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9日凌晨的發布會上,蘋果公布了最新一代的Macbook Pro系列產品,更是在16英寸的型號中加入了140W的快充充電器。蘋果在會后證實,這款140W的充電器為蘋果首款氮化鎵(GaN)充電器,而且與全新的USB-C轉MagSafe 3線連接后,成為了首發支持PD 3.1快充的產品。

140W氮化鎵充電器 / 蘋果
PD 3.1降臨,最高240W
在最新一代的筆記本產品上,我們已經看到了PD3.0的頻頻亮相,隨著游戲本超極本繼續堆“滿血”的CPU與GPU,功耗也在同步增加,PD 3.0 100W的功耗也開始顯得有些相形見絀了,使得PD 3.0在這些筆記本上往往是一個通用備選方案。要知道在部分游戲本上,一個英偉達的RTX3080就要165W的功耗,如果滿載運行的話,PD3.0的充電速度根本比不上耗電速度。
為了進一步增大充電功率,USB-IF在今年6月正式發布了PD 3.1標準,由于UBS-C口的充電電流被限制在5A,所以要想加大功率的話只能加大電壓。PD 3.1中100W以上的快充均采用5A電流,引入了28V、36V與48V三種固定電壓,分別對應140W,180W和240W。

新款Macbook Pro 3C認證 /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蘋果在16英寸的Macbook Pro上選用的就是28V 5A充電配置,我們從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3C證書查詢界面也可以看出。根據蘋果在商品界面給出的說明,使用140W快充可在30分鐘內將筆記本從0充至50%。
考慮到蘋果是USB推廣組織中的一員,贊助并參與了USB標準的開發,所以首發PD 3.1也不奇怪。雖然不清楚蘋果使用的PD控制器芯片是哪家的,但公開支持PD 3.1的似乎也只有英飛凌的PMG1-S3芯片。
MagSafe還是USB-C
那么問題來了,蘋果為何直接使用USB-C的口作為140W的充電口,而是要在充電器上加一根USB-C轉MagSafe 3的線呢?難道只是為了推自家的MagSafe轉接線嗎?這其中有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雷電4/USB 4的第一版規范推出要早于USB-C PD3.1,而當時規定最高為100W的功率。所以新款Macbook Pro上的其他可充電接口最高只能做到100W。當然了,也并不是只有PD3.1才能做到100W以上的USB-C快充。

130W USB-C充電器 / 戴爾
PD3.0時代,戴爾就推出過130W的USB-C電源適配器,但僅支持部分機型,這是因為戴爾在這些機型的USB-C口上做了魔改,使其可以做到6.5A的充電電壓。這種屬于專用方案,無論是充電器與筆記本需要特定的型號,所以很難推廣普及開來。

USB-C轉MagSafe 3連接線 / 蘋果
其次,USB-C口的物理可靠性其實并不算優秀。剛用沒多久時,USB-C連接牢固,但對于筆記本這種體積大過手機的設備來說,在插拔時容易打翻桌面上的其他物體,被線絆住時往往筆記本也一同摔落。長期使用后,USB-C口很容易出現松動的現象。MagSafe這種磁吸方案可以提供了更加方便的線材插拔體驗,所以當蘋果6年前拋棄MagSafe時,許多老用戶都叫苦不迭。
由于蘋果這款充電器支持了PD 3.1充電協議,未來其他支持這一協議的第三方充電器也是可以通用的。且該PD 3.1支持向下兼容,從15年至20年支持PD充電的Macbook機型也可以直接用上這款充電器,只不過無法享受140W快充,而且得先花729大洋購買。
蘋果官方首款氮化鎵產品
這款充電器的面世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那就是蘋果官方終于用上了氮化鎵。支持蘋果手機、平板等設備的第三方氮化鎵充電器已經層出不窮了,蘋果自己卻遲遲未跟進。
過去的Macbook根本用不到140W的充電功率,在引入了M1 Pro和M1 Max這兩塊高性能芯片后,大尺寸的Macbook Pro出現了快充需求。如果繼續使用原來的材料,充電器體積必將使筆記本的便攜性大打折扣,氮化鎵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既然走出了這一步,證明了蘋果已經開始關注快充市場了。況且蘋果的手表、iPad與Mac從去年開始均換成了USB-C口,只剩下頑固的iPhone和Airpods還在使用Lightning接口。蘋果對這些新標準新技術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不到不必要,就絕不會犧牲成本去使用,一旦使用,就會逐步推進。由此推測,我們已經可以大膽期待一下蘋果未來其他的氮化鎵產品了。

