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虛擬機安裝配置。
2、 Linux下編譯環境安裝與配置
3、 windows端編譯以及燒錄程序安裝與配置
4、 鴻蒙系統源碼下載、編譯、燒寫。
一、虛擬機安裝配置:
看論壇與群里面大家使用虛擬機普遍是用的vmware,而我習慣用Oracle 的virtualbox,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體量小,安裝方便,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免費軟件,不需要像vmware需要和諧。當然論壇有大俠依托vmware安裝了ubuntu 20.4并且將編譯環境配置好了,這樣可以用vmware player即可,但本著學習的態度,凡事走一遍,熟悉了對后續開發有好處,所以自己搭建了一遍開發環境,中間踩了不少坑,此報告主要描述一下使用virtualbox安裝ubuntu 20.4 以及一些關鍵配置。
1)首先在virtualbox 官網https://www.virtualbox.org/根據提示下載最新版,可根據自己系統選擇相應版本,一般windows系統選擇VirtualBox-6.1.14-140239-Win.exe

同樣在https://ubuntu.com/download/desktop網站下載ubuntu-20.04.1-desktop-amd64.iso文件備用

2)下載完成后直接雙擊,如果無特殊情況,一路默認配置安裝即可。安裝后軟件打開如界面如下

3)選擇新建,在彈出框里填入虛擬機名稱,文件夾為虛擬機文件存放位置,可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填寫,其他選項按照下圖配置,然后選擇下一步。

4)內存大小可根據電腦配置情況設置,基本上大于2G即可,當然越大越好,但是還要結合電腦物理內存大小考慮,一般8g內存電腦分3g即可。然后下一步是虛擬硬盤選項,選“現在創建虛擬硬盤”然后下一步。

5) 如下圖選擇后,下一步進入虛擬硬盤存儲方式,選擇動態分配后選擇下一步,動態分配可以避免選擇“固定大小”后分配的空間太小無法擴展的問題。然后繼續下一步

選擇虛擬硬盤文件存放目錄后點擊創建,虛擬機基本創建完畢。

6) 如下圖創建完后,在左側單擊新創建虛擬機,在右側上方選擇設置,然后在設置界面選擇網絡。

進入網絡配置界面,選擇啟用網絡,連接方式請一定選擇“橋接網卡”,此方式可以實現虛擬機與宿主機雙向網絡通信,其他方式無法雙向通信,影響后面虛擬機跟宿主機之間文件共享。選擇“ok”確認配置。三種網絡連接方式的區別如下


7)虛擬機創建后,點擊“設置”右邊的啟動,因為虛擬機建立后等同于一臺未安裝系統的電腦,所以啟動后會以如下界面提示無啟動盤。

單擊右側文件夾圖標進入虛擬光盤選擇界面。選擇“注冊”,瀏覽電腦文件并如下圖選擇下載好的ubuntu系統 iso光盤鏡像,注冊后選擇新注冊虛擬光盤作為啟動盤。

選擇啟動后等待片刻虛擬機進入如下界面,選擇右側install ubuntu安裝linux系統。Ubuntu 20.4安裝網上有很多教程,可以參照,基本上默認選項即可。

8)安裝完畢后進入ubuntu,如果按照上述安裝方式,并且宿主即可以上網,那此時虛擬機也能夠連接到網絡,可以打開默認安裝的Firefox瀏覽器確認一下。
后續可能會用到root用戶,默認root用戶為設置密碼,可按照如下步驟設置。
給root用戶設置密碼:
命令:sudo passwd root
輸入密碼,
并確認密碼。
重新輸入命令:su root
然后輸入密碼:
就可以可以切換到root權限了。
9)安裝SSH服務:ubuntu默認安裝不包含ssh,可以按照鏈接https://www.cnblogs.com/asyang1/p/9467646.html安裝配置SSH服務。論壇里免介紹的PUTTY以及HUAWEI DevEco Device Tool使用終端方式連接ubuntu虛擬機均需要使用SSH服務。此處請注意如果上邊6)里面的連網方式選了默認的NAT模式,雖然ssh服務安裝正確仍然不能訪問虛擬機,需要修改聯網方式。
10)samba共享文件服務:本來virtualbox增強功能安裝后可以將windows系統下文件夾掛載到linux下,但是嘗試過掛載后的windows文件夾因為不是linux原生文件系統,無法編譯harmonyOS,所以還是使用官方教程建議方式,使用samba服務,講linux文件夾共享給windows共享。參照連接https://blog.csdn.net/mvp_Dawn/article/details/105847485,配置samba實現文件夾共享,并可以講共享文件夾映射為網絡驅動器。
至此linux虛擬機基本的系統安裝設置就結束了。
二、Linux下編譯環境安裝與配置:
Linux下編譯環境安裝與配置主要還是參照官方Hi3861開發板“環境搭建”連接https://device.harmonyos.com/cn/docs/start/introduce/oem_quickstart_3861_build-0000001054781998
過程中有幾點要注意的描述如下:
1) 交叉編譯器gcc_riscv32需要下載后通過共享文件夾傳入ubuntu下安裝。
3) Kconfiglib、pycryptodome、six、ecdsa均可以現在最新版安裝,測試最新版安裝后可以正常使用。

