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德國巴斯夫創邁思trinamiX:研發新型人臉識別傳感器,能分辨是否真人】
據外媒報道,科技公司trinamiX在2023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展示了其最新的面部識別軟件,詳細介紹了該公司在提高手機安全性方面所做的改進。
從展示的情況來看,trinamiX的新傳感器將是業內首款安裝在手機顯示屏下的傳感器。通過此傳感器結合軟件就能進行“活體”檢測,以區分使用設備的是否是真人。
報道稱,該傳感器使用近紅外攝像頭、點陣投影器和泛光照明器來處理人類真實皮膚的外觀。在演示時,工作人員戴上一個十分逼真的硅膠面具然后拿出手機進行人臉識別解鎖,但是手機并未解鎖。
此外,trinamiX的新傳感器符合FIDO的C級安全標準,這意味著它可以用于確認移動支付和解鎖更多手機上可能需要身份確認憑證的應用程序,例如手機銀行。
trinamiX系統集成主管ChristianHess表示,該公司希望在2024年之前將這種屏下面部識別傳感器引入智能手機。
傳感動態
【大陸集團推出全新電機轉子位置傳感器,可實現更高效、更順暢的運行】
3月6日。科技公司大陸集團推出全新的創新型傳感器,以擴展其傳感器產品線,并適應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該傳感器為高速感應式電機轉子位置傳感器(e-Motor Rotor Position Sensor,以下簡稱eRPS),可精確檢測同步電機中轉子的位置,從而有助于提高電機工作效率并實現更平穩的運行,該產品計劃于2025年底開始批量生產。
超緊湊和高精度使eRPS成為電動汽車的理想選擇
eRPS專為控制同步電機而開發(同步電機中轉子會和定子的旋轉磁場以相同的速度旋轉)。為了實現最大的電機效率,電機控制單元需要獲取轉子的準確位置,這使得此類傳感器成為同步電機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旋變傳感器外型相對較大,而eRPS非常輕薄,適用于總長度較小的緊湊型電機。該傳感器的設計基于渦流原理,通過優化提高了對機械公差的魯棒性。此產品中用于信號處理的集成電路芯片采用了最先進的技術,并且其設計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車規標準,并可符合達到ASIL C標準。此外,也可以采用在eRPS中嵌入兩個集成電路芯片的冗余式設計,以適用于更高等級的功能安全需求。
盡管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的牽引電機非常重要,但在電動汽車中同時還有很多同步電機的應用。例如,未來的干式制動系統(沒有液壓系統)也將以電動方式驅動并需要旋轉傳感器。在開發eRPS時,大陸集團采用了已有的感應技術知識和經驗。例如,線控制動系統MK C2使用的感應式電機位置傳感器方案,由于其優異的速度能力和精度表現,使其成為旋轉傳感器的開發標準。因此使用相同感應技術的eRPS也具有同樣的性能特點。
通過感應技術實現精確的動態檢測
全新的eRPS是一種感應式轉子位置傳感器,包含多種集成配置。該傳感器可以實現穿軸式安裝,也能夠以集成密封功能的形式安裝在轉子軸的末端。該模塊包含一個或兩個集成電路芯片以及相應的勵磁和接收線圈,可直接檢測轉子軸上金屬編碼器的電氣角度位置。這種直接且輕量化的解決方案,其輸出信號的格式使得后續的信號處理得到了極大的簡化。精確的電氣角度位置數據可輔助實現更高效的電機扭矩控制以及更長的電機使用壽命。
大陸集團被動安全和傳感器事業部傳感器和子系統產品中心負責人Ronan LeRoy表示:“eRPS的信號格式比旋變傳感器的信號格式更容易處理。其測量原理有著極高的響應速度和信號穩定性,適用于高速度和高加速的電機應用。此外,它不僅具有緊湊的外形,同時還可以減少電機零件的使用。”
eRPS的最大工作電流為15mA,對四極對電機的應用可以提供±0.5°電氣精度的信號,并滿足未來電動汽車平臺所需的電機轉速要求(~24,000 rpm)。傳感器的常規工作溫度區間為-40°C至140°C,最高可達155°C。
大陸集團通過eRPS擴展了其針對電動汽車的傳感器產品組合,以支持道路安全和電氣化。大陸集團已于2022年推出了兩款新的解決方案:電流傳感器模塊和電池碰撞檢測系統,用于保護電池,提高電動汽車的電池續航能力。
【華工科技短期要保證銷售、利潤每年20%以上增長】
作為“中國激光第一股”,華工科技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術,光聯結、無線聯接,和敏感電子技術為重要支撐的三大業務板塊。日前,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做客證券時報隆重推出的《時報會客廳·對話中國科創力量》欄目,暢聊華工科技是如何實現從“0”到1的突破,還要實現從“1”到“100”的跨越。
當記者問及華工科技的短期和長期發展目標時,馬新強告訴記者,短期來看,銷售規模、利潤每年保證20%以上的增長,現有的產品要做到“行業領先、國產替代、專精特新”;中長期來看,要“參與構建全聯接、全感知、全智能世界,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
【歐菲光:公司已發布短距毫米波雷達(77GHz),技術業內領先】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公司2020年發布的短距毫米波雷達目前是否已經量產出貨?使用這款雷達的PAS和APA系統是否已量產出貨還是仍然處于定點狀態?
歐菲光(002456.SZ)3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發布短距毫米波雷達(77GHz),技術業內領先,并且基于該毫米波雷達重點推出倒車輔助系統(PAS)、艙內活體檢測系統、自動泊車(APA)/代客泊車等各類場景的解決方案。公司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度布局智能駕駛、車身電子和智能中控,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
