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理論上可以解決任何經典計算機都無法解決的問題,但前提是它們擁有許多被稱為量子比特的部分?,F在,科學家已經在一個芯片上制造了超過15萬個硅基量子比特,它們可能能夠與光連接在一起,以幫助形成通過量子互聯網連接的強大量子計算機。
我們知道,經典計算機通過打開或關閉晶體管來將數據表示為 1 或 0。相比之下,量子計算機使用量子比特。并且,由于量子物理學的超現實屬性,量子比特可以在疊加態中存在,在這種狀態中它們基本上同時表示為 1 和 0。這種現象讓每個量子比特同時執行兩次計算。在量子計算機中,連接或糾纏的量子比特越多,計算能力就會以指數方式增加。
目前,量子計算機是嘈雜中型量子(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 NISQ)平臺,這意味著它們的量子比特數最多可達幾百個。但為了證明對實際應用的效用,未來的量子計算機可能需要數千個量子比特來幫助抵消誤差。
與此同時,很多不同類型的量子比特正在開發之中,如超導電路、電磁俘獲離子和冷凍氖。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用硅制造的自旋量子比特可能在量子計算領域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硅自旋是自然界最優秀的自然量子位之一,”研究報告作者Stephanie Simmons說,她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蒙菲莎大學的量子工程師。
自旋量子位中的“自旋”是粒子(如電子或原子核)的角動量。自旋可以向上或向下指向,就像指南針指向北方或南方一樣。自旋量子位可以存在于疊加中,在疊加中它同時向兩個方向定向。
硅自旋量子比特是迄今為止最穩定的量子比特之一。此外,在全球半導體行業數十年發展工作的支持下,這項技術理論上可以迅速擴大規模。
“截至目前,科學家們只在硅電子中測量了單自旋。這反過來意味著將自旋糾纏在一起的唯一方式是電磁,而這這必須通過彼此非常接近的量子比特來完成,”Simmons表示,“從工程角度來看很難擴展?!?/p>
現在,研究人員首次在硅的量子位中通過光學方式檢測到單自旋。Simmons 認為,這種對自旋量子位的光學訪問表明,有朝一日可能會利用光“讓量子位在芯片上或數據中心上相互糾纏,就像它們并排在一起一樣容易”。
新的自旋量子比特基于輻射損傷中心(radiation damage centers),也即使用離子注入或高能電子輻射產生的硅內部缺陷。具體而言,它們可以被稱為 T 中心(T centers),每個都由兩個碳原子、一個氫原子和一個不成對電子組成。
每個T中心都有一個未配對的電子自旋和一個氫原子核自旋,每個都可以作為量子位。電子自旋可以保持相干或穩定超過2毫秒;氫原子的核自旋可以保持1.1秒以上。Simmons說:“我們的硅自旋量子比特的長壽命已經相當有競爭力,我們有辦法把它們推向更遠的地方?!?/p>
研究人員在商業行業標準絕緣體上硅集成光子晶片上印制了150000個被稱為“微圓盤(micropucks)”的點。西蒙菲莎大學的研究主要作者Daniel Higginbottom說,每個微圓盤的寬度從0.5到2.2微米不等,它們平均都擁有一個 T 中心。
在磁場下,每個T中心的自旋量子位態的能量稍有不同,每個都發射不同波長的光。這使科學家能夠在這些T中心光學檢測每個自旋量子位的狀態。
這些自旋量子位發射的波長位于近紅外O波段。這意味著這些自旋量子位可以通過發射電信網絡中常用的那種光與其他量子位連接,幫助量子位在量子處理器內協同工作,并幫助量子計算機通過量子互聯網進行合作。
此外,“電子和核自旋量子比特可以一起操作——核自旋作為長壽命記憶量子比特,電子自旋作為光耦合通信量子比特,并且可以使用微波場在它們之間交換信息,”Simmons說,“沒有任何其他物理量子系統將提高西能量子存儲器、與電信光子的直接和牢固聯系以及硅的商業前景結合在一起,硅是現代微電子和集成光子學的世界頂級平臺?!?/p>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科學家就知道了T中心。Simmons說,“研究人員可能認為硅中的候選自旋光子量子位不太可能與金剛石和碳化硅等其他材料中的候選自旋光子量子位競爭。這對我們來說是個謎?!?/p>
總之,“我們對這些量子位的基本可擴展性感到最興奮,”Simmons說,“這是量子計算機國際競賽的新參與者,我們認為前景非常光明?!?/p>
雖然研究人員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制造了許多量子比特,“這些還沒有連接到一臺工作的量子計算機上,”Simmons警告說,“對這些自旋的光學訪問將使這種布線比許多其他方法容易得多,但這項技術仍然很年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p>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783瀏覽量
233271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970瀏覽量
140478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5瀏覽量
26152
原文標題:一塊硅芯片打造15萬量子比特?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