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提出了一種“聲學超構表面”的逆向設計方法,可獲得高效、超寬帶、消色差,并具有任意色散性質的聲學超構表面,實現目標頻域內聲波定向傳輸、能量匯聚、超聲粒子懸浮等“聲波魔法”,為超寬帶聲學超構材料及器件的實現提供了理論指導與結構基礎。
成果發表于《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論文作者包括北京理工大學方岱寧院士、董浩文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成利院士,天津大學汪越勝教授,美國羅文大學沈宸助理教授,青島大學趙勝東副教授,德國錫根大學張傳增院士,美國杜克大學Steven A. Cummer教授,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鄭海榮教授、邱維寶研究員。
聲學超構表面(Acoustic metasurfaces)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一類人工表面結構,它可以對聲波進行多角度的操控,改變其相位、幅值、傳播模式等特征,從而實現一系列獨特的應用,在通信、醫學檢測、航空航天、國防工程等領域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然而目前絕大多數聲學超構表面都面臨兩個共同的問題:1)帶寬較窄,只適用于一定頻率范圍內的聲波;2)有“色差”,對不同頻率聲波的調控效果不一致。因此,設計具有超寬帶、消色差性質,并能實現不同功能的聲學超構表面是當務之急。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超寬帶消色差超構表面的“自下而上”逆向設計框架,建立了超構表面單元的“相位-效率-色散”拓撲優化模型,并由此設計制造了具有三種不同色散性質的聲學超構表面,分別實現了聲波的定向傳輸、能量匯聚,以及超聲粒子懸浮。
基于“自下而上”拓撲優化的超寬帶消色差超構表面,可在寬頻、消色差前提下實現三種典型波束,實現三類應用。(1)聲波轉向研究者設計了具有非對稱局部腔體、彎曲空氣通道的超構表面單元,使超構表面獲得線性非色散性質,在[1600 Hz, 4400 Hz]內具備恒定的等效折射率、高傳輸率,從而實現了具有恒定折射角度的高效、異常聲波定向傳輸功能。
面向超寬帶聲波定向偏轉的消色差超構表面
4000 Hz聲波經過超表面時發生定向偏轉(2)聲波聚焦研究者設計了相似的非對稱超構表面單元,可在[1000 Hz, 4000Hz]內具有恒定折射率,且折射率增加的程度逐漸降低,進而實現了具有恒定焦距、高效(>80%)的聲波聚焦功能,且具備超寬帶、消色差特性。
面向超寬帶聲波聚焦的消色差超構表面
在1000-4000 Hz多頻率下,聲波均聚焦于中心位置(3)超聲懸浮研究者設計了在[16.5 kHz, 66 kHz]內具有非色散、非線性色散特性的超構表面單元。該超構表面可產生具有恒定懸浮位置的局域空心束,從而非常穩定地將聚乙烯小球(重量:0.022克)懸浮在目標位置。與已有的超聲懸浮技術相比,這種基于消色差超構表面的超聲懸浮技術具有穩定、超寬帶、單邊操縱等多重優勢。
面向超寬帶超聲懸浮的消色差超構表面,及其代表性單元
40 kHz的超聲微粒懸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種逆向設計的超構表面單元均存在明顯的內部共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雙各向異性,且與單元的色散程度呈正相關。此外,還存在顯著的多散射效應,且不同色散特性表現出完全不同的多散射。這意味著,多散射也有助于獲得超寬帶、消色差特性,可被視為一種新的超構表面設計自由度。因此,高效、超寬帶、消色差的聲波功能得益于集成內部共振、雙各向異性和多散射效應的協同作用。上述研究表明,通過逆向設計方法可實現具有任意色散特性的消色差超構表面,在實現被動式、超寬帶、多功能超構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可為寬帶、高效的定向聲能量輻射、噪聲屏蔽、能量捕獲提供有效策略,甚至有助于實現不同類別的微粒操縱和輸運。此外,雖然這項研究的對象為聲波超構表面,但其所發展的設計策略和超寬帶消色差機制可拓展至彈性波/電磁波超構材料領域。
審核編輯 :李倩
-
聲波
+關注
關注
0文章
53瀏覽量
19715 -
聲學
+關注
關注
1文章
54瀏覽量
13846
原文標題:定制“聲波魔法”:聲學超構表面的逆向設計方法 | NSR
文章出處:【微信號:zhishexueshuquan,微信公眾號:知社學術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VirtualLab Fusion:平面透鏡|從光滑表面到菲涅爾、衍射和超透鏡的演變
《FDTD Solutions仿真全面教程:超構表面與光束操控的前沿探索》
智能超表面通信控制板--通道電壓并行控制版

VirtualLab Fusion應用:多層超表面空間板的模擬
JCMsuite應用:太陽能電池的抗反射惠更斯超表面模擬
VirtualLab Fusion應用:超透鏡的設計與分析
一種混合顏料光譜分區間識別方法

LIDAR激光雷達逆向建模能用到revit當中嗎
超透鏡的設計與分析
rup是一種什么模型
有望替代玻璃的聚合物超構材料:透光、降溫、私密還能自清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