公司在4D毫米波雷達方向布局多款產品,包括4D中長距雷達、4D成像艙內雷達、4D數字成像雷達等。同時,公司積累豐富的雷達傳感器算法和研發經驗,如MIMO算法、超分辨算法、目標識別等算法。公司已部署4D數字成像雷達,該款產品采用業內領先的數字編碼調制技術(DCM),集成了12Tx16Rx的車規級單芯片方案。相較于當前的模擬雷達,數字雷達的分辨率提升16倍,目標檢測能力提升24倍,對比度提升30倍,檢測能力大幅提高,從而為駕駛員、乘客、自行車騎行者及行人在內的所有道路使用者帶來更高的道路安全性。該款4D數字雷達產品,具備更高的準確度,在各種天氣及光照條件下,無論是近距離或遠距離,它都能有效地探測靜止及移動的物體,同時降低雷達之間的相互干擾。同時,4D數字雷達可以精準地識別過馬路的行人、從停放的汽車旁進入道路的兒童,或是沿著護欄騎自行車的人。
【四方光電年營收突破6億大關 車載傳感器銷售收入勁增超110%】
持續開拓車載領域,氣體傳感器龍頭四方光電(688665.SH)車載產品線進一步延伸。
根據四方光電日前發布的2022年業績快報,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0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62%。其中,車載傳感器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0.66%。
值得一提的是,3月7日晚間,四方光電還發布公告稱,擬使用不超過2.1億元的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以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
車載傳感器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2003年,為打破國外企業對中國光電傳感領域的壟斷,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熊友輝與3名同懷創業夢的老師一起,在武漢光谷創辦了四方光電,自主研發傳感器。
作為國內稀缺的光學技術平臺型企業,四方光電經過近20年發展,已成為諸多世界500強及國內外細分領域頭部企業配套供應商,產品出口至8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1年,四方光電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排頭兵,進一步向氣體傳感器和分析儀國際化品牌邁進。
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業績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增長。尤其是2021年,公司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得到提升,業績也實現大幅增長,營收和凈利分別突破5億元、1億元大關。201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33億元、3.08億元、5.4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495萬元、8447萬元、1.8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行業傳感器龍頭,近年來四方光電持續開發車載傳感器,成功切入汽車傳感器賽道。2017年,公司通過IATF16949:2016汽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主機廠一級供應商資格。
2021年,隨著車載系統傳感器進入產出期,并應用于汽車舒適系統和車載安全領域,公司車載系統傳感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9.94%。
2022年,公司車載業務持續發力,前三季度,新增車載傳感器項目定點700萬個,全年車載傳感器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0.66%。另外,受益于雙碳、科學儀器國產化替代政策落地及公司氣體分析儀器業務銷售模式的升級,公司氣體分析儀器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9.95%。上述業務驅動公司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06億元,同比增長10.62%。
進入2023年,四方光電繼續保持車載業務高增長態勢。根據公司2月7日發布的公告,最新收到歐洲一家著名主機廠的項目定點通知書,總金額約3.56億元。隨著新項目定點的不斷增加以及已有定點的逐步落地,未來將持續貢獻公司業績增量。
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技術創新
近年來,隨著以“5G、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建設,對傳感器的性能、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此,四方光電不斷加快創新步伐,始終保持高研發投入。
2017—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103萬元、1385萬元、1989.77萬元、1989.51萬元、4371.92萬元,5年投入費用累計超過1億元。其中,2021年研發費用大幅增長119.75%,研發費率更是達7.99%。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為3772.18萬元,增長幅度高達41.89%。不斷加大的研發投入、生產經驗積累以及與客戶保持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也使得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