140W氮化鎵充電器 / 蘋果
PD 3.1降臨,最高240W
在最新一代的筆記本產品上,我們已經看到了PD3.0的頻頻亮相,隨著游戲本超極本繼續堆“滿血”的CPU與GPU,功耗也在同步增加,PD 3.0 100W的功耗也開始顯得有些相形見絀了,使得PD 3.0在這些筆記本上往往是一個通用備選方案。要知道在部分游戲本上,一個英偉達的RTX3080就要165W的功耗,如果滿載運行的話,PD3.0的充電速度根本比不上耗電速度。
為了進一步增大充電功率,USB-IF在今年6月正式發布了PD 3.1標準,由于UBS-C口的充電電流被限制在5A,所以要想加大功率的話只能加大電壓。PD 3.1中100W以上的快充均采用5A電流,引入了28V、36V與48V三種固定電壓,分別對應140W,180W和240W。

新款Macbook Pro 3C認證 /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蘋果在16英寸的Macbook Pro上選用的就是28V 5A充電配置,我們從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3C證書查詢界面也可以看出。根據蘋果在商品界面給出的說明,使用140W快充可在30分鐘內將筆記本從0充至50%。
考慮到蘋果是USB推廣組織中的一員,贊助并參與了USB標準的開發,所以首發PD 3.1也不奇怪。雖然不清楚蘋果使用的PD控制器芯片是哪家的,但公開支持PD 3.1的似乎也只有英飛凌的PMG1-S3芯片。
MagSafe還是USB-C
那么問題來了,蘋果為何直接使用USB-C的口作為140W的充電口,而是要在充電器上加一根USB-C轉MagSafe 3的線呢?難道只是為了推自家的MagSafe轉接線嗎?這其中有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雷電4/USB 4的第一版規范推出要早于USB-C PD3.1,而當時規定最高為100W的功率。所以新款Macbook Pro上的其他可充電接口最高只能做到100W。當然了,也并不是只有PD3.1才能做到100W以上的USB-C快充。

130W USB-C充電器 / 戴爾
PD3.0時代,戴爾就推出過130W的USB-C電源適配器,但僅支持部分機型,這是因為戴爾在這些機型的USB-C口上做了魔改,使其可以做到6.5A的充電電壓。這種屬于專用方案,無論是充電器與筆記本需要特定的型號,所以很難推廣普及開來。

