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電子瘋了
又到周末了,“麥克電子發瘋”又上場了。
最近有朋友跟我說,國產芯片從以前的星火燎原,到現在是群雄逐鹿。上市芯片公司幾十家,每個都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再過兩年,外國芯片真的退出中國,對中國也沒有任何影響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外國芯片真的不在中國賣了,中國現在也不用怕。因為中國芯確實已經在全面開花,即使有些芯片做不出來,但不等于我們就一定得要用得上。例如28納米的芯片,做出來的手機、電腦你說能不能用?肯定是能用的。再慢慢頂幾年,10納米也能國產了,不就慢幾年體驗新東西么?在學校的小朋友們一下子不能玩游戲了,再難受不也是得接受了。
更何況,很多AI的芯片,激光雷達的芯片、GaN和SiC的芯片,不是一樣國產化了么?這在以前,最先進的芯片先在中國問世是不可思議的。彎道超車是不合適的,換道超車就合理了。
中國芯片如果能跟外國芯片做出一樣的規格、功能、工藝,就有可能直接在成本上降很多。例如,LED驅動芯片、通用型MCU、GPS芯片、CPU、MOS和通信模組、顯示屏和顯示模組、還有被動元器,都是國產的價格遠優于國際原廠的。總而言之就是,一旦中國元器件廠商能量產的,就能把價格做下來。打價格仗,歐美企業遠不是中國的對手。
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外國芯片在中國還能賣給誰?
這兩天走訪了一些廠商,我在問他們,你們還用外國的芯片么?他們的回答讓我深受啟發,特別想分享出來。
第一、外國芯片原廠在過去幾十年確實是在合并中,很多他們原創的技術,他們生產的芯片,都轉移到中國,例如音頻視解碼、顯示驅動、LED照明、中低端通用型MCU和MOS,以及大部分的被動元件。如果不是特別的要求,用國產芯片絕對不是什么大的技術問題。并且這個問題并不是什么敏感話題,之所以這么多當年響當當的半導體品牌被合并,主要還是市場的原因,市場的選擇。
新產品——量產通用產品——殺價格的量產產品——中國企業學會了技術生產的產品,再到中國廠商在做,外國芯片企業放棄的產品。這是一條正常的路徑,外國企業賺到了他們的利潤,中國廠商最終獲利了市場。
市場使然。
第二、外國廠商在半導體行業保持留下來的,首先是有自己的獨門技術,保留高利潤的產品,然后去追求更大的創新的產品。這是很正常的路徑。ADI、TI、Skyworks、Qorvo、ST、AMS OSRAM、博通、高通、英飛凌、三星、NXP、瑞薩、索尼、英特爾、英偉達、Vicor、OnSemi等,都是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鎖定了特別的市場。護城河還在,還沒有被攻破。短期內他們沒有太大的生存壓力,追求創新,放棄低端產品的市場仍然會是主流玩法。
第三、抱團。強強聯手,或強弱聯手。這個沒毛病。繼續在現有的市場,通過并購頭部的玩家,通過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改變過去的賣芯片的玩法,變成賣COMBO的方案供應商。芯片公司變成方案公司,原本是有些不遵守市場規矩的打法。因為這是搶了部分方案公司的飯碗。但是如果這塊板子上,可以做到核心芯片都是他們家的,例如瑞薩+dialog+IDT,ADI+美信+Linear,或是英飛凌+Cypress,或Qorvo+Active semi,或AMS+Osram,英特爾+Altera,那通過之前的一系列的并購操作,一塊板上主要芯片都變成一家在賣了,就可以為終端客戶提供技術方案的打法。即使周邊可能還有一些器件屬于其他品牌,沒有太大的利益沖突了,原廠技術應用中心出個方案,80%以上的業績是在賣自己家的芯片,對于原廠來說肯定是很歡喜,對于方案公司來說,被搶走了生意也無可奈何。方案公司在原廠方面失去了技術層面的價值,又不能轉型做分銷,那就行業里會讓其失去部分話語權。
