類。
綜上,從宏觀上看,功率變換器存在三種調制策略:PWM,PFM,PWM/PFM混合調制。但要注意,這是僅從PWM波形調制的最終效果上來看進行的分類,并不意味著某種拓撲就必然對應某種調制方式。
將不同調制方式和不同拓撲的控制進行混搭,有時可取得意想不到的優勢。
Buck基于變占空比的PWM調制
本文僅討論Buck變換器,在穩態下,實現定頻變占空比PWM調制的情況。
穩態下的PWM,電感電流,和輸出電容(包含ESR和ESL)各部分電壓的細節波形如下。
通過觀察得到兩個結論:
PWM從低變高恰對應電感電流iL上升時刻,從高變低恰對應電感電流iL下降時刻,為了實現快速而直接的控制,PWM調制器可借助iL峰谷值和閾值進行比較,從而決定開或者關的時刻。
當輸出電容的ESR分量占紋波主導地位時,輸出電容電壓的波形和電感電流iL的波形,在峰谷值和相位上均十分接近,可用輸出電壓的波動信息(電壓紋波)代替電感電流的波動信息(電流紋波)進行控制。
在最傳統的平均模式PWM控制中,無論是單環的電壓模式(Voltage Mode,VM)控制,還是雙環的平均電流模式(Average Current Mode,ACM)控制,PWM調制器利用平均電壓或者電流的信息,經過環路補償器,均得到基于平均值的控制信號,再去和固定頻率的載波(記為ramp)比較,生成PWM波。
根據載波的形狀,分為前沿,后沿和雙沿調制。這三種調制對平均值的控制信號來說是等效的,其低頻的小信號模型也完全一致。
但是,其高頻行為是不同的,高頻小信號的差異,可能引起不同的高頻行為和高頻穩定性問題,本文中不予深入探討。在模擬控制中,因為前沿調制的實現邏輯較為簡單直觀,后文將以前沿調制的載波為例進行歸納總結。
上文也提到,由于電感電流iL的峰谷值點總是對應了PWM波ON和OFF的時刻,PWM調制器可以借助iL峰谷值和閾值進行比較,從而決定開或者關的時刻。在一個開關周期內,當開或者關時刻點的其中之一被約束,那么為了實現定頻PWM控制,另一個時刻點就要用固定頻率的CLK或者定時器來穩定觸發。
經典的雙環的峰值電流(Peak Current Mode,PCM)控制就是這樣實現的。它總是在電感電流iL的峰值達到閾值后關斷,而利用定頻CLK固定周期地開啟一個新的開關周期。
類似地,拓展這種思路,我們可以窮舉所有基于紋波峰谷值比較的,PWM調制方法:
電流峰值點控制
電流谷值點控制
電流的峰谷值點同時控制(即滯環Bang-Bang控制)
當輸出電容的ESR主導紋波時,電流紋波對應的峰谷值,可以用電壓紋波的峰谷值代替,從而把電流模式控制變為電壓模式控制
除了滯環控制無法約束為固定的開關周期,基于紋波峰值或者谷值的調制方式,只要另一側的ON/OFF采取定頻CLK或者計時器決定固定(非絕對固定,可根據外部參數自適應變化)的ON/OFF的時間,PWM調制器就可以完成定頻變占空比的控制。
Buck轉換芯片常用的恒定導通時間(Constant On-time,COT)控制,和Boost轉換芯片常用的恒定關斷時間(Fixed/Consant Off-time,FOT或CFT)控制便是采取了這樣的思路。
這個“恒定”同樣并非絕對的恒定,可根據外部參數自適應變化,從而實現穩態固定開關頻率運行。這類穩態定頻,暫態變頻的PWM調制方式,也稱為“偽定頻”,嚴格意義上說仍然表現出被PFM混合的特性。
Buck的PWM調制與控制總結
定頻載波和定頻的電感電流均為三角波,形狀類似。如果把平均值控制中,定頻的載波也看做等同電感電流的紋波,統一記作Ramp,從而歸納如下針對Buck的PWM調制方式和對應控制方法。
基于固定頻率CLK的“真”定頻
從左到右依次為:
電壓模式(Voltage Mode,VM)控制,
平均電流模式(Average Current Mode,ACM)控制
峰值電流模式(Peak Current Mode,PCM)控制
谷值電流模式(Valley Current Mode,VCM)控制
基于自適應計時器的“偽”定頻
從左到右依次為:
恒定導通時間(Constant On-time,COT)電壓谷值模式控制
恒定導通時間(Constant On-time,COT)電流谷值模式控制
恒定關斷時間(Consant Off-time,FOT)電壓峰值模式控制
恒定關斷時間(Constant On-time,FOT)電流峰值模式控制
完全基于比較的變頻
有如下形式:
電壓模式滯環Bang-Bang控制
電流模式滯環Bang-Bang控制
總結常見PWM調制所對應的控制方法如下
電壓模式,單環 |
電流模式,雙環 |
電壓滯環控制,變頻 |
電流滯環控制,變頻 |
平均電壓模式控制,真定頻 |
平均電流模式控制,真定頻 |
基于紋波的COT控制,偽定頻 (ESR主導紋波) |
峰值電流模式控制,真定頻 谷值電流模式控制,真定頻 |
COT電流谷值控制,偽定頻 FOT電流峰值控制,偽定頻 |
-
BUCK
+關注
關注
32文章
487瀏覽量
65657 -
調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5瀏覽量
29998 -
PWM
+關注
關注
116文章
5353瀏覽量
217900 -
變換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129瀏覽量
110363 -
Boost
+關注
關注
5文章
383瀏覽量
493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占空比與脈寬調制(PWM)基本原理
Buck基于變占空比的PWM調制概覽
什么是pwm占空比,pwm占空比詳解

如何測量PWM波的占空比?

什么是脈沖寬度調制?使用按鍵來控制PWM的占空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