USB-C轉MagSafe 3連接線 / 蘋果
其次,USB-C口的物理可靠性其實并不算優秀。剛用沒多久時,USB-C連接牢固,但對于筆記本這種體積大過手機的設備來說,在插拔時容易打翻桌面上的其他物體,被線絆住時往往筆記本也一同摔落。長期使用后,USB-C口很容易出現松動的現象。MagSafe這種磁吸方案可以提供了更加方便的線材插拔體驗,所以當蘋果6年前拋棄MagSafe時,許多老用戶都叫苦不迭。
由于蘋果這款充電器支持了PD 3.1充電協議,未來其他支持這一協議的第三方充電器也是可以通用的。且該PD 3.1支持向下兼容,從15年至20年支持PD充電的Macbook機型也可以直接用上這款充電器,只不過無法享受140W快充,而且得先花729大洋購買。
蘋果官方首款氮化鎵產品
這款充電器的面世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那就是蘋果官方終于用上了氮化鎵。支持蘋果手機、平板等設備的第三方氮化鎵充電器已經層出不窮了,蘋果自己卻遲遲未跟進。
過去的Macbook根本用不到140W的充電功率,在引入了M1 Pro和M1 Max這兩塊高性能芯片后,大尺寸的Macbook Pro出現了快充需求。如果繼續使用原來的材料,充電器體積必將使筆記本的便攜性大打折扣,氮化鎵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既然走出了這一步,證明了蘋果已經開始關注快充市場了。況且蘋果的手表、iPad與Mac從去年開始均換成了USB-C口,只剩下頑固的iPhone和Airpods還在使用Lightning接口。蘋果對這些新標準新技術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不到不必要,就絕不會犧牲成本去使用,一旦使用,就會逐步推進。由此推測,我們已經可以大膽期待一下蘋果未來其他的氮化鎵產品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23瀏覽量
202774 -
氮化鎵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745瀏覽量
117398 -
快充技術
+關注
關注
39文章
439瀏覽量
1391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IP6557至為芯用于車載充電方案的140W大功率雙口輸出快充協議芯片
英集芯IP6557是一款應用于車載充電器方案的140W大功率雙口輸出快充協議SOC芯片。集成了升降壓控制器,提供最大140W的功率輸出和31V的電壓輸入。

65W全壓氮化鎵快充芯片U8766介紹
在65W氮化鎵快充設計中,輸入欠壓保護與過壓保護協同工作,保障充電頭在電網波動時仍能穩定輸出,并避免因輸入異常導致次級電路損壞。今天介紹的6
PD快充誘騙芯片XSP16,一顆芯片解決與充電器兼容問題
,48V的多個電壓檔位,輸出功率從最初的PD3.0的100W充電功率提升到了最高48V/5A 240W,目前已有大批產品采用28V/5A 140W快

IP2366至為芯支持140W大功率雙向快充的儲能電源方案芯片
英集芯IP2366是一款用于儲能電源,電動工具,移動電源,快充適配器方案的140W大功率雙向快充電源管理SOC芯片。集成BUCK-BOOST升降壓電路,支持輸入輸出雙向

TIDA-050074:140W 基于 GaN 的 USB PD3.1 USB-C? 適配器參考設計
此參考設計是基于氮化鎵 (GaN) 的 140W AC-DC 電源,具有高效率和功率密度。它支持寬輸入(90V~交流~至 264V ~交流~ ) 和輸出 (5V 至 28V) 電壓。它專為 USB

IP2366應用于快充電源適配器方案的140W大功率電源管理SOC芯片
英集芯IP2366是一款應用于快充電源適配器、移動電源、電動工具、智能家居、車載充電器等電子設備快充方案的140W大功率電源管理SOC芯片。內置升降壓功率NMOS,實現同步升降壓功能,

分立器件在45W氮化鎵快充產品中的應用
成為市場上的新勢力。通常,氮化鎵充電器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節能環保、熱量控制優秀、便攜性強、體積小、重量輕、充滿電時間短等優點,很多高端電子產品配置了氮化鎵

氮化鎵快充芯片U8722AH的主要特征
目前市場已推出多種快充技術方案。其中PD方案的出現,助力推動了快充產品的普及。在快速充電器中,變壓器為最重要元件,而
大聯大友尚集團推出基于ST產品的140W USB PD3.1快充方案
2024年7月18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國際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意法半導體(ST)ST-ONEHP器件的140W USB PD3.1快充方案

英集芯IP2366:雙向快充140W超大功率儲能電源解決方案集成芯片
英集芯IP2366 是一款集成PD3.1等多種快充輸入輸出協議的電源管理芯片,充放電功率高達140W,支持2~6節串聯電池,主要應用于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充放電功能上,為電動工具、音箱

基于SP9677M、6520和10R07的65W氮化鎵PD快充降低成本設計方案
在當今電子設備高度普及的時代,快充技術已經成為了許多消費者的必備選擇。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快充技術也在不斷發展,其中65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