基于氣體傳感器技術平臺,公司開發出CO2變送器、新風控制器、報警控制器等新產品,實現從傳感器領域進一步向控制器領域延伸;研制出新一代香氛發生器,進一步拓展車載傳感器產品類型,主要配套于中高端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四方光電基于行業發展趨勢和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1+3”發展戰略。在鞏固提升公司的民用空氣品質傳感器、車載傳感器、安全監測氣體傳感器以及高端氣體分析儀器等現有產業的同時,公司還重點發展采用新興技術替代的智慧計量產業、進口替代的高溫氣體傳感器產業、基于核心氣體傳感器的醫療健康產業等三大新興產業。
聲波燃氣表方面,公司已完成產品的開發與認證工作,并實現了超聲波燃氣表探頭自產。隨著募投項目嘉善產業園主體工程的完工,為超聲波燃氣表及其模塊產能釋放打下基礎,未來公司的超聲波燃氣表業務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高溫氣體傳感器方面,公司已實現陶瓷芯片核心部件的突破,具備高溫氣體傳感器的批量生產能力,設備封裝和供應鏈能力也已得到驗證,目前公司產品已開始進入驗證推廣階段。
醫療健康氣體傳感器方面,依托公司氣體傳感器的研發及應用經驗,呼吸機、制氧機用超聲波氧傳感器的銷售收入增長明顯。
目前,公司產品已配套于飛利浦、松下、美的、格力、海爾、海信、小米、TCL、萊克電氣(603355)、魚躍醫療(002223)、捷豹路虎、博世、一汽大眾、一汽紅旗、長安福特、長城、蔚來、理想、小鵬、合眾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終端產品。伴隨著公司品牌影響力和國際化程度的提升,依托精準營銷,公司具備持續開拓國內國際頭部客戶的能力。
傳感財經
【3月8日傳感財經分析:醫療儀器設備概念報漲,凱盛科技 領漲;柔性電路概念報漲,容大感光領漲;傳感器概念報漲,佳華科技領漲】
3月8日盤后,醫療儀器設備概念報漲,凱盛科技 ( 13.471.12 ,9.07% ) 領漲,賽象科技(5.380.08,1.51%)、春立醫療(32.89 ,0.451.39%)、愛威科技(21.21 ,0.29,1.39%)等跟漲。
3月8日盤后,柔性電路概念報漲,容大感光(27.48,20%)領漲,中京電子(12.48,3.14%)、國風新材(5.79,2.84%)、超華科技(5.09,2.83%)等跟漲。
3月8日盤后,傳感器概念報漲,佳華科技(38.9,10.83%)領漲,信維通信(21.51,7.98%)、蘇大維格(24.69,6.98%)、奧維通信(9.25,6.69%)等跟漲。
相關傳感器概念股
佳華科技
近3日股價上漲3.55%,2023年股價上漲4.47%。
公司深耕物聯網領域十余年,積累了豐富的物聯網解決方案項目經驗,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公司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傳感器、云鏈數據庫、物聯網IOT平臺及人工智能工算法等核心技術,成為一家業務涉及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的物聯網技術企業。基于多年在建筑智能化、環保監控和信息化及智能脫硫運營方面的經驗積累和技術開發,公司聚焦于為智慧環保和智慧城市領域提供物聯網應用。在智慧環保及智慧城市領域,公司運用物聯網IOT平臺和云鏈數據庫兩大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物聯網多源數據采集和共享交換能力,建立物聯網大數據資源,運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不斷拓展應用場景。
信維通信
近3日信維通信上漲1.86%,現報21.51元,2023年股價上漲22.18%,總市值208.12億元。公司已為國內、外汽車客戶提供車載無線充電發射端產品,例如上汽大眾等。后續會根據客戶的需求計劃提供車載天線、車載傳感器等。
蘇大維格
蘇大維格在近3個交易日中有2天上漲,期間整體上漲5.14%,最高價為25.19元,最低價為22.61元。2023年股價上漲21.02%。
公司長期從事激光直寫***的研制,尤其在用于新一輪光子傳感器的納米***研制領域積累了豐富且較為完善的技術經驗,可為國內外高等院所和企業提供自主可控的直寫光刻技術和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技術方案。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5文章
52970瀏覽量
767119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0文章
46219瀏覽量
392169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7文章
4081瀏覽量
842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峟思傳感器系統:破解大壩監測難題的“數字身份證”

峟思智能傳感器系統:破解大壩監測難題

投資7億元!德國工業傳感器巨頭德國易福門在華建設生產研發基地

融合視覺傳感器廠商銳思智芯完成B輪融資
【幸狐Omni3576邊緣計算套件試用體驗】人臉識別

隧道口門禁人臉識別是一種先進的安全管理技術

豪威集團推出用于存在檢測、人臉識別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傳感器

英飛凌推出用于汽車應用識別和認證的新型指紋傳感器IC

CW32模塊使用 指紋識別傳感器

深度識別與多目標識別傳感器的區別
24年柏林國際電消展IFA:創邁思攜手TCL華星聯合展示高端折疊屏的安全人臉認證

顏色識別傳感器:精準捕捉世界的每一抹色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