第四、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終端公司正在全領域地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中心,外國芯片公司正在不得不地將其最新的技術與芯片,首發到中國,與中國的終端企業一起合作,開發出領先而強大的產品。
中國制造不再是低端市場追隨者,而是有勇氣去做行業的領先者。
這一點在手機行業非常明顯。全球的手機創新中心是在中國。眾所周知,拼硬件蘋果不是最領先。手機廠商如果最新的技術與芯片不用在中國,那將會失去一半以上的市場。這也是蘋果不斷收購芯片企業的原因,實在是拼不過的硬件,就將這家供應商買下來。
現在最明顯的是汽車。中國的汽車在配置上完全可以完勝BBA這些豪車。汽車上最新的技術被用在中國汽車里,絕對不是什么意外的事。英偉達的自動駕駛,地平線的自動駕駛芯片,中國造車新勢力絕對不會像日本汽車那樣等到技術成熟的時候再用。要知道,中國汽車大部分的價格還是在20萬以下。20萬以下可以體現到豪車上才采用的技術,你說外國芯片企業還能放棄中國市場么?
在現在的醫療設備和可穿戴領域同樣是如此。去年10月上海聯影展示的超高端的640層CT 天河640。
這臺設備媲美了國際一流技術的規格。眾多醫療設備的背后,還是有著眾多的例如ADI、賽靈思、AMS OSRAM、TI、ST這樣的國際芯片原廠在提供芯片與技術支持。
所以,越來越多的產品都變成中國在做創新的時候,國際芯片更多地是會選擇繼續留在中國,與中國制造企業共同進步。對于中國電子產業來說,這是比過去中國是全球制造基地還要更有利的局面。雖然,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國際原廠的新品是由中國客戶提出需求,由中國的工程師提出開發需求。
By China, in China, for global。
(作者微信:147778177)
又到周末了,“麥克電子發瘋”又上場了。
最近有朋友跟我說,國產芯片從以前的星火燎原,到現在是群雄逐鹿。上市芯片公司幾十家,每個都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再過兩年,外國芯片真的退出中國,對中國也沒有任何影響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外國芯片真的不在中國賣了,中國現在也不用怕。因為中國芯確實已經在全面開花,即使有些芯片做不出來,但不等于我們就一定得要用得上。例如28納米的芯片,做出來的手機、電腦你說能不能用?肯定是能用的。再慢慢頂幾年,10納米也能國產了,不就慢幾年體驗新東西么?在學校的小朋友們一下子不能玩游戲了,再難受不也是得接受了。
更何況,很多AI的芯片,激光雷達的芯片、GaN和SiC的芯片,不是一樣國產化了么?這在以前,最先進的芯片先在中國問世是不可思議的。彎道超車是不合適的,換道超車就合理了。
中國芯片如果能跟外國芯片做出一樣的規格、功能、工藝,就有可能直接在成本上降很多。例如,LED驅動芯片、通用型MCU、GPS芯片、CPU、MOS和通信模組、顯示屏和顯示模組、還有被動元器,都是國產的價格遠優于國際原廠的。總而言之就是,一旦中國元器件廠商能量產的,就能把價格做下來。打價格仗,歐美企業遠不是中國的對手。
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外國芯片在中國還能賣給誰?