4) 需要修改環境變量一定要確認修改正確有效。否則影響源碼編譯。
三、windows端編譯以及燒錄程序安裝與配置
windows下主要是安裝安裝Visual Studio Code, Node.js,JDK,hpm,DevEco Device Tool插件,C/C++插件可以參照官方DevEco Device Tool“環境準備”頁面:
https://device.harmonyos.com/cn/docs/ide/user-guides/tool_install-0000001050164976#ZH-CN_TOPIC_0000001050164976__section4336315185716
過程中有幾個坑要注意一下,描述如下:
1、 安裝Node.js后添加環境變量“NODE_PATH變量,值為:C:Users{userName}AppDataRoamingnpmnode_modules,其中userName請替換為實際的用戶名稱“中,環境變量路徑一定不能有多余的空格,否則后續利用DevEco Device Tool下載程序會出現“Load serialPort,@searialport/parser-readline failed”,

2、 安裝JDK:JDK現在最新版為jdk-15_windows-x64_bin.exe,貌似有問題,后來安裝了jdk-11。
3、 安裝hpm:我安裝的時候碰到根沒有‘package.json’提示
npm WARN saveError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open 'C:Usersxxxpackage.json'
npm WARN enoent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en 'C:Usersxxxpackage.json'
npm WARN xxx No description
npm WARN xxx No repository field.
npm WARN xxx No README data
npm WARN xxx No license field.
npm WARN enoent ENOENT: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open 'C:Usersxxxpackage.json'
npm WARN xxx No description
npm WARN xxx No repository field.
npm WARN xxx No README data
npm WARN xxx No license field.
可以參照https://www.jianshu.com/p/2c893406398a運用“npm init”命令處理,然后一路enter即可。
安裝hpm還會碰到“npm WARN deprecated[email protected]:core-js@<3”的問題,就是說core-js版本太低的意思,可以參照https://juejin.im/post/6844904065944518669連接使用如下命令解決。

其他項安裝按照官方教程基本沒有問題。
四、鴻蒙系統源碼下載、編譯、燒寫:
整體來說可以參照“Hi3861開發板第一個示例程序”https://device.harmonyos.com/cn/docs/start/introduce/oem_wifi_start_helloword-0000001051930719
整理如下幾點:
1、 鴻蒙系統源碼下載地址:https://device.harmonyos.com/cn/docs/start/get-code/oem_sourcecode_guide-0000001050769927,“全量代碼”是源代碼,后續系統編譯需要的就是這個,下載后文件名為“code-1.0.tar.gz”。僅僅 測試軟件燒錄,可以直接下載“Hi3861解決方案(二進制)”,里面是編譯過的3861開發板最終文件可以直接燒錄。

源碼下載后可以使用共享文件夾傳到linux里面。建議將共享文件夾即代碼編譯目錄放在“~/home/xxxusername”目錄下面。放在其他目錄下有編譯會有權限問題引發的編譯不成功的情況。
2、 編譯成功后在源碼根目錄下” ./out/wifiiot/”找到編譯后的bin文件。按照教程燒錄,出現如下問題請參照第三章第1小節處理。

出現如下錯誤,請按順序選擇命令行默認shell為“command promipt”

出現如下錯誤,請確認上面畫圈出文件目錄是正確的。

燒錄串口選擇位置如下圖所示,界面黑的,新東西看多了我居然沒有第一時間看到.