這兩天走訪了一些廠商,我在問他們,你們還用外國的芯片么?他們的回答讓我深受啟發,特別想分享出來。
第一、外國芯片原廠在過去幾十年確實是在合并中,很多他們原創的技術,他們生產的芯片,都轉移到中國,例如音頻視解碼、顯示驅動、LED照明、中低端通用型MCU和MOS,以及大部分的被動元件。如果不是特別的要求,用國產芯片絕對不是什么大的技術問題。并且這個問題并不是什么敏感話題,之所以這么多當年響當當的半導體品牌被合并,主要還是市場的原因,市場的選擇。
新產品——量產通用產品——殺價格的量產產品——中國企業學會了技術生產的產品,再到中國廠商在做,外國芯片企業放棄的產品。這是一條正常的路徑,外國企業賺到了他們的利潤,中國廠商最終獲利了市場。
市場使然。
第二、外國廠商在半導體行業保持留下來的,首先是有自己的獨門技術,保留高利潤的產品,然后去追求更大的創新的產品。這是很正常的路徑。ADI、TI、Skyworks、Qorvo、ST、AMS OSRAM、博通、高通、英飛凌、三星、NXP、瑞薩、索尼、英特爾、英偉達、Vicor、OnSemi等,都是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鎖定了特別的市場。護城河還在,還沒有被攻破。短期內他們沒有太大的生存壓力,追求創新,放棄低端產品的市場仍然會是主流玩法。
第三、抱團。強強聯手,或強弱聯手。這個沒毛病。繼續在現有的市場,通過并購頭部的玩家,通過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改變過去的賣芯片的玩法,變成賣COMBO的方案供應商。芯片公司變成方案公司,原本是有些不遵守市場規矩的打法。因為這是搶了部分方案公司的飯碗。但是如果這塊板子上,可以做到核心芯片都是他們家的,例如瑞薩+dialog+IDT,ADI+美信+Linear,或是英飛凌+Cypress,或Qorvo+Active semi,或AMS+Osram,英特爾+Altera,那通過之前的一系列的并購操作,一塊板上主要芯片都變成一家在賣了,就可以為終端客戶提供技術方案的打法。即使周邊可能還有一些器件屬于其他品牌,沒有太大的利益沖突了,原廠技術應用中心出個方案,80%以上的業績是在賣自己家的芯片,對于原廠來說肯定是很歡喜,對于方案公司來說,被搶走了生意也無可奈何。方案公司在原廠方面失去了技術層面的價值,又不能轉型做分銷,那就行業里會讓其失去部分話語權。
第四、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終端公司正在全領域地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中心,外國芯片公司正在不得不地將其最新的技術與芯片,首發到中國,與中國的終端企業一起合作,開發出領先而強大的產品。
中國制造不再是低端市場追隨者,而是有勇氣去做行業的領先者。
這一點在手機行業非常明顯。全球的手機創新中心是在中國。眾所周知,拼硬件蘋果不是最領先。手機廠商如果最新的技術與芯片不用在中國,那將會失去一半以上的市場。這也是蘋果不斷收購芯片企業的原因,實在是拼不過的硬件,就將這家供應商買下來。
現在最明顯的是汽車。中國的汽車在配置上完全可以完勝BBA這些豪車。汽車上最新的技術被用在中國汽車里,絕對不是什么意外的事。英偉達的自動駕駛,地平線的自動駕駛芯片,中國造車新勢力絕對不會像日本汽車那樣等到技術成熟的時候再用。要知道,中國汽車大部分的價格還是在20萬以下。20萬以下可以體現到豪車上才采用的技術,你說外國芯片企業還能放棄中國市場么?
在現在的醫療設備和可穿戴領域同樣是如此。去年10月上海聯影展示的超高端的640層CT 天河640。