最終燒錄成功的提示如下圖:

總結:
從開始裝虛擬機軟件到編譯燒錄成功,歷時三天,當然是斷斷續續,越坑無數。總結來講,作為一個新出的系統一個新的硬件架構,資料還是滿全的。這三天雖然有坑但是通過不停的百度(百度搜索立功無數,贊一個)還是解決了所有問題。整體來說,對于新手官方資料還不是太系統,還做不到step to step,不過各位大俠都在視頻直播了,總歸會越來越好的。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wi-fi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259瀏覽量
126966 -
HarmonyOS
+關注
關注
80文章
2126瀏覽量
33004 -
HiSpark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6瀏覽量
74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Wi-Fi 8要來了!未來Wi-Fi技術演進方向揭秘
產品銷售中,雖然Wi-Fi 7產品的銷量份額快速從年初的個位數百分比增長至14%,但Wi-Fi 6產品的銷量份額依然穩定在60%左右。如果從存量設備來看,那么Wi-Fi 7路由器的占比將遠遠小于這個數。 ? 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已

科普|公司的Wi-Fi,為什么這么慢?
大家在公司上班,經常會使用到Wi-Fi。最近這幾年,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清視頻會議等大帶寬網絡應用越來越普遍。而公司的網絡,卻非常不給力,頻繁卡頓,嚴重影響使用體驗。哪怕IT的同事已經把網絡優化得很

Wi-Fi 8:開啟極高可靠性 (UHR) 連接的新紀元——1
、5GHz與6GHz。關于標準正式發布的年份,業界目前預估為2028年,但真正的標準制定完成日期仍需以IEEE 與Wi-Fi Alliance 工作小組的進度為準。
圖2展示了IEEE正在進行
發表于 06-13 11:09
Wi-Fi HaLow如何突破傳統Wi-Fi性能瓶頸?
視頻推薦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傳統Wi-Fi在覆蓋范圍、功耗、連接數上漸顯不足。而Wi-FiHaLow的誕生,正在用黑科技打破傳統Wi-Fi的性能瓶頸!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Wi-FiHaL

基于 Wi-Fi 的定位服務
以下捕獲使用 location_wifi_get 函數請求 Wi-Fi 定位服務。該事件的總功耗為 125.85mC,日志顯示精確度為 30.0m。
Got location:
method
發表于 04-17 15:16
nRF Cloud Wi-Fi 定位服務
、Predictive-GPS、Single-Cell、Multi-Cell 和 Wi-Fi 定位。通過利用 nRF Cloud 的優化定位算法,基于 Nordic SoC 和 模組的產品可在定位用例
發表于 04-17 15:07
Wi-Fi 定位服務
Wi-Fi 是一種著名的無線網絡技術,用于設備的局域網和互聯網接入。Wi-Fi 通過 Wi-Fi 網絡為家庭、辦公室和學校等環境提供便捷的無線互聯網接入服務。
發表于 04-17 15:01
Wi-Fi 7 與頻率控制的關系
作者:Poornima Apte 投稿人:DigiKey 北美編輯 2024-12-18 Wi-Fi 需要使用一定范圍的無線電頻率才能讓設備進行通信撥號。多年來,Wi-Fi 一直使用 2.4 GHz

華為海思正式進入Wi-Fi FEM賽道?
大家都知道了,2018年11 月離開銳迪科(RDA),前往福建晉江創立三伍微,專注于Wi-Fi射頻前端芯片,從路由器Wi-Fi FEM,到手機Wi-Fi FEM,再到IoT FEM全覆
發表于 12-11 17:42
摩爾斯微電子發布Wi-Fi HaLow評估套件,加速物聯網開發
近日,全球領先的Wi-Fi HaLow解決方案提供商摩爾斯微電子正式推出一款開創性的評估套件——MM6108-EKH05。這款完全整合的開發平臺,旨在推動各行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快速發展
從Wi-Fi 4到Wi-Fi 7:網速飆升40倍的無線革命
Wi-Fi 6具有更高效率,適合密集設備環境,支持更低的延遲和更高的節能表現。 ? Wi-Fi 7 Wi-Fi 7是2024年發布的新一代標準,提供超高數據速率,支持

Wi-Fi 7與Wi-Fi 6E有什么區別
也許很多人還在考慮是否要將使用的Wi-Fi設備升級到Wi-Fi 6或Wi-Fi 6E,而這些標準的繼任者卻已經開始“登堂入室”了。Wi-Fi 7是新一代
IR900 Wi-Fi聯網的配置過程
例如上圖,IR900 通過Wi-Fi接口連接公司辦公無線網絡 inhand-office (SSID為無線網絡的名稱) 首先將Wi-Fi接口與WLAN接口解綁
登陸IR900后,進入
發表于 07-25 06:0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