圖片來源:聯影醫療官網

這臺設備媲美了國際一流技術的規格。眾多醫療設備的背后,還是有著眾多的例如ADI、賽靈思、AMS OSRAM、TI、ST這樣的國際芯片原廠在提供芯片與技術支持。
所以,越來越多的產品都變成中國在做創新的時候,國際芯片更多地是會選擇繼續留在中國,與中國制造企業共同進步。對于中國電子產業來說,這是比過去中國是全球制造基地還要更有利的局面。雖然,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國際原廠的新品是由中國客戶提出需求,由中國的工程師提出開發需求。
By China, in China, for global。
(作者微信:147778177)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128瀏覽量
435678 -
元器件貿易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58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關稅戰暫緩 美方又欲封殺中國芯片 商務部回應美企圖全球禁用中國芯片
美出口管制為由,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 這是美國在刺裸裸的剝奪其他國家發展先進計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權利。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盡管中美之間的關稅戰暫緩,但是美國竟然試圖對
美報告:中國芯片研究論文全球領先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喬治敦大學“新興技術觀察項目(ETO)”3日在其網站發布一份報告說,2018年至2023年間,在全球發表的芯片設計和制造相關論文中,中國研究人員的論文數量遠超其他國家,中國在高被
展望“中國芯”,國產電容式MEMS壓力傳感器芯片午芯WXP380
? ? ? 芯片是現代科技產業的"心臟",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當前,全球芯片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中國芯片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美國對中國實施

中國芯片制造設備采購量預計下降
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Insights最新分析,中國在今年對芯片制造設備的采購量預計將出現下滑趨勢。這一變化標志著在經歷了連續三年的強勁增長后,中國芯片制造設備市場正面臨新的挑戰

商務部反對美對中國芯片調查
據外媒報道,拜登政府在當地時間12月23日宣布對中國制造的成熟制程半導體進行貿易調查,這可能會對來自中國的芯片征收更多美國關稅,調查的重點是基礎半導體;這些成熟制程半導體芯片用于汽車、
破萬億!中國芯片出口迎來里程碑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備受矚目。根據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2023年前11個月,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中國

中國芯片新銳50強
中國芯片新銳50榜單旨在遴選出國內在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具有突出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企業,旨在促進中國芯片產業的健康發展,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并為潛在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該榜單

智芯公司榮獲2024年“中國芯”優秀技術創新產品獎
近日,2024中國微電子產業促進大會暨第十九屆“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結果發布儀式在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智芯公司自主研發的電力負荷通感算控SoC芯片榮獲“中國芯”優秀技術創新產品
江波龍自研eMMC主控芯片榮獲 “中國芯”優秀技術創新產品獎
11月7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2024年第十九屆“中國芯”優秀產品評選結果揭曉,江波龍自研WM6000系列eMMC主控芯片憑借其先進工藝和優秀性能,在142款產品中脫穎而出,贏得了

揚州杰利半導體榮獲“中國芯”優秀市場表現產品獎
近日,杰利GPP Photo Glass芯片、TVS/STD/FRD SIPOS芯片獲得2024年第十九屆“中國芯”優秀市場表現產品獎。
再次問鼎“中國芯”大獎!“港華芯”榮獲優秀市場表現產品獎
11月7日,2024中國微電子產業促進大會暨第十九屆“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結果發布儀式在珠海橫琴隆重舉行,大會頒發了第十九屆“中國芯”優秀產品及企業獎項。名氣家憑借“港華芯”再次問鼎芯片

VPS600超大規模無透鏡顯微成像芯片獲“中國芯”芯火新銳產品獎
2024中國微電子產業促進大會暨第十九屆“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結果發布儀式于11月6-8日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南京威派視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VPS600超大規模無透鏡顯微成像芯片從280家

芯海科技EC芯片閃耀“中國芯”
第十八屆“中國芯”頒獎儀式上,芯海科技(股票代碼:688595)憑借其卓越的嵌入式控制芯片技術再次脫穎而出。公司的筆記本嵌入式控制芯片CSC2E101從全國數百家優秀企業的參賽作品中嶄露頭角,榮獲了

中國Wi-Fi7 FEM F4誕生
、好產品,我都會發自內心的高興。一顆星點不亮整個夜空,滿天的繁星才能閃亮天空。一顆芯成就不了中國芯,數以萬計的芯才能成就中國芯。
我們今天的生活已經離不開Wi-Fi,其重要性不需要再多做闡述
發表于 07-31 11:14
評論